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調查南京大醫院40%以上的住院病人是外地來的。
目前江蘇省13城市醫療水平參差不齊,幾乎所有的知名大醫院和專家都聚集在南京,這必然會導致很多本地治不好的患者去南京看專家。但是,醫保患者跨市看病非常困難。如果想享受醫保,想去其他城市看病只能留在當地,放棄醫保報銷,南京以外的12城市都有。據南京市第壹醫院心內科統計,去年該院收治的4200余名患者中,43%為江蘇省內及南京市外患者,且多為醫保患者,但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外出就醫時無法得到當地醫保部門的同意。
心臟病患者醫保借錢在寧看病。
昨天,記者在南京某三甲醫院心內科遇到了壹位即將出院的鎮江患者張先生(化名)。說起跨市醫保不能報銷的問題,張先生壹肚子氣。他是鎮江壹所學校的老師。不久前,他因為心絞痛在當地醫院接受治療。醫生給他做了血管造影,發現要放支架。考慮到這家醫院技術不是很好,醫生建議張先生去南京醫院治療。但張先生家人找到當地醫保部門表示要去南京醫院治療後,醫保部門的工作人員拒絕了。醫保處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如果要在南京看病,要自己掏錢。考慮到張先生的病不能耽誤,剛工作的女兒只能四處求助,借了4.5萬元帶父親去南京看病。
異地就醫報銷比例低
除了當地醫保部門不批準患者出國就醫外,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於極少數獲準出國就醫的患者,其可享受的醫保報銷比例也低於當地醫院。蘇北某市壹位需要心臟介入治療的患者,病情嚴重。在與當地醫保部門多次交涉後,他獲得了去南京看病並享受醫保報銷的機會。但是醫保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他的家人,在當地醫院治療5萬元以內可以報銷,超過5萬元由他負責10%。但如果他去南京看病,自付比例會高很多。
在南京看病比較便宜。
“對於壹些需要手術的重癥患者來說,去南京治療不僅效果好,而且治療費用可能更低。”采訪中,壹位醫生向記者介紹。醫生說,南京大醫院的藥都是經過招標的,同樣的藥價格應該比當地醫院低。以醫用耗材中的支架為例。去年,衛生部牽頭組織了八個省市的聯合招標。雖然江蘇沒有納入,但南京醫院已經執行招標後的價格,江蘇省其他城市還沒有執行。所以南京醫院的支架比其他城市的便宜。比如國內的藥物支架要1.45萬元,其他城市的要1.6萬多元,有的患者壹次要放三四個。
原因分析:地方保護限制患者外出就醫
對於江蘇省跨市醫保無法報銷的問題,江蘇省政協委員陳紹良調研後分析,江蘇省經濟發展不平衡,因此不同地區之間醫保政策差異較大。不同地區的醫保部門也制定了嚴格的政策限制患者外出就醫,主要是怕患者享受的醫保費用被其他省市的醫院獲得,而忽略了患者疾病本身的需求。此外,陳紹良在調研中還發現,蘇北、蘇中部分城市的醫保部門對醫院每年手術病人數量有限制。超過這個數,就不再承擔醫保。如果醫院把病人轉到另壹個城市的醫院,病人也會被算作醫院的名額,導致壹些醫院不願意把病人轉院。畢竟現在醫院要自生自滅,轉院壹個病人會是醫院的損失。
委員們建議,該省的醫療保險部門應該聯網。
陳紹良表示,由於省內各醫院的醫療水平、設備、醫生的技術水平差異很大,患者應該有自由選擇的權利。醫保部門如果通過報銷抑制患者外出,就剝奪了患者自由就醫的權利。因此,陳紹良建議,江蘇省的醫保部門應該聯網。聯網不僅可以消除異地醫保之間的壁壘,還可以給醫保患者更多的選擇。而且對於那些經過醫保部門批準的患者,外出就醫也是壹件好事,因為目前這類患者如果外出就醫,必須先交治療費。壹般來南京就醫的患者病情嚴重,需要花費較多,帶很多錢不僅不安全,而且對於壹下子拿不出那麽多錢的家庭來說,還需要到處籌錢。陳紹良說,其實江蘇省其他市的醫保部門可以參考安徽省部分市的醫保政策。這些城市的醫保患者不僅可以暢通無阻地來南京就醫,而且醫保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家屬在出院前都要到醫院結算。對於這些城市的醫保患者,陳紹良說,醫生完全按照當地醫保政策,不給當地醫保部門添麻煩。
延伸閱讀:如何買保險,哪個好,教妳如何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