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醫院績效考核28個指標如下:
1. 門診量:統計每日、每月的門診患者數量,反映了醫院的就診量。
2. 住院量:統計每日、每月的住院患者數量,反映了醫院的住院病人流量。
3. 床位使用率:反映了醫院床位的充實度,是住院量與床位數量之比。
4. 床位周轉率:反映了床位的使用效率,是住院量與床位數量的比值。
5. 平均住院日:指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反映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長。
6. 門急診藥品費用:門急診患者使用的藥品費用。
7. 住院藥品費用:住院患者使用的藥品費用。
8. 門急診檢查費用:門急診患者使用的檢查費用。
9. 住院檢查費用:住院患者使用的檢查費用。
10. 治療費用:包括手術費用、治療費用等。
11. 醫療收入:醫院從醫療服務中獲得的總收入。
12. 醫療費用占比:醫療費用與醫療收入之比,反映了醫院的成本控制情況。
13. 床位費用:每張床位的運營成本,包括人員、設備、物資等費用。
14. 醫療質量指標:包括手術成功率、疾病治愈率、患者滿意度等指標。
15. 醫療事故發生率:反映了醫院醫療事故的頻率。
16. 搶救成功率:指醫院對急救病人的搶救效果。
17. 醫療設備利用率:反映了醫院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率。
18. 護理工作質量:包括患者的護理質量、護理人員的培訓情況等。
19. 醫院感染率:反映了醫院內感染的頻率。
20. 醫療垃圾處理:醫院垃圾的處理情況,包括醫療廢物的處理方式。
21. 病房衛生:反映了醫院病房的清潔和衛生情況。
22. 醫療信息化:醫院信息化水平,包括病歷電子化、醫療系統的使用等。
23. 醫院安全管理:醫院對患者和員工的安全保障措施。
24. 醫院經濟效益:醫院的盈利情況,包括財務收支狀況。
25. 科研和教育水平:醫院的科研成果和醫學教育質量。
26. 醫療隊伍素質:醫院醫生、護士、管理人員的素質和培訓情況。
27. 患者滿意度:患者對醫院服務的滿意程度。
28. 社會責任:醫院對社會的回饋和承擔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