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靜脈穿刺采血機器人采用近紅外光和超聲波雙模態成像,可識別不同尺度的血管,其視野深度和準確性都強於肉眼,可以準確識別肥胖患者以及膚色較深患者的血管,在智能算法的幫助下,機器人可以動態跟蹤穿刺針和血管的位置變化。此外,機器人采用高精度伺服電機控制穿刺動作,並利用傳感器進行實時反饋,因此動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都超過了人工操作。
在中國,78%的護理工作與靜脈輸液治療有關,90%以上的住院病人接受靜脈輸液治療。血管穿刺難度大,患者基礎情況復雜,遇到肥胖患者、高齡患者、休克患者等常見情況,很難在直視下順利進行穿刺。多次穿刺容易引發靜脈炎等並發癥,影響臨床治療效果。同時,醫護人員在穿刺過程中時刻面臨著職業暴露,而目前新發的冠心病疫情又大大增加了包括血管穿刺在內的常規診療操作中病毒傳播的風險,危害著醫務人員和全社會的健康。
該機器人有三個主要部件:壹個近紅外成像攝像頭,可準確識別和修復隱藏在皮膚下的脆弱靜脈。壹個超聲波探頭,可準確探測體內靜脈的深度和粗細。小型、靈巧的機器人系統可自動完成穿刺和采血過程,將針尖準確無誤地送入纖細的靜脈。
在近紅外線的照射下,即使是肥胖者和皮膚黝黑者的靜脈也清晰可見;而老人和兒童的靜脈雖然相對較小,難以觀察,但也能被攝像頭清晰地捕捉到。此外,靜脈本身結構復雜,可能分叉為多條靜脈,也可能過渡變細為毛細血管,這也給靜脈穿刺帶來了不小的難度,但只需利用近紅外成像技術,就能輕松識別血管的分布,獲得患者註射區域靜脈的空間信息。
這個機器人給護士們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