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手氏保元》卷三:二木丸2.1方劑知母(去皮去毛)60g貝母(去核)60g白藥湯30g
2.2制備方法是藥物為細粉,烏梅肉蒸熟搗碎,藥粉為丸,如梧桐樹。
2.3主要哮喘的功能主治。
2.4二牡丸的用法用量:每次30粒。躺下或吃東西後,用姜湯送。
2.5摘自《壽世寶源》卷三
3《活心合壹》卷壹:二木丸3.1方劑知母1兩、貝母1兩、阿莎麗5兩、杏仁(去皮)7兩、紫菀3兩、款冬花3兩、麻黃4兩。
3.2制作方法最後,將1豬肺煮熟,搗成丸,大如梧桐樹。
3.3該功能主要適用於慢性咳嗽。
3.4二牡丸用法用量:每次50粒,送桑白皮湯。
3.5摘自《活體心臟系統》第壹卷
4《中藥的用途》卷二4.1由知母(酒炒)和貝母組成。
4.2慢性咳嗽的適應癥。
4.3二牡丸用法用量:白湯送服。
4.4制備方法為細粉,煉蜜為丸。
5.中藥國家方劑(昆明方)5.1由貝母16、知母4、九君16、黃芩8、前胡4、花粉8、桔梗8、杏仁4、桑葚4組成。
5.2主治:肺熱咳嗽,痰中帶血。
5.3二母丸用法用量:每服1粒,小兒半粒,開水沖服。
5.4制作方法為粉劑,水為丸劑,每丸重2.5元。
5.5用藥禁忌癥為感冒咳嗽、水咳。
古籍中二牡丸《外科心要》:【卷十二無定所(上)】血腫,黃連青海散四種,亞棗甘昆曲膏丸。秦煌二牧丸秦煌黃連知母貝母(去心)當歸芍藥(酒炒)羚羊角...
醫宗金鑒:【手術量發放無固定地點】癭瘤大。每次吃70粒,湯就送下來了。方連二母血腫瘡,血寒凝微紫紅色,屬少羚羊故裏,之骨。...
《正宗外科學》:【卷二·上壞疽門】腫瘤二十三上,每次80粒,飯前飯後服用。芩連二牡丸芩連二牡丸熊勺生地、當歸、鹿茸、甘草帶骨皮...
《脈因癥治》:【卷二:眩暈概論】若有大量內傷眩暈者,家傳秘方為薤白散。右寸算的話,肺陰不足,二冬二木丸,合青金丸。脾胃有火,右通數多,智連平胃三,...
醫學概論:【第四集雜病分類】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