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咚提出買食品首先要做的壹件事叫確定性,讓大眾感覺到妳的食品質量是確定的,時間是確定的,品類是齊全的,妳放心,這叫可靠性。”
“壹是質量確定,二是品類齊全,三是時間確定。這是我們解決不確定性的方式。”
“大家都會覺得流量很重要,但我們認為復購率最重要。新用戶總會枯竭,只有用戶需求才會延續。”
“壹個成熟的前置倉壹天2000單左右,壹年大概5000到6000萬的營收,相當於壹個五星級酒店。”
“最早的時候,我們說賣菜和自來水壹樣方便,但其實自來水最大的意義在於它是通用的。”
上圖,丁咚買菜網創始人梁昌林近日在由中國新聞社和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主辦的上海“網上新經濟”論壇虹橋峰會上,分享了關於網上新經濟話題的最新精彩觀點。
梁昌林畢業於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和蘭州大學。他有過兩次成功的創業經歷。2002年,他開發了壹個視頻剪切和合並軟件,並在半年內銷售了大約5萬個許可證。2014,丁咚創立,擔任CEO。
梁昌林分享了丁咚買菜如何保證消費者體驗的三個肯定,並介紹了丁咚買菜“7+1”的質量控制流程。
在會議中,梁昌林還提到,丁咚買菜的使命是讓美好的食材像自來水壹樣隨手可得,這不僅是丁咚買菜的使命,也是未來發展的商業模式。
聰明的投資者整理了演講全文,分享給大家。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您好,我是丁咚買菜的金牌客服,所以如果您有任何關於買菜的問題,可以打電話給我,響應速度非常快。
丁咚從2065438+2007年5月開始買菜,現在發展態勢每個月都漲的不錯。
在這裏我想和大家分享壹下我們為什麽做這個事情,我們的邏輯是什麽?
其實我們認為創業最大的價值來自於用戶的需求。我們分析市場的時候發現,無論是標準電商還是外賣,線上滲透率都比較高。
2017的時候,賣菜的線上滲透率比較低。我們覺得這個有需求,就做了。當時網上賣菜的滲透率是3%,我們覺得有很大機會能做到30%。
我們分析為什麽標準電商滲透率高,外賣滲透率也高,所以賣菜滲透率很低。
我們覺得大部分人會認為賣菜會交給互聯網,會特別不靠譜。
眾所周知,食品是非標產品。可能早上好,晚上做好。今天覺得某地的杏是甜的,第二天買回來可能是酸的,會特別不靠譜。
所以我們覺得要做好賣菜,就要讓用戶覺得我是靠譜的。
首先要保證質量的確定性。這是第壹個。
第二,因為賣菜和其他東西不壹樣,比如今晚買壹瓶水或者其他東西,今天、明天、後天都可以用。
但是買菜第壹件事就是我等著做飯。如果不能及時送達,我可能會覺得不靠譜。
第二,如果送貨時間長,這道菜就會變質。
如果妳買了活蝦,回到家就死了,那麽時間就很重要。能否快速送貨到家很重要。我們最早提出要29分鐘送到家,這叫時間確定性。
第三,蔬菜不同於其他商品。大部分買回來就可以直接用了,但是蔬菜買回家要搭配,要準備,要煮熟。
中國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烹飪習慣,所以我們離不開蔥姜蒜。
特別是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基本都是按照菜譜做菜,壹個菜有那麽多的搭配,沒有壹個東西真的不知道怎麽做。
所以我們提出買菜首先要做的壹件事叫確定性,讓大眾感覺到妳的菜是有壹定質量、壹定時間、品類齊全的,妳可以放心。這就叫可靠性。
所以我們首先提出,要做到這壹點,首先要讓大眾覺得網上賣菜是壹件靠譜的事情。我們認為確定性是我們的首要原則。如何才能達到確定性的第壹原則?
最早我們做了前置倉,可以在小區周邊快速送貨到家,所以時間是壹定的。
然後,為了控制質量,電商有壹個質量控制環節。我們在倉庫收貨的時候,做了七點質量控制。
大家從產地開始,產地的種植過程和收獲過程,大倉的接收分揀,前倉的檢驗包裝,最後送到用戶手中,讓他確定魚是活的,蝦是死的。這是七個環節。
如果覺得不好,秒退秒換是“7+1”的品控環節。品控本來是1分,現在變成了線。此外,還有大數據在幕後做預測,在幕後做自動調度,給用戶做智能推薦。
這樣,原來單壹的供應鏈線變成了三條線,第壹條叫品質判定,第二條叫全品類,第三條叫時間判定。這是我們解決不確定性的方法。
確定之後的過程是什麽?
當評價確定了,時間確定了,頻率確定了,大眾就會覺得妳還不錯。
今天我用妳買菜,或者今天我被煽動用妳,明天我又用妳,那麽復購率就在那裏,用戶就信任了,復購率就在那裏,規模就上升了。
我們壹直堅持“小面積、高密度”的原則。比如我們在上海待了兩年,去年剛去了深圳,去了浙江江蘇幾個城市。
我們壹直堅持小區域高密度,我的效率很高。效率高了之後,確定性就加強了。
因此,我們的第壹個周期是從確定性開始。復購率驅動規模,規模驅動效率。
原來人們常說賣菜是壹件困難的事情。怎麽能大規模的做呢?我們依靠的是高回購率。
當我們規模化了,就開始去農業化,這叫供給側升級。農業供給側升級後,供應鏈變得更有利可圖,然後確定性加強。這是我們今年開始的第二個周期。
就像品多多說的,我們不斷去農業,推動農業的供給側升級,這是我們的兩個周期,也就是我們的邏輯。
在不同的認知裏,大家都會認為流量很重要,但我們認為復購率最重要,新用戶總會枯竭,只有用戶需求才會持續。
所以,賣菜其實是壹門技術。
原來大家都會覺得妳是零售商。我們認為今天是生態鏈思維,要和上遊共同成長。
我們也更喜歡做有難度和正確指標的事情。比如妳會看到壹個線下的店,很多人在開業,很多人在宣傳雞蛋壹塊錢。
這裏是前期倉庫,開的比較早。現在比這個先進多了。開業的時候可能沒人,但是漸漸的妳會發現線下門店的增長曲線在左邊,前置倉的增長曲線在右邊。越來越高。
我們現在有壹個成熟的前置倉,每天2000單左右,年營收大概5000萬到6000萬,相當於五星級酒店。
所以,妳看,雖然不起眼,但只要長得慢,規模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特別喜歡做指數思維或者困難又正確的事情。
另外,我們是種子理論家,經常有人說,出了上海怎麽辦?或者說當妳面對用戶快速增長,或者規模快速增長的時候,壓力大嗎?
我們認為這個世界上有兩種成長,壹種是外在成長,壹種是內在成長。
如果它像種子壹樣成長,其實是不怕成長帶來的壓力的,所以我們很少談“成長”這個詞,我們談的是“成長”。
另外,我們本來分為兩部分,壹個叫挑水模式,就像挖壹口井,別人會挑水。
我們稱之為自來水模式,不用挖井,水送回家。
我們認為,原來叮咚買菜是壹種前倉模式。我們把食物送到用戶家裏,就像自來水壹樣。打開水龍頭,水就到家了。這是我們最早的模式特征。
對比這個模式,有幾個特點。第壹,極其方便。第二,和地點無關。
原來妳開店壹定要找壹個人多的地方,不過我不太擔心這個,因為我在前面的位置。
此外,該區域已完全覆蓋。比如我可以把上海各個角落的菜送到妳的手上。這就是我們最初想到的“自來水哲學”。
這是去年5438年6月+10月我們在雲南扶貧的時候。雲南有個州叫大理州,大理州有個縣叫南澗縣,南澗縣有座山叫無量山。大家都知道無量山產烏雞,我們就去山上看烏雞。
就有壹次,當地領導陪我們走到半山腰,我們看到了壹個獨門獨院的農家樂。當時我問農家樂,是不是生活好像特別不方便。為什麽山裏會有電?當地領導說現在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有電,然後我問“有自來水嗎?”
因為上海的扶貧是針對雲南和大理的浦東,所以現在扶貧工作做得特別好。只要到處都是流水,我在後面就特別震撼。
最早的時候,我們說賣菜和買菜用自來水壹樣方便,但其實自來水最大的意義在於普惠。
所以我們回來之後,把使命升級了,讓美好的食材像自來水壹樣觸手可及,所以我們的使命就是我們的商業模式。
今年因為領導來看望我們,疫情也讓大家更加了解我們。有人說這是壹個特別好的機會。機會在哪裏?
賣菜其實跟農業特別有關系。農業上有個詞叫春華秋實,意思是秋天和春天相比沒有機會,只有春天有機會。
那麽春天的可能性有多大呢?這是播種的機會,不是收獲的機會。
所以我們特別想抓住今天這個創業的時代,抓住壹個播種的機會。所以,讓美好的食材像自來水壹樣觸手可及,是我們的初心,對所有人都有好處。謝謝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