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短轅壹牛挽犁的出現,是跟犁鏵的改進結合在壹起的。
東漢時,已經大量使用全鐵制犁鏵,它比以往的V形犁,刃端角度已逐漸縮小,不但起土省力,而且可以深耕。
此外,新型的全鐵制的耕作工具也逐漸增多。
在四川樂山崖墓石刻畫像中見到的曲柄鋤,是便於鏟除雜草的中耕工具;四川綿陽發現的鐵制鉤鐮,全長35厘米,是專用於收割的小型農具,操作起來很方便。
據記載,漢獻帝末年,雍州刺史張既曾令隴西、天水、南安三郡富人造屋宅水碓。
可見水碓在當時已經普遍采用了。
水碓是用水力帶動石碓的舂米工具,它比以前用柱臼或腳踏石碓舂米,不但省力,而且效率要高得多。
考古發掘還不斷有陶風車、陶磨盤模型出土,都說明農產品加工工具有了顯著進步。
靈渠水利 在各地發現的東漢墓葬裏,經常可以看到水田和池塘組合的模型,有從池塘通向水田的自流水渠,有的還在出口處安置閘門。
漢靈帝時,宦官畢嵐總結勞動人民的實踐經驗,創作翻車和渴烏,使灌溉水平大大提高。
東漢時期,不僅修復和擴建了許多已堙廢的陂塘,而且又新修了壹批水利灌溉工程。
如汝南地區的鴻隙陂,西漢時堙廢。
東漢初,鄧晨任汝南太守,加以修復,可以灌溉幾千頃良田。
後來又不斷加以擴建。
漢和帝時,太守何敞又在那裏修治渠道,開墾良田三萬多頃。
又如下邳徐縣北的蒲陽陂、廬江的芍陂、會稽的鏡湖等,都是當時著名的灌溉工程。
東漢前期,各地還開鑿了許多灌溉渠道,三輔、河內、山陽、河東、上黨、太原、趙、魏及河西、江南地區,也都“穿渠灌溉”,有的地區還開辟了很多稻田。
黃河的治理,更是當時壹項巨大的水利工程。
公元1世紀初,黃河在今河南、河北交界地區決堤,河道南移,改從千乘(山東高宛以北)入海。
河水泛濫成災,淹沒了幾十個縣。
漢明帝時,在著名水利專家王景、王吳的主持下,用“堰流法”修了浚儀渠,並從滎陽至千乘海口千余裏間修渠築堤,從而使河、汴分流。
黃河受兩堤約束,水勢足以沖刷沙土,通流入海。
經過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終於戰勝了黃河水患。
此後八百年間,黃河沒有改道,水災也減少了。
牛耕技術 牛耕技術受到了普遍的重視。
當時,壹些地方官吏註意推廣牛耕技術,鐵犁牛耕技術已從中原向北方高原和江南壹帶推廣。
陜西綏德縣東漢畫像石上的牛耕圖,和米脂縣東漢牛耕圖,證明陜北高原的牛耕技術和中原地區已沒有什麽不同。
任延做九真太守,在當地推廣牛耕,田畝年年增辟。
在西漢後期發明的精耕細作的區種法,到東漢時期得到了迅速推廣。
在崔實的《四民月令》中,記述了地主田莊內精耕細作經營農業的壹些情況。
這種田莊的農業經營,十分註意時令節氣,重視殺草施肥,根據不同土壤的性質,種植不同的作物,采用不同的種植密度。
並能及時翻土曬田,雙季輪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冶鐵技術 由於東漢鐵制農具的普及,鋼鐵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從而推動了冶鐵技術的改進。
東漢時期河南南陽為全國最大的冶鐵中心,其中南陽官員、發明家杜詩發明了水排(鼓風爐),利用水力轉動機械,使鼓風皮囊張縮,不斷給高爐加氧。
水排的極大提高了冶鐵質量和效率,是東漢冶鐵技術的重大創新,也是世界冶鐵史和機械史上的偉大發明,約早於歐洲壹千多年。
在鐵器鑄造方面,東漢時已熟練地掌握了層疊鑄造這壹先進技術。
在河南溫縣發現的壹座烘範窯,出土了五百多套鑄造車馬器零件的疊鑄泥範。
把若幹個泥範疊合起來,裝配成套,壹次就能鑄造幾個或幾十個鑄件。
同時,疊鑄技術有重大改進,由原來的雙孔澆鑄,改為單孔澆鑄。
疊鑄技術的改進,進壹步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原料。
考古發掘資料證明,東漢時鐵制用具已普遍應用到生活的各方面。
鐵釘、鐵鍋、鐵刀、鐵剪、鐵燈等的大量出土,就是有力的證據。
鐵制兵器開始逐步取代青銅兵器是在西漢中期以後,當時出現了壹種新的冶煉鋼鐵技術——“百煉鋼”。
所謂“百煉鋼”,就是將塊煉鐵反復加熱折疊鍛打,使鋼的組織致密、成份均勻,雜質減少,從而提高鋼的質量。
用這種技術制造的刀劍——“環首刀”,刀柄端帶有金屬圓環以利操控,刃直刀長,剛硬鋒利,質量上完全無可挑剔,輕易的壓倒了青銅劍,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殺傷力最強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類歷史上具有非凡意義的壹種兵器。
環首刀和百煉鋼技術的孕育階段是在西漢,而成熟和普及則是在東漢,徹底取代長劍是在東漢末年。
東漢時期由於冶鐵技術和效率的進步,對鋼刀的煉制鍛打次數已可有西漢的10多次提高至30次乃至50次。
1974年7月,在山東臨沂蒼山地區出土壹把東漢的環首刀,刀身上還刻有隸書銘文十八字:“永初六年(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孫”。
“卅湅”就是三十煉,也就是這把刀曾經使用“百煉鋼”技術將鋼材折叠鍛打達三十次之多,而在這把刀的刃部還發現有經過“淬火”以提高表面硬度。
而正是在這種先進武器和漢帝國強大國力的支持下,東漢軍隊徹底消滅北匈奴,南匈奴內附被完全漢化。
最終這部分西遷的北匈奴後裔輾轉來到歐洲,被稱作匈人,將暮年的西羅馬帝國攪得天翻地覆。
東漢時期,在冶鐵手工業中已經使用煤(石炭)做燃料。
在河南鞏縣的冶鐵遺址中曾發現混雜了泥土、草莖制成的煤餅,說明煤已被用來煉鐵。
巴蜀地區還利用天然煤氣煮鹽。
紡織業 在紡織業方面,東漢初年已能用織花機織成色彩繽紛、花紋復雜的織錦。
當時,蜀錦已馳名全國,襄邑(河南睢縣)和齊(山東臨淄)的絲織業特別發達。
考古材料還證明,在邊疆地區,絲織業也有很大的發展。
新疆不少地方漢墓出土的紅色杯紋羅,織造勻細,花紋規整,反映絲織工藝水平相當高。
在同壹地區出土了組織細密的織花毛織品,顏色鮮麗,顯示出當時西北高度發展的毛紡織工藝技術。
漆器業 其它如漆器業、陶瓷業等手工業部門,在東漢時也都有進壹步的發展。
當時的漆器以蜀郡、廣漢出產最為有名,兩地工官主造的漆器,都是精美絕倫的手工藝品。
當時,瓷器燒制的火候更高,器物的吸水性更弱。
從出土的器物看,它已十分接近後來的青瓷。
田莊式的生產經營 東漢時期,豪強地主都占有大量土地,通常又采取田莊式的生產經營方式。
在當時的田莊中,有農、林、牧、漁各業,還從事某些手工業的生產,或進行壹定的商業和高利貸活動,具有極強的自給自足性質。
例如劉秀母舅樊宏在湖陽經營的田莊,其中有數裏面積的樊陂,田地達三百余頃。
在這個田莊中,廬舍樓閣成片,“竹木成林,六畜放牧”,“檀棘桑麻,閉門成市”。
可見其規模很大,具有多種經營的特點。
另外,樊宏還“好貨殖”,從事商業和高利貸活動。
在四川發現的畫像磚上,也可以看到地主田莊的同樣情景。
崔實所寫的《四民月令》,對地主田莊的經營情況反映得很詳盡。
所謂:田莊裏種植著小麥、大麥、春麥、粟、黍、粳稻、大豆、小豆等糧食作物,胡麻、牡麻、藍靛等經濟作物,瓜果等蔬菜;自己制作各種醬、酒、醋及飴糖等食物;又種植藥用植物,以配藥品。
在這種大田莊裏,還種植各種林木以及果樹,飼養馬牛等耕畜和家畜。
在手工生產方面,自己養蠶,紡織各種麻布和絲織物,制作衣、鞋,制造農具和兵器等。
此外,田莊中也有糧食及農副產品的買賣。
可見,在地主田莊裏,各類生活資料基本上都可以自給自足。
經濟先進區域 鐵工具的普遍推廣和牛耕技術的提高,增強了人們向自然界鬥爭的能力,特別是它使江南河網沼澤地區的大規模開發成為可能。
加上當時各種社會原因,東漢時期的經濟區域開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東漢以前,中國經濟的先進區域主要在淮河以北,特別是包括關中在內的黃河中下遊地區。
當時的人口分布,也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
到了東漢後期,這種情況開始有了較大的變化。
黃河流域的某些地區人口減少,出現了衰落的跡象。
而南方出現了新的經濟發展地區,人口在急劇上升。
隨著人口的增加,南方不少地區的開發速度加快。
如太湖和錢塘江流域,西漢時統由會稽郡管轄,東漢時分為吳、會稽二郡,這正是經濟發展的直接結果。
其他如鄱陽湖、洞庭湖周圍地區及成都平原壹帶,都在不斷發展,成為新的經濟發達區域。
不過,東漢時期,大部分人口仍然集中在黃河中下遊壹帶。
因之,黃河流域仍是當時的經濟、政治中心。
由於農田水利工程的興建,農耕工具的改進,農業耕作技術的提高以及精耕細作方法的推廣,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使東漢時期的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
如西漢時,長安附近的京兆、左馮翊、右扶風壹帶,地處關中地區,人口特別稠密,***有240多萬。
到東漢時,關中戰亂頻仍,殘破不堪,人口銳減至50余萬。
兗州也由780多萬減至400萬左右。
相反,南方諸州,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揚州人口從320多萬增到430多萬;荊州人口從350多萬增到620多萬;益州人口也從470多萬增到720多萬。
東漢官方戶口統計的峰值在永壽三年(157年),全國有戶10677960,口56476856 ,現代學者考慮到當時被豪強地主霸占或蔭庇的大批徒附、宗族、賓客、部曲、奴仆等人群以及遷居漢地的匈奴、羌族、氐族及百越等民族大多未納入戶口統計 ,故認為東 *** 口峰值達6500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