1.急性腦出血患者絕對要臥床休息。側臥,床高15-30,頭部放置冰袋。盡量避免搬家和不必要的操作。必要時改變體位和進行治療或護理時,動作要輕,頭部要少動,穿刺角度不能過大,盡量保持安靜。
2.腦出血危重患者發病後24-48小時內應禁食,並遵醫囑靜脈輸液。不能用嘴吃的可以用鼻子餵。插胃管後,要抽胃液,觀察有無出血。給有意識和吞咽困難的人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3.如果有假牙的話,把領子松開拿出來。當舌頭後縮時,用舌鉗拔出或放入咽管內,及時吸出氣管、口腔分泌物和嘔吐物。如果呼吸道分泌物較深,翻身後要吸痰。如果不容易被吸出,準備氣管切開術O4。及時給氧,保持呼吸道通暢。
5.對於高熱患者,應給予物理降溫,並在頭部放置冰袋或冰帽。
6.加強皮膚護理,定期翻身拍背,防止落下肺炎。保持床單幹凈、平整、幹燥、無褶皺。失禁者應及時更換衣服和褲子,必要時留置導尿管,並註意保持皮膚清潔。加強護理措施預防褥瘡。在護理過程中,要註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7.腦出血患者容易出現口腔潰瘍和真菌感染,所以要認真做好口腔護理。
8.當眼睛無法閉合時,要註意保護眼睛,避免角膜幹燥或損傷。
9.大小便要保持通暢。留尿留脂導尿者應嚴格無菌操作,防止尿路繼發感染。便秘患者要遵醫囑給瀉藥或肥皂水,抱怨腸道。
10.保持肢體功能到位,防止畸形。註意給癱瘓部位保暖。
11.康復護理是指腦血栓相關的護理常規。
腦梗塞患者的護理:1、心理護理——腦血管病患者常有抑郁、沮喪、煩躁、悲觀、失望等情緒反應。家屬在心理上要體貼、安慰、鼓勵,多與患者溝通,給予患者精神和物質上的支持,解除患者的後顧之憂,穩定患者的情緒,有利於患者康復。2、飲食保健飲食應以清淡、低脂、蛋白質適中、高維生素、高纖維食物為主,少食多餐,不吃動物內臟、動物油,每日含鹽量不超過6克,多吃蔬菜和水果。對於面癱、咀嚼功能障礙、舌運動不利的患者,要幫助吃薄軟的飲食,運動要緩慢,量要適當減少,避免因食物堵塞呼吸道而發生嗆咳或嗆咳。3.並發癥的護理:1)保持功能位:保持癱瘓肢體的功能位是保證肢體功能順利恢復的前提。仰臥或側臥時,擡頭15~30度。下肢膝關節微屈,腳與小腿保持90度,腳尖朝上。上肢前臂處於半屈曲狀態,手握布卷或圓形物體。2)每天定時翻身拍背,保持床鋪幹燥清潔,註意會陰部清潔,應用軟枕或海棉墊保護枕骨粗隆、肩胛骨、臀部、骶尾部、足跟等骨性突起,積極預防褥瘡、呼吸道、尿路感染等並發癥。4、安全護理1)建立舒適安全的環境,註意患者安全,室內燈光柔和,無危險品,物品放置要方便患者行動。2)註意防止行走訓練時摔倒造成骨折,保持地面平坦幹燥。浴室和廁所應配備扶手,患者應穿輕便、防滑、適合足部的軟底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飯時,應給予足夠的時間,不應催促其擅自離開安全環境,以防發生意外。5、康復護理:1)面癱的功能鍛煉:用拇指從眉間穿過眉弓,穿過太陽穴至眼角,再穿過鼻側、鼻唇溝、嘴角至下頜角,慢慢按壓至酸辣為止。2)語言功能訓練:耐心細致地逐字練習。練習的時候,註意力要集中,保持情緒穩定,說話要慢,從簡單的單詞和短語開始。鼓勵患者大膽地與他人交談也是壹種語言訓練的方法。3)偏癱的功能鍛煉:1)坐臥鍛煉:家屬幫助患者反復坐起、躺下;或者在床的腳端綁壹根繩子,讓病人用健康的手抓住繩子,自己做臥姿訓練。2)上肢運動:護理人員站在患者患側,單手握住患側手腕;另壹只手放在肘關節略上方,使患肢上下左右伸展和旋轉運動;護理人員用壹只手握住患肢的手腕,用另壹只手移動每個手指。3)下肢功能鍛煉:護理人員壹手托住患肢踝關節,另壹手托住膝關節略下方,使髖膝關節伸、屈、內外旋、內收、外展。護士用壹只手托住患肢的足弓,另壹只手做腳尖運動。患者還可以坐在凳子上,前後滾動或在竹筒上行走,幫助患者上下樓梯練習,也可以促進功能改善。4)日常生活中的鍛煉家庭護理的最終目的是幫助患者生活自理。逐步訓練病人吃飯、穿衣、洗漱、上廁所和壹些戶外活動,從全程護理到輔助,直至生活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