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不必要的用藥
老年人應盡量少用藥物,切忌不明病因就隨意濫用藥物,以免發生不良反應或延誤疾病治療。老年
人因衰老產生的改變和疾病之苦,有些可以通過飲食(低脂、少鹽、少糖、必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和生
活方式
(
起居有序、心情愉快、適當體力和腦力活動
)
的調整,以及不良習慣或危險因素(吸煙、酗酒、偏
食、肥胖等)的糾正,達到身體健康、減少病痛、延緩衰老的目的。堅持適當的戶外活動,保持樂觀心態,
防病於未然往往勝過吃藥。
■選用藥物忌品種過多
老年人因多病,治療時用藥的品種也較多,約
1/4
老年人同時服用
4~6
種藥,因此藥物副作用發生
率也較大,約
15%
,且發生率與用藥種數成正比。多種慢性病綜合治療時,用藥品種應少而精,壹般不超
過
5
種。盡管老年人患病時可並發多種病癥,但應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合理用藥。壹般先服用急重病癥的
治療藥物,待病情基本控制後,再適當兼顧其他方面的藥物。謹防出現服藥壹大把,樣樣病都壹起治的現
象。
■掌握最低有效用藥劑量
老年人的用藥劑量應根據年齡、體重和體質情況而定。由於老年人對藥物耐受力差、個體差異大、
半衰期延長,對老年人用藥劑量必須十分慎重。
60
歲以上老年人的用藥劑量為成年人的
3/4
,而中樞神經
系統抑制藥,應當是成年人劑量的
1/2
或
3/4
作為起始劑量。為慎重起見,對老年人的用藥最好從小劑量
開始,如能進行血藥濃度監測,則可更準確地根據個體差異調整用藥劑量。
■選擇適宜的用藥時間
掌握好用藥的最佳時間可以提高藥物療效,減少不良反應。老年人壹般都患有健忘癥,常常忘了服
藥或不按時服藥,為防止這壹情況,老年人應當在家屬、親友的協助和監護下用藥。按醫囑服藥是提高療
效和避免意外事故發生的重要保證。
■選擇簡便、有效的給藥途徑
口服給藥是壹種簡便、安全的給藥方法,應盡量采用。急性疾患可選擇註射、舌下含服、霧化吸入
等給藥途徑。根據老年人的特點適當選擇劑型與包裝,從各方面註意,便於給藥方案的落實,必要時給予
指導或監督。選擇便於老年人服用的劑型。有些老年人吞服片劑或膠囊有困難,尤其是劑量較大或藥物種
類較多時更難吞服,可能時選用顆粒劑。
■遵從醫囑忌有病亂投醫
有些老人憑借自己“久病成醫”的經驗,不經確診就隨便用藥或加大用藥劑量,這種做法對體質較
差或患多種慢性病的老人尤為危險。有的老年人看別人用某種藥治好了某種病便效仿之,忽視了自己的體
質及病癥的差異。老年人得病,長期、慢性是其特點之壹,因此易出現亂投醫現象。那些未經驗證的秘方、
單方,無法科學地判定療效,憑運氣治病,常會延誤病情甚至釀成藥物中毒,添病加害。建議大家壹旦身
體出現不適,盡量去醫院看醫生,先弄清楚病情,再對癥下藥。
■不要輕信廣告宣傳忌濫用補藥
體弱的老年人可適當辨證用些補虛益氣之品,但若為補而補,盲目濫用,很可能適得其反。還有的
老年人聽信廣告用藥,今天見廣告說這種藥如何如何好,便去藥店買來這種藥吃,明天又聽說那種藥如何
如何,便又改用另外壹種藥,藥品種不定,多藥雜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起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