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大原則:不要給寶寶濫用成人藥
寶寶的肝、腎、神經等器官、組織發育不完善,很容易受到損害或發生中毒反應。剛出生的寶寶就更應慎之又慎。
如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藥對寶寶感冒發熱,確有良好的解熱鎮痛作用。但是,對12歲以下的兒童要慎用。英國衛生部門經多年調查,確認12歲以下兒童,服阿司匹林容易患瑞氏綜合征。瑞氏綜合征開始時發熱、驚厥、頻繁嘔吐,最後昏迷、肝功能受損害,很容易誤診為中毒性腦病或病毒性腦炎。兒童患流感、水痘時,服用阿司匹林導致瑞氏綜合征的機會,比其他情況要高25倍。
又如速效感冒膠囊。速效感冒膠囊因為其療效快、服用方便而成為感冒藥中的常用藥。但是,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全,肝臟解毒功能也不夠健全,在感冒發熱時若服用了速效感冒膠囊,易引起驚厥,可導致血小板減少,甚至肝臟損害。故寶寶感冒時,要忌服速效感冒膠囊。
又如氨茶堿治療量與中毒量十分接近,成人用藥尚需註意,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用後很易中毒。
第二大原則:沒病不要亂吃藥
有些爸爸媽媽為了預防感冒,常常給寶寶服用壹些藥,他們認為有病治病,無病防病,有益於寶寶的身體健康,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如板蘭根這些中成藥,吃多了對寶寶並不好,都有壹定的副作用的。而另外壹些抗菌藥物如果不按時按量地濫用,會導致耐藥性,壹旦真正需要抗生素時,藥物就起不到殺菌消炎作用了。又如壹些消食化積的中成藥裏多含有大黃、黑白醜等瀉藥,盲目使用會影響寶寶營養吸收。寶寶無論吃什麽藥都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第三大原則:不要給寶寶濫用補藥
不少爸爸媽媽在盼望自己的寶寶健康成長的心理驅使下,購買壹些營養保健品給孩子吃,如蜂王漿、花粉、鱉制劑、腦黃金,服用人參、人參蜂皇漿、冬蟲夏草、冬蟲草精、北芪精等等,如此濫用保健品的危害很大。上海曾有報道,在兒童早熟門診中,25%是濫用補藥造成的假性早熟,甚至有的女童5歲就出現了月經來潮。這些由濫用補品而制造出來的性早熟,已成為兒科的新疾病。目前醫學界對此束手無策,醫生深感棘手。
第四大原則:新生寶寶用藥要更加謹慎
新生寶寶處於生長發育期間,壹些器官和組織尚未發育成熟,新陳代謝旺盛,同時抵抗力弱,容易生病。但是新生寶寶對藥物的反應敏感性強,壹旦用藥不當,後果難以設想。
首先,新生寶寶要少用退燒藥。處理新生寶寶發熱的最好辦法是物理降溫退燒,如暴露肢體、枕冷水袋、酒精擦身等等。應註意的是體溫壹旦下降,應立即停止降溫,以防體溫繼續下降而導致體溫不升。
其次,不要濫用抗菌素。抗菌素雖有抑制細菌的突出效用,但對人體的損害也是比較嚴重的,主要是對肝、腎、聽覺神經,甚至血液系統有損害。新生寶寶服用後,即使未出現明顯的損害,也會顯得身體很虛弱,所以不要輕易服用;非用不可時,壹定要控制用藥量,不要長期使用。能用中藥解除的疾病,盡量避免用抗菌素。
對於新生寶寶,應註意護理,避免生病,盡量少用藥,在新生寶寶發熱、有炎癥時盡量采用中藥制劑,清熱解毒藥,有很好的療效,選用壹些中成藥沖劑和糖漿制劑服用。
被禁止服用的藥品:
壹是氨基糖苷類。
衛生部已明確規定6歲以下兒童禁止使用這類藥品。比如慶大黴素、丁胺卡那黴素等可導致兒童耳聾,還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
二是大環內脂類。
紅黴素、羅紅黴素、阿奇黴素這些治療衣原體、軍團菌、支原體的特效藥,往往對兒童肝臟損傷大,用藥劑量大、用藥時間長,可能造成肝功能衰竭、藥物性肝炎,甚至死亡;
三是氯黴素類。
這類藥現在臨床使用很少,兒童使用這類藥可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灰嬰綜合征,使兒童肝功能嚴重衰竭;
四是奎諾酮類藥。
諾氟沙星、環丙沙星這類成人普及的藥物,建議兒童基本不用或慎用,目前已有實驗數據表明,這類藥可導致軟骨發育障礙
街道社區預防接種工作總結範文1
根據新冠肺炎市不同階段對各類人群預防接種的有關要求,xx墾區積極準備,穩步推進,現將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Xx村總人口3316人,其中18以上人口2464人,18以下人口852人。截至目前,已有2245名18歲以上人口接種疫苗,占18歲以上總人口的91.1.6。其中本地接種1565人,境外接種680人。08
1.洞察光環:
在伏魔山的壹個下行階梯旁邊有壹個比較隱蔽的寶箱可以獲得
2.洞察光環:
在伏魔山的壹個下行階梯旁邊有壹個比較隱蔽的寶箱可以獲得
3.藍克怪衣:
將鼠標光標移到客棧後面,然後不停地點擊按鈕(也就是不停地往客棧後面鉆)同時,也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