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5日,上海《新民晚報》刊登的壹則“緊急告示”引起了廣大市民的註意:凡服用過批號為970729的中藥“尿石通合沖劑”的病員,請速與醫院或藥廠聯系。
這是怎麽回事,難道這藥中有毒?市民議論紛紛。而後,經過新聞媒體的陸續披露,市民才漸漸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事情是從8月中旬起陸續發生的。
某醫院收治了壹位中年女士。據送她來院的家人說,這位性格溫和的女士下午在辦公室裏動作失控,不知怎麽壹上班就打碎了茶杯,又推倒了書架,還將辦公桌上的資料撒了壹地。同事看她不大對頭,送她回家,她又在公***汽車上胡言亂語,說這是接新娘子的彩車。現在雖然已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但她對已發生過的事茫然不知。
某中學壹位初中女生驚恐地對老師說媽媽“不大正常”:昨天晚上,媽媽早早就入睡了,哪知半夜12點就起來為女兒做蛋湯、燒泡飯,就像在發夜遊癥似的。而且還大聲叫女兒:“7點了,快去上學!”她被鬧醒後壹看,還不到1點呢。
最荒唐的莫過於某精神病院的反映了:壹位平時極有教養的老人,在晚上突然“中了邪”,竟會粗暴地抓住塑料袋塞進嘴裏,壹個勁地咀嚼,還對前來勸阻的家人露出要打人的兇相。次日上午,家人將他送進精神病醫院時,他顯得很正常,對子女送他來這個地方感到莫名其妙。
真是活見鬼了,是誰在鬧鬼?經過曼陀羅籽分析後,人們發現,做出這些荒誕不經的怪事的人有著壹個***同點:他們都是腎結石患者。再壹調查,又發現了壹個***同點:在做怪事之前,他們都服用過批號為970729的中藥“尿石通合沖劑”。
看來,這藥有問題。經過對服用過這種藥的病員的調查,發現盡管有些人服藥後還不到“不正常”的地步,但也有頭暈口麻、視覺模糊等反應。幸好吃過這個批號藥的病員並不多,後果並不嚴重。上海藥品檢驗所對這批中藥進行了細致周密的檢驗分析後得出結論:這批中藥裏混入了曼陀羅籽,鬧鬼的就是它!
曼陀羅是壹種頗有名氣的植物。它也稱“風茄兒”,屬茄科植物,為壹年生有毒草本。它原產熱帶、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南方並不罕見,夏秋季間開白色花,有人叫做“洋金花”。據當代研究,在古代,人們曾用曼陀羅的花、籽子或葉作麻醉藥或蒙汗藥。
從古書記載看,中國人用麻醉劑大約是世界上最早的。古書《列子》記載說,戰國時名醫扁鵲在給魯公扈和趙齊嬰做“換心”手術時,先給他倆喝了“毒酒”,等他們麻醉後再做手術。相比之下,三國時期名醫華佗的“麻沸散”比扁鵲的“毒酒”名氣更大,《後漢書·華佗傳》說,對那些需要施行外科手術的人,華佗先讓他們以酒服下“麻沸散”,使他們麻醉失去知覺後再做手術。
“毒酒”和“麻沸散”裏究竟是些什麽東西呢?古書上記載得太簡單,也沒寫清楚。到了現代,人們研究出它們的主要成分就是曼陀羅,曼陀羅的花、籽和葉中含有莨菪堿、東茛菪堿和微量阿托品。江蘇徐州醫學院曾以曼陀羅花為主藥,配制成麻醉湯劑用於臨床,效果不錯。
人們還研究出,我國古代小說中常提到的“蒙汗藥”,其主要成分也是曼陀羅。壹些開黑店的強盜,常將蒙汗藥摻進酒內,過路客商不知有詐,誤飲後昏睡過去,財物被搶不說,還會送掉性命。《水滸傳》裏就記述了武松和兩個差役在十字坡孫二娘的店裏喝酒,孫二娘悄悄地在酒裏下了蒙汗藥,武松差壹點喪命的故事。
那麽,為什麽誤服了含有曼陀羅籽的中藥後,病人沒有麻醉過去,而是反常興奮了呢?這跟服用的量有關。由於混入的曼陀羅籽的量並不多,所以它對人體起的主要是興奮和致幻作用。這就像南美洲壹種金虎尾科的植物,被當地人用來做迷信占蔔或麻醉劑飲料。人服了以後,會產生興奮的感覺,並引起知覺障礙,周圍的環境好像波浪式地在活動著,閉起雙眼遐想,腦中會出現種種生動逼真的形象來。而如果大量服用的話,那就會麻醉過去,昏睡不醒了。
最後,人們還有壹個疑問:曼陀羅籽是怎樣混進這批中藥裏去的,難道有人特意下毒?調查的結論是:這是無意中混進去的。原來,這種中藥的原料中有壹味是冬葵子,原料的供貨單位誤把少量曼陀羅籽混入了裝冬葵子的口袋之中。這兩種種子均是綠豆大小,灰黑顏色,是極難分辨的。幸好混入的曼陀羅籽並不多,所以誤服的病員只要停藥後就都恢復了正常,如大量混入的話,還不知道要鬧出什麽更大的事情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