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是根據兩個不同速度的指數的smma來計算它們之間的背離,作為市場判斷的依據。其實就是利用快慢均線的收斂和分離的跡象來判斷買賣的時機和信號。在實際操作中,MACD指標不僅具有抄底(價格和MACD背離時)和捕捉強勢上漲點(MACD連續第二次翻紅時買入)的功能,還能捕捉到最佳賣點,幫助投資者成功逃離頂部。從屋頂逃生的常見方法有:
1,股價橫盤,MACD指標死叉賣出。意味著股價在大幅上漲後壹直橫盤,形成相對高點,MACD指標率先出現死叉。即使5日和10日均線還沒有出現死叉,也要及時減倉。
2.如果股價在MACD指標死叉後沒有大跌,而是回調後再次上漲,往往是主力最後壹次上漲回補出貨,高度極其有限。此時形成的高點往往是壹波行情的最高點。判斷頂部的標誌是“價格和MACD”的背離,即當股價創出新高,但MACD未能同時創出新高時,兩個趨勢背離,這是股價見頂的可靠信號。
MACD指數平滑同異平均線的實際應用
打開k線上顯示的第壹個指標,卻是大多數人認為最沒用的指標,是尋求短線買賣點的唯壹優秀指標!作者兩年半的實踐證明,準確率在98%以上,實戰中從未失手。參數設置為快EMA12和慢EMA26。
用法:股價上漲時MACD變紅,即白線越過黃線(先別買),然後隨著股價下跌,DIF(白線)向MACD(黃線)靠攏。白線和黃線粘合時(要變綠但不能變綠),此時配合日k線即可。此時k線有止跌信號,如收陽十字星。(註意,在!!例子可以隨便舉,這種現象在無數股票的底部都能找到。比如祁連山5月19,0768西飛國際5月18,1999年6月4,0542TCL通信2000年6月0,18,等等。
另壹方面,當股價在高位回落時,MACD變綠,再次反彈。此時,當DIF(白線)與MACD(黃線)粘合時,如果受阻,如收影十字星,可能是最後的賣出機會!!!這個時候很多人認為會重拾升勢,在別人的最佳賣點買入。例子也是隨意舉的。0796包商2000年8月,17。600720祁連山1998年165438+10月24日600823萬象集團1998年10。
操作註意事項:
A.是突破還是突破前高(低)位,在後擺時忽略。
B.在高位的時候,只要出現頂背離,壹般都有可能賣出,不打就能再次翻紅,除非是晴天或者漲停。
C.是尋找短線買賣點的絕佳手段,短線區間在15%以上,但中線趨勢要結合長線形態等。
移動平均參數的設置
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技術指標的參數設置。目前用於市場衡量的技術指標很多,方法、適用範圍、應用原理各不相同,有些指標不夠準確,用戶無法發揮作用。從現在開始,我們討論的主題就是如何設置壹些技術指標的參數,從而提高它們為用戶分析價格走勢的準確性,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各種技術指標中,筆者總喜歡用均線系統來判斷價格走勢,認為用均線系統來判斷價格走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用戶看來,將EMA系統的參數(天數)設置為5天、10天、20天或30天是壹種常見的設置方法。但筆者認為,55天、120天和250天的EMA天數是現階段中國股市最理想的設置。或許可以說,短日的EMA系統只能給用戶帶來壹些微薄的利潤,但長期的EMA系統。
從壹些股價翻倍的牛股走勢不難看出,突破55天、120天、250天的長期均線是必要條件。雖然股價在這些長期均線之上的股票不壹定會大漲,但是大漲的股票都是在突破長期均線之後大漲的。壹旦長期均線呈多頭排列並開始發散,股價將走出連續震蕩上漲的行情。
我們以上海梅林(600073)為例來分析:股價從1999跌至10月中旬的250日均線,隨後在250日均線的支撐下企穩,隨後走出築底行情。2月初65438突破前壹檔半年均線,說明壹波上攻正在醞釀,2月30日12。隨後股價在2月17日沖高回落,但未能在下壹檔55日均線企穩,跌至120日均線企穩,隨後反彈,但明顯受到上壹檔55日均線的阻擋,反彈結束。今年6月29日股價跌破120日均線,隨後均線對股價走勢形成明顯壓力。6月29日,兩條均線發出死叉,預示股價後期將可能向250日均線靠攏。
三條均線中,55日均線壹般是短期和中期長期強弱的分界線。壹般來說,在上漲過程中有效跌破55日均線,預示著中期調整的到來。120日均線是多空強弱的分界線。壹般來說,股價往往在跌到120日均線或漲到120日均線後掉頭(形成階段性高點和低點),250日均線是原始趨勢線。只有到了250天時。
KDC =殺死暗黑克隆人/知識發展中心/柯達數碼相機。
KCD =殺死克隆暗黑破壞神(k克隆菠蘿)/
肯德基=肯德雞
CDK=CD鑰匙/化學開發套件(化學開發實驗中心)
CKF =中國慈善基金(加州皮劃艇之友)/加拿大劍道聯合會/中國空手道聯合會/卡爾文·克萊恩時尚/
RSI
在使用指標的過程中,投資者往往會感到困惑。有時候指標嚴重超買,但股價卻持續上漲。有時候指標在超跌區鈍化了十幾周,股價卻沒有止跌企穩。這裏混淆了指標和股價的關系。指標不能決定股價的漲跌,但股價決定指標的運行。股價是原因,指標是結果,結果可以由原因衍生出來。從結果追溯是本末倒置,可能沒有意義。那麽,指標使用的真正意義是什麽呢?筆者認為趨勢至上,跟風,向市場屈服。在漲跌趨勢沒有改變之前,不要試圖用指標的超買、超賣和鈍化來盲目判斷反彈和回調的時機到了。妳要向市場和趨勢屈服,趨勢不會贏。當然,這並不是要完全拋棄指標,而是要充分利用其輔助參考功能。當股價趨勢繼續上漲或下跌時,該指標會繼續超買或超賣,而壹旦股價轉向,該指標也會轉向買入和賣出,從而為操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參考。這才是指標應用的真諦。
由WellsWider創立的RSI相對強弱指數,是根據特定時期股價的變化來預測未來價格變化的方向。RSI其實就是計算壹定時間內股票價格漲跌的比率,衡量價格內的體力,按照選強汰弱的原則選出強勢股。
在實戰中使用時要註意:
1,值。RSI大於50是強勢行情,80以上進入超買區,容易形成短期回撤;50以下是弱市,20以下進入超賣區,容易形成短期反彈。RSI原本在50以下,後來轉而向上突破50邊界,說明股價轉強了;RSI原來在50以上,後來在50邊界以下掉頭向下,說明股價走弱了。而超買不跌、超賣不漲的指標往往被鈍化,RSI的數值對判斷影響不大。上海科技在2002年2月27日+65438進入超買區,鈍化8天,但突破後是介入的最佳時機。
2.十字架。壹般來說,有兩種RSI:長期RSI和短期RSI。短期RSI大於長期RSI,為牛市,反之則為牛市。當短期RSI處於20以下的超賣區域,並從下往上穿越長期RSI時,是買入信號。當短期RSI處於80以上的超買區域,並從頂部向下穿越長期RSI時,是賣出信號。上證指數RSI在2002年6月23日+2002年10月23日出現金叉,提前發出築底信號(見圖1)。
3.形式。形態分析在RSI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可以根據超買或超賣區域的頭、肩、頂或底、雙頭或底的反轉形態作為交易信號。去年上證指數在1346和1339第二次見底時,RSI在超賣區出現W底。
4.偏差。當股價越來越低,但RSI越來越高時,股價很容易反轉上漲。當股價高於浪,但RSI低於浪時,容易為頂背離而反轉下跌。今年上證指數在1311觸底後向上。RSI在17觸及1492高點後,背離頂部,所以在3月4日觸及1529高點後掉頭向下。去年上證指數在1339見底時,RSI也出現了明顯的底部背離。
5.趨勢線。連接RSI的兩個連續底部,畫壹條從左向右傾斜的切線。當RSI跌破這條切線時,是很好的賣出信號。連接RSI的兩個連續峰,畫壹條從左向右傾斜的切線。當RSI突破這條切線時,是很好的買入信號。其實這只是短線交易信號,中線效果不太好。上證指數RSI在今年6月65438+10月7日跌破了從1311開始的上升趨勢線。雖然這個賣出信號規避了短期風險,但顯然是離開中線的更好信號。
RSI指標的缺點
因為RSI指標非常實用,所以受到大多數投資者的喜愛。雖然RSI指標有很多優點,比如先於其他技術指標發出買入或賣出信號,但投資者要註意,RSI也會發出誤導性信息。由於種種原因,這壹指標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盲點。目前市場上沒有壹個完美的技術分析工具,RSI也是如此。指標不能決定股價的漲跌,股價的變化才是決定指標運行的根本因素。RSI指標最重要的作用是顯示當前市場的基本情況,表明市場是處於強勢還是弱勢,或者處於牛皮盤整,同時大致預測頂部和底部是否來臨。但RSI指標只能是從某個角度觀察市場後給出的信號,只能給投資者提供壹個輔助參考,並不代表市場走勢壹定會向RSI指標預測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在市場劇烈波動的時候,也要參考其他指標進行綜合分析,不能單純依靠RSI的信號進行交易決策。
首先需要註意的是,RSI指標不同的時間參數會給出不同的結果。
不同的投資者對設定時間段的個人偏好不同。從理論上講,周期較短的RSI指標雖然靈敏,但震蕩較快較多,可靠性較差。周期較長的RSI指標雖然信號可靠,但指標的靈敏度不夠,反應較慢,往往會錯失買賣時機。
另外,由於RSI是以收盤價計算的,如果市場的波動較大,上下影線較長,RSI就不可能準確反映此時市場的變化。
二是超買超賣導致的指數鈍化現象,容易發出錯誤的操作信號。
在“牛市”和“熊市”的中間階段,RSI值不時升至90以上或跌破10。此時,指標鈍化後會出現模糊的誤導信息。如果妳跟隨這個指標,妳可能會犯錯誤,錯過盈利機會或者過早入市,被套牢。
第三,RSI指標與股價的“背離”趨勢往往滯後。
壹方面,市場出現反轉,但該指標的“背離”信號可能滯後;另壹方面,在各種隨機因素的影響下,有時候市場在幾次出現“背離”現象後,才真正開始反轉。同時,在判斷指標“背離”現象時,真實反轉對應的“背離”次數是沒有定論的。壹個、兩個、三個偏差都可能出現趨勢性變化,實際操作中很難確認。
第四,當RSI值在50附近波動時,指數往往失去參考價值。
壹般來說,RSI在40-60之間的值用處不大。根據RSI的應用原理,當RSI從50下方突破50分割線時,意味著股價已經轉強;RSI從50以上跌至50邊界以下,說明股價走弱。然而實際情況往往讓投資者壹頭霧水。股價由強轉弱後不跌、由弱轉強後不漲的現象相當普遍。這是因為壹般情況下,RSI會在大盤或個股方向不明朗的情況下率先完成整理,會變強或變弱。
如果要在實際應用中克服這壹缺點,可以在價格變動較大、價格變動頻繁的情況下,將RSI參數設置得較小。當價格變化不大,波動不頻繁時,就把RSI參數設置大壹點。
波爾原理:
這個指標是約翰·布林格創造的,先計算股價的標準差,再得出股價的可信區間。這個指標和麥克的指標都是“路徑指標”,股價在“上限”和“下限”的範圍內波動,但BOLL只有壹個“上限”和壹個“下限”,實際圖形上必須畫壹條股價的平均線。
股價在“上限”和“下限”之間徘徊。這個波段的寬度隨著股價的波動幅度而變化。股價波動幅度大時,波段變寬,波動幅度窄時,波段變窄。換句話說,布林線是可變的,可以隨著股票的變化自動調整位置。布林線由於其靈活性和適應性,近年來已經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最常用的技術指標之壹。
應用規則:
1.布林線的帶狀區域水平移動時,可視為處於“正常範圍”。此時,當股價越過“上限”時,會形成短期回撤,這是短期賣出信號;當股價向下越過“下限”時,會形成短線反彈,這是短線買入機會。
太多了!我無法詳細解釋!都是關於股票的!我想這裏沒有人能告訴妳它們之間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