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血漿D-二聚體檢測

血漿D-二聚體檢測

1 D-二聚體的形成 當體內發生凝血時,凝血酶作用於纖維蛋白原,將其轉化為交聯的纖維蛋白,同時纖溶系統被激活,降解交聯的纖維蛋白,形成各種FDP片段。由於 r 鏈的交聯,會產生含有與 r 鏈相連的 2 D 片段,即 D-二聚體。 2 D-二聚體檢測方法 D-二聚體是交聯纖維蛋白的降解產物,具有很強的抗原性。D-二聚體抗原分析方法有很多: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免疫擴散試驗和乳膠凝集試驗。這三種方法各有特點。免疫ELISA法精確、定量、靈敏度高,對血栓性疾病的篩查能起到較好的作用,但由於操作要求嚴格、耗時較長,不能滿足急診治療的要求。乳膠凝集法快速簡便,但只能半定量,靈敏度低,不能充分發揮篩查作用,而免疫過濾法具有前兩者的優點,具有較高的應用前景。 3 D-二聚體檢測的臨床意義 D-二聚體檢測是診斷活動性纖溶的較好指標,對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深靜脈血栓、腦血管病、肺栓塞、肝病、惡性腫瘤、手術後、急性腦梗塞等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同時,D-二聚體檢測可用作溶栓藥物的治療監測指標。D 二聚體檢測還可用於溶栓藥物的治療監測。3.1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D-二聚體檢測是診斷DIC的特異性檢測項目之壹,通過血小板計數、纖維蛋白原定量、FDP和D-二聚體檢測對DIC患者進行診斷,其中只有D-二聚體可以反映凝血酶原和纖溶酶的活性,如果D-二聚體含量>0.5mg/L,對DIC高危患者具有非常高的預測價值。如果D-二聚體的含量為>0mg/L,則對DIC高危患者具有非常高的預測價值。3.2 深靜脈血栓(DIV)篩查 僅憑臨床癥狀無法完全確診深靜脈血栓,必須依靠靜脈造影這種有創檢查。因此,有效的篩查測試尤為重要。臨床實踐證明,D-二聚體檢測是篩查 DIV 的有效手段。通過靜脈造影確診為 DIV 的患者 D-二聚體水平會升高。因此,在臨床實踐中,如果懷疑 DIV 時血漿 D-二聚體結果正常,就可以完全排除 DIV 的診斷,從而避免了靜脈造影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和危險。3.3 腦血管疾病 我們對80例腦血管病人的血漿D-二聚體進行檢測,並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明顯高於正常對照組(P<0.01),其中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者明顯高於恢復期者(P<0.01),腦卒中恢復期者不升高,與健康老年人對照組相同(P>0.05)。血漿 D-二聚體濃度的變化與年齡有關,≥75 歲高齡組患者與正常人差異顯著,而年輕組差異不顯著。3.4 肝臟疾病和惡性腫瘤 在肝臟疾病中,D-二聚體水平明顯升高,且與肝臟疾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我們確定了 58 名肝病患者,其中肝硬化和肝腫瘤患者的 D-二聚體水平明顯高於急慢性肝炎患者。在肝病患者中,D-二聚體升高提示患者體內纖溶增加,可能伴有壹種隱匿性的DIC過程,所以血漿D-二聚體測定是肝病診斷和預後判斷較有價值的檢測指標。3.5 手術患者 我們檢測了多例術後患者血漿D-二聚體水平的變化,結果顯示術後患者血漿D-二聚體水平高於正常人,且增高明顯。其中,胸外科大手術高於其他手術,說明術後患者存在微血栓形成,纖溶活性增強。因此,動態觀察術後患者的 D-二聚體水平對判斷患者預後具有重要意義。3.6 溶栓治療的監測 在溶栓藥物的作用下,血栓迅速溶解,血漿中的 D-二聚體明顯增加。因此,在溶栓過程中,動態檢測用藥前、用藥中、用藥後的 D-二聚體濃度變化,對於監測溶栓藥物的療效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此外,D-二聚體在產科疾病、惡性腫瘤等疾病患者中也會升高。D-二聚體作為凝血和纖溶平衡失調的指標,將越來越受到重視。
  • 上一篇:百服寧簡介
  • 下一篇:《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辦法》第三章許可證審批程序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