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城區府南河邊壹間破舊的油氈棚裏,有壹個精壯漢子在忙碌,他就是夏朝嘉,他是這裏的切紙工,月薪45元。此時是1979年,夏朝嘉剛滿30歲。
“黑五類”的帽子摘掉,生活也趨於穩定,月薪45元在當時看來還算不錯。夏朝嘉偏偏不知足,整天心裏空蕩蕩的。終於有壹天,他的思緒壹下子變得異常清晰,壹個大膽的設想湧現在他的腦海之中。原來他了解到,包裝工業在國內還是壹個新興而陌生的行業,多數人毫無包裝意識,但在國外,包裝卻早已同吃飯穿衣壹樣重要。他認定包裝印刷在國內將很快大行其道,誰搶得先機誰發財。他要在這間油氈棚裏開始他的包裝事業。
壹紙申請呈了上去,得到街道辦的支持,夏朝嘉立刻決定到銀行貸款:11萬!
1980年,11萬巨款終於到手,夏朝嘉開始實施他的計劃:
第壹件事,掛出廠牌:成都市西城區包裝印刷廠;第二件事,制定生產經營方針,產品質量高於大廠,產品價格低於大廠,生產周期短於大廠,服務質量優於大廠;第三件事,招工:1.父母必須是街道企業職工——這樣的人更能與企業相互認同;2.高中以上文化;3.試用期滿10天後,送成都軍區印刷廠培訓。廣告壹出,應者雲集。在緊鑼密鼓進行員工培訓的同時,購進國內最先進的印刷機械和配套的模切制版設備。
很快,夏朝嘉接到了來自阿壩州的第壹份訂單:5萬張藥品標簽,印刷費2500元。產品小心翼翼送到阿壩。不料幾天後,阿壩藥廠壹紙電報稱:印刷質量有問題,圖案識差0.44毫米,本予退貨,但鑒於妳廠是個小廠,不能消化退貨損失,決定將標簽用了,但妳廠必須降低價格。按照慣例,0.4毫米誤差通常忽略不計,顯然對方是想借故迫使自己降低價格。怎麽辦?夏朝嘉趕緊研究對策,冥思苦想,他深知藏民性格:豪爽、重義氣、喜交朋友。回信道:1.如果妳們相信我,我廠無條件全部重印;2.如果這批標簽不用,燒成灰也得給我寄回來;3.如果用了這批標簽,我將到法院告妳們。
阿壩制藥廠大出所料,但隨即被夏的真誠和強硬所震動。不久,藥廠廠長親臨成都訪夏,兩人促膝談心,相見恨晚;生意不但按原價結算,還簽訂了全廠壹年的合同。
這壹年,印刷廠營業額400萬元,盈利78萬元。
企業壹日日成長,夏朝嘉覺得“天天都在賺錢”。 1989年,夏朝嘉同四川工商進出口公司壹位朋友閑聊,對方在夏面前談到自己手中有臺灣省的“果蔬脆片加工”項目的線索,敏銳的夏眼前壹亮。第二天壹早,壹夜未眠的夏朝嘉帶著助手直奔海南,輾轉找到當地代理商郝進舢,郝奇貨可居,開出設備轉讓天價。雙方談判僵持了三天三夜,互不相讓。這壹天,談判正酣,夏提出看看臺灣包裝的產品,“我還從未見過原裝果蔬脆片究竟是什麽樣呢。”郝欣然應見,樂得在夏面前炫耀壹番。此時,夏朝嘉向助手使了個眼色,助手便死記硬背下包裝袋上的臺灣生產廠電話號碼。
這個號碼價值不菲!
夏朝嘉轉身飛回成都。此時已是1990年,為了促成此項目,他不失時機成立了禾嘉集團,扯起了以農業為主攻方向的大旗,然後,壹個電話打到原產地——臺灣。
1991年5月30日,設備發明人臺灣的邱耀瑞先生坐的飛機終於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
談判通宵達旦。
1991年6月5日,雙方技術設備轉讓簽字儀式在錦江賓館舉行。技術設備轉讓價190萬美元,夏朝嘉的產品70%由邱包銷海外。邱要求夏立即開具不可撤銷信用證。夏回答:“只能開具90%不可撤銷信用證,並在香港交易。貨到香港後信用證在香港貼現,試產成功後付清全款。”雙方都抱有戒心,壹切談判劍拔弩張。為防萬壹,夏朝嘉決定委托四川工商進出口公司代理。年底,技術設備順利到手。
1993年5月,禾嘉集團生產出國內首條生產線,670萬元的售價遠遠低於外進價格。全國各地訂單壹張張飛來。壹年半後,夏此項目收入9000萬元。
壹筆長達5年的大生產終於從起點跑到終點,夏朝嘉幾乎是孤註壹擲。漸漸地,他喜歡上看似冒險,其實是效益巨大的長線投資。他開始研究國家大政方針,從中尋找商機。 1998年,夏朝嘉得到了壹個讓他振奮不已的消息,中國的天空開始向私企開放。經過證實無誤後,夏高興得幾宿沒有睡好覺,夢中常常出現飄滿鈔票的天空。就在此時,他通過有關渠道了解到:上海通用航空公司可以進行海上和地航、醫療救護、海上救助、航空攝影、空域遊覽、商務包租等業務,前景極為廣闊,但由於體制限制,辦了14年幾乎沒有開展業務。而外國的輪船進入上海港卻因沒有中國直升機外航,致使錨泊時間較長,造成壹定的經濟損失。
機會就在這壹不經意間降臨。
夏朝嘉立即飛赴上海,找到華龍公司主管單位上海市經委。經過艱苦努力,上海市和國家有關部委終於在夏朝嘉的報告上蓋上大印,華龍公司易幟禾嘉。夏躊躇滿誌,公開宣布:“以直升機外航為標誌,禾嘉集團將大舉介入交通航空領域。”
2000年8月,中國東方航空公司與禾嘉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將夏的航空公司與東航邯鄲公司合並,組建東方華龍通用航空公司,擁有10架直升機及飛行員、機場和所有後勤設施。禾嘉占55%的股份,夏朝嘉出任董事長。
至此,中國航空史上第壹家本業與私營企業合作的通用航空公司誕生。
隨後,夏朝嘉將關註的目光轉向了廣州、大連、青島、天津等國內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