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角幹果。去殼後用白糖腌制,三到五天就可以吃了。
酸角湯。去殼後放入適量冷開水、紅糖煮至沸騰3-5分鐘,晾涼後放入冰箱冷藏。
制作酸角糕,放入冰箱冷藏,可保存3個月左右。
藥用價值
酸角是雲南廣泛使用的中草藥方,各民族在使用時雖因民族語言的差異,名稱不同,但各民族都將其視為治療胃腸道、高血壓、口舌、牙齒等疾病有清熱解毒的良藥。在《傣族醫藥》中記載,傣語音譯為 "麻夯漠"、"馬臟"、"麻康礦",其果實可治療牙痛、口舌生瘡、腹痛等。在《版納傣醫藥誌》中音譯為 "麻夯漠",果實主治牙痛、口舌生瘡、腹痛腹瀉、蛇蟲狗咬。雲南藥物誌》中音譯為 "馬夯漠"、"曼姆"(西傣語),葉、果肉治牙痛、口舌生瘡、腹痛泄瀉、蛇蟲狗咬;《傣藥誌》中音譯為 "瑪贊"、"瑪贊"。在《傣藥錄》中音譯為 "馬贊"、"馬江"(傣語),葉可治療腹痛。
用於暑熱傷津、煩躁口幹。煎服,加糖調味。用於食積不消,食少嘔吐。但用本品,或用山楂、麥芽煎湯。用於熱結便秘,可用開水浸泡。果肉有輕瀉作用。抗菌作用。對平滑肌有抑制作用。
傣藥
馬夯荒、馬臟、馬康礦:果實為治牙痛、口舌生瘡、腹痛的 "傣藥"。馬夯沙漠:果實
酸角墨線畫
治牙痛、口舌生瘡、腹痛腹瀉、蛇蟲狗咬的 "版納傣藥"。馬夯漠、曼姆(西傣):葉和果肉,治牙痛、口舌生瘡、腹痛腹瀉、蛇蟲狗咬;馬占、馬江(德傣):葉治腹痛《滇藥典》、《傣藥典》。
白藥孫壩子:果肉治消化不良《滇藥書》。
景頗族藥材馬榮西:果實治慢性胃炎、食積、消化不良、腹痛、防中暑、小兒疳積、蛔蟲病、便秘;樹皮治腹瀉《滇省誌》。馬永錫:果肉治氣虛體弱,飲食
不振《滇藥錄》。
德昂藥用功能與景頗族同《雲南省誌》。
果實用於牙痛、口舌生瘡、腹痛、泄瀉、
蛇蟲狗咬《雲南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