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人民政府駐南橋鎮解放東路168號,郵編:201400。行政區劃代碼:310120。區號:021。拼音:FengxianQu。
基本概況
奉賢區位於長江三角洲東南端,地處上海市南部,南臨杭州灣,北枕黃浦江,與閔行區隔江相望,東與浦東新區接壤,西與金山區、松江區相鄰。境內有31.6公裏杭州灣海岸線,13公裏黃浦江江岸線。面積687.39平方公裏,人口62.4萬人,下轄16個鎮,分別是南橋、西渡、鄔橋、新寺、胡橋、莊行、金匯、泰日、頭橋、奉城、四團、平安、青村、錢橋、光明、柘林,轄區內還有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和上海市化學工業區奉賢分區。南橋鎮為區政府所在地。
奉賢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夏兩季長,春秋兩季短,冬季較寒冷,夏季較炎熱、濕潤,多雷暴雨降水。年內光、溫、水同季,有利於農業生產的多熟制、多種作物栽培。
奉賢區交通便捷,基礎設施完善。奉浦大橋橫跨浦江,大亭公路、大葉公路、莘奉公路等構成九縱六橫的公路網絡,東銜近鄰浦東新區,西貫上海化學工業區,距虹橋機場30分鐘車程,距浦東國際機場40分鐘車程。有發達的水上交通,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流經奉賢,金匯港貫穿南北,打通了黃浦江至杭州灣的航線,浦東運河橫亙境域東西。
奉賢區已形成以機電、服裝、箱包、建材、機械、橡塑、化工、紡織等八大行業為支柱的工業經濟體系。世界著名企業美國通用電氣集團、美標公司、科勒集團、日本富士集團、比利時優西比化工集團、德國西格裏碳素集團等壹大批跨國公司落戶奉賢區。上海新熱潮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恒壽堂藥業有限公司等國內企業亦落戶奉賢境內。奉賢區工業結構不斷優化,形成了壹批新的支柱產業和支柱企業。機電設備制造、冷暖空調設備制造、電子儀器、生物醫藥、新型建材等支柱行業在工業產值中的比重達到60%以上。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上海化學工業區奉賢分區這兩大工業區的加速開發,為奉賢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產業基礎,大量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人才和熟練工人進入工業區,帶動了相關產業特別是基建產業、住宅產業、商業服務業、加工工業、交通運輸業等的迅速發展。奉賢區制定了發展私營企業的政策,建立了24個私營經濟園區,促進了私營經濟的大發展,湧現了壹批發展勢頭良好的私營工業小區。
以建築業、餐飲服務業、服裝加工業、電器修理業、交通運輸業、文化娛樂等為主體的第三產業發展迅猛。奉賢區南橋鎮有金葉商廈、農工商超市等大中型零售商店。奉賢區還有建成投入使用的頭橋膠合板交易市場、杭州灣鋼材交易市場、浦南大型建材交易市場,大型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和浦南商品配貨中心等。聖淘沙大酒店、悅華大酒店、古華山莊等中高檔旅遊接待設施為海內外賓客提供了豐富的娛樂活動和良好的休閑環境。海灣旅遊區首期開發了有三十多項遊樂項目的海灣風光旅遊城,有海濱廣場、海濱浴場、娛樂中心、垂釣中心、國防教育基地、海防俱樂部、海鮮壹條街、野營燒烤的海灘美食、海灣大酒店等。
奉賢區以“減麥、穩油、增經作、保秋糧”為發展思路,小宗經濟作物面積不斷擴大,糧經比例日趨合理。種植業的特色瓜果、反季節蔬菜、養殖業的特種水產、珍禽養殖初步形成區域特色,成為奉賢區農業壹大優勢和結構調整中新的經濟增長點。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初見成效,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進展順利,已建成保護農田1000公頃,高優高農田4900多公頃。奉賢區具備發展都市型農業的優勢,現有耕地面積30000公頃,奉賢瓜果遐爾聞名,西瓜、“錦繡”黃桃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美譽。副食品生產種類齊全,年出欄畜禽1000余萬羽。淡水養殖面積達到2l00公頃,成為滬上三大淡水魚生產基地之壹。
奉賢區科技、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事業全面發展,曾先後被評為上海市教育成就顯著區、全國體育先進區、全國文化先進區、全國廣播電視先進區、全國中醫工作先進區等。
奉賢區將建設“壹城、壹基地、三區”。“壹城”就是建設杭州灣北岸的現代化濱海新城,“壹基地”就是建設以機電壹體化為特強產業、精細化工為特色產業的綜合工業基地,“三區”就是建設杭州灣北岸的生態旅遊新區、都市型與城郊型相結合的濱海現代農業園區、瀕海臨江特色城鎮和社區文明的示範居住區。
經濟概況
經濟總量
國民經濟穩步較快增長。2005年實現全區增加值223.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以下同)比上年增22.5%,占全市GDP的2.5%。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為9.9億元,可比下降4.0%;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47.7億元,可比增長23.7%,對GDP的貢獻率為68.8%;實現第三產業的增加值為65.8億元,可比增長24.9%,對GDP的貢獻率32.2%。壹、二、三產業的結構比重為4.4:66.1:29.5。
財政收入持續快速增長。經濟效益全面提高,以及稅源擴大、稅收征管力度的加強,使本區財政收入保持強勁增勢。2005年全區的財政收入為60.61億元,同比增長39.49%,其中區級財政收入31.15億元,同比增長43.4%。稅收收入為56.5億元,比上年增長39.02%,其中第二產業的稅收28.20億元,比上年增長33.34%,第三產業的稅收為28.30億元,比上年增長45.19%,二、三產業之比為49.9:50.1,第三產業的稅收比重首年超過50%。增值稅為23.04億元,比上年增長31.1%,比重達40.8%;營業稅為15.18億元,比上年增長56.8%,比重為26.9%,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所得稅為10.78億元,比上年降11.2%,其中個人所得稅為4.23億元,增長29.4%;房產稅1825萬元,比上年增長27.0%。全年地方財政支出40.40億元,比上年增長45.0%。其中,基本建設支出4.71億元,比上年增長203.9%;教育事業支出3.57億元,比上年增長14.0%,文化、體育、廣播事業費支出3017萬元,增長18.48%;科學事業費支出為474.6萬元,比上年增長23.3%。農業支出1.14億元,比上年增18.8%,其中水利和氣象等事業費為3965萬元,比上年增長64.0%。
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適度增長。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116.21億元,比上年增長48.4%,增幅為7.1個百分點。投資結構不斷優化調整。按投資項目管理分,城鎮投資完成42.34億元,增長61.8%;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29.79億元,增長20.6%。農村非農戶投資總額44.08億元,比上年增長60.0%。三種投資項目的比例36:26:38。從產業投向看,第三產業投資增速最快。第壹產業投資僅為0.1億元;第二產業投資53.02億元,比上年增長28.7%;其中,工業投資完成53.02億元,增長28.7%,對全區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7.1%;第三產業投資63.08億元,增長81.3%。第三產業的投資比重比上年提高36.2個百分點。
結構調整效應進壹步顯現,產業發展體系不斷優化
農業
該區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30.53億元,比上年增長0.2%。其中:種植業產值為12.85億元,比上年增長4.4%;林業產值0.60億元,比上年下降37.9%;畜牧業產值8.10億元,比上年下降12.2%;漁業產值8.69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其中淡水產品8.15億元,增16.0%。
加強基本農田保護,鼓勵糧食播種,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穩定糧食生產。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為15334公頃,比上年增長9.1%,占農作物總面積的47.4%,比上年增長13.4個百分點。糧食總產11.0644萬噸,比上年增長2.3%。油菜種植面積為3043.8公頃,比上年增長11.3%,每畝單產141公斤,總產6437噸,比上年增長8.8%。全年水產品產量3.90萬噸,比上年增長20.0%;生豬出欄數37.78萬頭,比上年下降21.6%;牛奶產量1.35萬噸,比上年下降12.6%;家禽產量1334萬只,比上年下降3.6%。
積極打造奉賢產業化、組織化、標準化、科技化農業。依托龍頭企業,引進農產品加工領域的大企業、知名品牌與本地農產品嫁接,引進國內外知名農業加工企業34個,已初步形成了蔬菜、食用菌、水產品等產業鏈,打造了壹批知名農產品品牌;建立行業協會9個,農民專業合作社69家,合作社普遍實行種苗、技術和銷售等“六個統壹”;制定各類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範32個,培育標準化品牌基地59個,完善了農業標準化、農產品檢測、農業綜合執法三大體系,促進了優勢產業在高起點上發展;繼續實施萬名農民科技培訓及科技人員與2000多戶農戶科技結對,提高了農民科技素質,建立科技示範基地103個,並與市農科部門合作建立了蝦業、黃桃等科研基地,給農產品品牌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做好扶持糧食生產補貼資金發放、核查工作。2005年,該區扶持糧食生產補貼資金總計1540.379萬元,其中:秋糧收購補貼50.012萬元,同比上年增長121.5%。完成2005年綠肥、魚塘整治的核查、驗收工作。據統計,今年全區實際種植綠肥39017畝,每畝補貼30元;全區設施糧田區域受工業汙染的並且糾紛較大的魚塘,整治1600畝,每畝補貼1500元。完成了對糧食專業合作社經營的5401畝區、鎮兩級水稻豐產方的匯總工作,其中:區級水稻豐產方3片、1100畝,每畝400元;鎮級水稻豐產方6片、4301畝,每畝200元。
工業
以大項目、大企業為依托,重點行業為龍頭,加快工業新高地建設的效應進壹步顯現,工業生產實現快速增長。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37.37億元,可比增長23.7%,對全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3.96%。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707.1億元,比上年增長36.5%,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167戶,比上年增加101戶,規模以上的工業總產值為530.7億元,比上年增長16.0%,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75.1%。各企業加快自身發展,至年底,我區有105戶企業產值超億元,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達316.4億元,占全區產值44.7%,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9.6%。
工業產品適應市場需求情況,生產產銷銜接良好,經濟效益總體水平大幅提高。工業企業產銷率達96.4%。全年實現工業產品銷售收入為692.9億元,比上年增37.6%;工業利潤30.00億元,比上年增長56.3%;實現稅金22.9億元。
工業向園區集中顯現。在全區1167戶規模以上企業中,分布在各園區的有620戶,占全區規模企業數的53.1%,規模工業產值為363.3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68.5%。
高新技術產業增長加快,2005年,全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514戶,比上年增加75戶,實現工業產值為197.2億元,比上年增長21.7%,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27.9%。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重點行業對我區工業生產拉動作用明顯。化工、金屬等行業發展較快。電器、機械、信息、化工金屬、服裝、物流裝備等重點發展工業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73.90億元,比上年增長46.6%;拉動全區工業增長22.9個百分點,占全區工業產值的比重達52.9%。我區壹業特強輸配電產值為34.74億元,比上年增長7.0%,占全區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產值的6.5%。
建築業
建築業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全年完成建築業增加值10.30億元,可比增長23.7%。全年建築企業完成施工產值72.02億元,比上年增長17.1%;施工面積為638.6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9.2%,竣工面積為308.7萬平方米。經營效益進壹步提高。按施工產值計算的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達15.0萬元,比上年提高3.8%。建設工程參與各方自主創新,大力提升建設工程安全質量。全年有61個工程項目入選奉賢區建設工程曙光杯獎;102個工程項目入選奉賢區優質工程優質結構;15個工程項目入選奉賢區建設工程文明工地。4項工程正式入選上海市建設工程“白玉蘭”獎;3項工程正式入選上海市金屬結構建設工程“金剛獎”。
金融業
金融業市場化進程加快,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全年實現金融保險業增加值9.2億元,比上年增20.6%。全區有銀行機構9家,銀行各項存款余額達300.9億元,年內新增存款31.5億元,比年初增長11.7%,其中企業存款146.3億元,增1.2%;貸款余額234.1億元,年內新增貸款21億元,比年初增10.7%,其中中長期貸款140.4億元,比上年增44.2%,占貸款總額的59.9%,比上年提高14.3個百分點;個人消費貸款余額50.7億元,增53.4%,占貸款總額的21.7%。資本市場在改革和規範中穩步發展。各類金融機構的外匯存款、貸款余額分別為8630萬美元和5710萬美元。在奉的2家上海市證券交易所各類證券成交額46.5億元,比上年增長7.2%。股票成交額32.5億元,比上年下降12.44%。
國內商業
改善消費環境,加快布局結構和經營業態調整,商業企業的集聚和輻射能力不斷增強。全年實現批零業和住宿餐飲業增加值為18.21億元,可比增長36.7%。市場銷售平穩增長,消費結構升級、能級提升對消費需求的推動作用進壹步增強。全年完成商業銷售總額208.11億元,比上年增長31.6%;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23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吃穿用燒全面增長。其中吃的商品為40.00億元,比上年增長32.5%;穿的商品為19.15億元,比上年增長11.9%;用的商品為40.28億元,比上年增長13.2%;燒的商品為1.38億元,比上年增長78.5%。集市貿易成交額為7.41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市場消費熱點向轎車、家居類商品、通信類商品集中的趨勢進壹步顯現。移動電話、家用電腦、建築裝潢材料、化妝品等耐用消費品和小型家用電器銷售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長。餐飲消費旺盛,全年完成營業額20.18億元,比上年增長30.6%。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加快發展,綜合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全年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08億元,比上年增22.1%。郵政業務加快發展,服務質量進壹步提高。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0.95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年內全區投遞路線長度為2696公裏,比上年增長17.6%,為日益擴大的鎮區提供良好的用郵環境。全年發送信函495.8萬件,比上年增長9.9%,國內國際特快專遞17.6萬件,比上年增長23.9%。全年各類報刊訂銷1964.6萬份。
房地產業
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全年實現房地產業增加值9.82億元,比上年增長23.0%。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9.79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商品房施工面積225.7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7.5%;商品房竣工面積131.1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0.4%,銷售面積140.73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0%。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18.91萬平方米;住宅銷售面積125.98萬平方米。空置面積30.10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42萬平方米。全年成交過戶面積525.87萬平方米,成交數量2.04萬套,分別比上年減少30.4%和50.3%。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作用顯現,房地產市場進入平穩發展期。
改革開放
所有制結構
所有制結構調整不斷完善,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在全區56.5億元稅收中,非公經濟占了87.6%,其中私營企業上交的稅收為31.97億元,比上年增長33.8%;占全區稅收的比重達56.6%;外商投資企業上交稅收6.25億元,比上年增51.4%,占全區稅收的比重11.1%,提高0.9個百分點;港澳臺投資企業上交稅收2.69億元,比增12.5%。
非公有制工業企業發展勢頭較好。年內股份及股份合作制工業企業產值63.28億元,比上年增長50.8%;外商及港澳臺投資工業企業產值301.2億元,比上年增長21.4%;私營經濟工業企業產值294.90億元,比上年增長78.9%。占全區工業產值比重達41.71%,拉動全區工業增長25.11個百分點。
非國有商業企業快速發展。在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00.23億元中,國有商業為1.82億元,僅占1.8%;集體商業企業零售額為19.68億元,占19.52%;私營經濟零售額達53.78億元,占全區零售額的53.3%,比上年增長16.3%;其他經濟零售額為25.54億元,占全區零售額的25.3%。
社會保障體系
社會保障體系進壹步完善。至年末該區已有3976戶城鎮機關、企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9.7萬人(包括離退休人數27399人),其中城鎮機關、企事業單位有3086家,有70968在職人員參加基本社會保險,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4391人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其他單位參保人數為6478人。不斷深化醫保制度,全區有6.86萬人參加城鎮醫療保險;有6.59萬人參加城鎮失業保險;有6.37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工傷保險;參加職工生育保險的人數為6.37萬人。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參保人數不斷增加。至年末,全區外來從業人員參保人數達6.8萬人。
2005年繼續積極穩妥的推進小城鎮保險制度。至年末,該區參加小城鎮社會保險單位1037戶,在職人數2.02萬人(不含涉地農民13.81萬人),參加小城鎮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有1.74萬人(不包括退休人員);參加失業保險的有1.95萬人。按月領取養老金人數3.98萬人(其中涉地農民3.93萬人);按月領取生活補貼的有8.96萬人。
不斷完善農村養老制度。至年末,還有10.06萬農民參加農村基本養老,至年末發放人數有6.05萬人,其中發放養老保險金的有3.49萬人。
對外經濟
進壹步擴大對外開放領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高引資質量。招商引資工作的突破性進展為該區經濟快速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年內***批準外資項目173項,比上年增長27.2%,投資總額10.6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1.8%,外資企業項目平均規模617.7萬美元;註冊資本金為6.2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5%;合同外資金額達5.5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1%;實際到位金額2.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5.0%。外商直接投資呈現大項目多、增資項目多的特點。全年總投資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資大項目有22戶,投資總額達7.09億美元,占總量的66.3%;合同金額3.29億美元,占全區合同外資的59.7%。外商投資企業以獨資和合資方式為投資主體,年內獨資118個、合資55個。來奉投資的國家(地區)有23個,居前七位的有:日本40個、香港38個、美國17個、臺灣16個、德國9個、維爾京群島和韓國8個。
對外貿易
外貿出口穩定增長。年內該區外貿出口企業326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247家,專業外貿出口企業1家。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7.5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進口總額5.54億美元,比上年下降0.85%;外貿出口總額12.0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8%。各類出口主體出現全面增長。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額為10.4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8%。出口產品的多樣化是持續增長的主要因素。機電類產品出口繼續保持適度增長。全年機電、音像類產品出口5.0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占區出口總額的42.0%;而食品類、金屬類、化工類、塑料制品類等產品出口也有較快的增長。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取得新成效,在保持對亞洲出口穩定增長的基礎上,年內對歐洲、北美洲、非洲等地區的出口量增長較快。全年對歐洲出口3234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8.8%;對北美洲出口3750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3.9%。
旅遊
把握上海市舉行2010年世博會和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契機,全面推進旅遊產業的發展。全區國內旅遊收入達3.32億元,比上年增長24.22%。至年末,全區***有13家旅遊飯店和旅行社22家,全年接待國內旅遊者22.88萬人次,接待國際旅遊入境人數7243人次,比上年減少2.9%。其中,入境外國人5879人次,比上年減少34.6%;港、澳、臺同胞1346人次,比上年增長22.0%。全區22家國內旅行社組織城鄉居民外出旅遊10.2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6%。旅遊資源得到進壹步挖掘。海灣旅遊區、青村世外桃源、申隆生態園等景區(點)***接待國內外遊客223.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4.5%,營業收入6079萬元,比上年增長178.0%。其中海灣旅遊區和申隆生態園接待國內外遊客分別為60萬人次和15萬人次。
城市信息化
信息行業得到快速發展,現代化通信能力迅速提高。全年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實現增加值為3.44億元,比上年增長21.7%,占全區增加值的比重為1.54%。
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為重點,全力實施政務信息化,著力推進社會信息化,努力引導企業信息化,充分發揮信息化在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開路先鋒和技術支撐作用。年內完成了《奉賢區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十壹五”規劃》制定,規劃中提出了今後五年該區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策略和發展目標,明確了信息化建設的主要任務和重點項目。全力推進區政務網建設和應用步伐。在全區各委辦局、鎮、開發區等85家單位普及了網絡辦公系統(OA)、實現了部門電子簡報和公務郵件的全區網絡化、開通了在線消息及聲視頻對話和VOD視頻點播功能,並於12月1日全面實現公文網上交換。新版“上海奉賢”政府門戶網站於2005年8月31日如期與廣大公眾見面,更好地體現了政府“服務政府”、“責任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形象,本次改版增加了更多的互動欄目,從公眾的角度出發,力求更加方便快捷地服務公眾。新增了區長網上辦公、網上辦事、網上咨詢等欄目。其中,“區長網上辦公”自2005年11月13日正式開通以來,已連續舉辦了兩次“區長網上辦公會”,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5年,依據政府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不斷充實和完善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目錄,至年底,在主動公開信息方面,全區的主動公開信息數達到2607條,區政府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的訪問量達到了32.4萬人次。年內,建設完成了上海市奉賢區對外招商電子商務信息服務平臺、奉賢區國防動員指揮系統、奉賢區檢察院涉密業務信息系統、預備役5團信息門戶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基礎數據平臺、奉賢誠信網等6個信息化項目。社會公***服務領域信息化程度進壹步提高。年內***發放社會保障卡1.3萬張,至年末,全區累計發放社會保障卡14.75萬張;完成“百萬家庭網上行”5000人培訓任務;年內***受理“市民信箱”5000多人次。
自然地理
奉賢區臨江瀕海,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主導風為東南風,氣候溫潤,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空氣降塵量是上海市中心的十分之壹,空氣質量是上海陸地部分最好的。區內地勢平坦,屬於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2004年降雨量1162.0毫米,無霜期225天,年平均氣溫15.7℃。
奉賢區位於上海市南部,北倚黃浦江,南臨杭州灣,有13.7千米長的江岸線和31.6千米的海岸線,浦南運河橫亙東西,金匯港縱貫全境,是壹個風光秀麗的濱海城市。
2021年1月,2020年鄉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區排名發布,奉賢區位列第253名。
2020年11月25日,水利部公布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奉賢區上榜。
2020年11月10日,中央文明辦公布第六屆復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奉賢區入選。
2020年10月20日,奉賢區榮獲2020年全國雙擁模範城(縣)稱號。
2020年10月,奉賢區入選第壹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
2020年9月14日,阿裏研究院發布《2020年淘寶村百強縣》,奉賢區上榜,排名第7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