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中小企業如何進行倫理道德建設

中小企業如何進行倫理道德建設

中小企業倫理道德體系建設

——基於儒學倫理分析

陳愛清 (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管理世界》2009第12期刋發)

摘要:在市場經濟環境和經濟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下,我國的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出現了壹系列倫理道德問題,引發了眾多的社會矛盾,影響了企業的自身發展與社會的和諧穩定。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還沒有構建企業倫理道德體系,用什麽樣的倫理更適合我國的中小企業倫理道德體系建設呢?本文通過對儒學倫理的分析,認為應用儒學倫理與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和現行法律制度有機結合是建設中小企業倫理道德體系,解決中小企業倫理道德問題,保障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中小企業 倫理道德 體系建設 儒學倫理

(壹)引言

我國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大多只重視企業的利潤指標,卻很少關註企業的倫理道德問題,大多數企業的倫理道德意識淡薄,其主要原因是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還沒有真正的認識到企業倫理道德建設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沒有從企業生存發展的高度予以重視。然而,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到來,以及社會的全面進步與和諧發展,民眾維權意識的增強和市場經濟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必將改變企業固有的生存觀念和價值觀念,新的經濟形勢與社會和諧發展要求中小企業必須具備完善的倫理道德體系。

目前市場上各種假冒偽劣產品橫行,劣質食品飲料、藥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損害了無數人的生命、健康,致殘致死事件常有發生,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企業欺騙顧客、損害消費者利益等不道德行為層出不窮,不重合同、不守信用而導致的民事糾紛不斷,這壹系列倫理道德問題,已嚴重地破壞了市場經濟秩序,阻礙了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倫理道德問題在中小企業已普遍存在。近年來發生的齊齊哈爾制藥二廠生產的亮菌甲素註射液致人死亡事件,蘇丹紅壹號食品添加劑含有致癌色素事件,南京冠生園“劣質陳餡月餅”事件,阜陽40家小企業生產的劣質奶粉造成食用該批奶粉的嬰兒因並發癥死亡事件。還有廣東東莞、山東青島等沿海地區的壹些中小企業拖欠員工工資和其他債務,而棄廠逃離事件等幾百個中小企業倫理道德缺失案例。這些企業倫理道德問題,影響到了中小企業的自身發展和生存,嚴重地破壞了市場經濟的秩序及社會的和諧穩定,社會各界也呼籲中小企業應加快企業的倫理道德體系建設。如何構建中小企業倫理道德體系?用什麽樣的倫理來構建呢?我作為壹名創辦和經營管理中小企業近三十年的企業實踐者,充分地認識到,只有將我國儒學倫理應用到中小企業的倫理道德體系建設中,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才能增強,企業的倫理道德意識才能提高;只有加強社會責任意識和倫理道德意識,企業才會受到公眾的青睞和社會的認可,中小企業才能生存發展做大做強。

本文對儒學倫理與市場經濟的相融性、儒學倫理對構建中小企業倫理道德建設的啟示,以及對儒學倫理進行總體分析後,認為只有將儒學的倫理與現代企業經營理念、法律制度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才是構建我國中小企業倫理道德體系、解決中小企業倫理道德問題的根本思想方法。

(二)儒學倫理與現代企業倫理綜述

1.儒學倫理及發展

2300年前,儒學的創始人孔子構思了儒學倫理,經過春秋戰國至秦代時期,儒學的倫理思想已初步形成,到二漢時期、董仲舒時代,儒學倫理已系統化並進壹步確立,從而形成統治地位。魏晉至隋唐時代是儒學封建倫理思想的演變時期,儒、釋、道三家倫理思想經過激烈的角逐,最後形成以儒學倫理思想為核心,同時包融了佛、道兩家壹些倫理的思想體系。歷史進入北宋至明代中期,儒學倫理得到深化並不斷成熟。明代中期至清代的鴉片戰爭時期,儒學倫理走向衰落,早期的啟蒙倫理思想在我國處於萌芽狀態。此後資產階級倫理與馬克思主義倫理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儒學倫理是人類古老的哲學,是研究和規範人類道德本性及文明發展的客觀規律。分析揭示論證人類道德本性,強化道德的天理。儒學的“天人合德”的倫理思想、“推己及人”的道德思維方式,“樂群貴和”的基本價值取向,“修齊治平”的實踐操作程序與我國的不同社會時期的文學、宗教、歷史、政治、律法等思想融為壹體,形成儒家倫理學,同時產生了儒學的“義”與“利”互補優化,“和”與“爭”互補優化,“情”與“理”互補優化,“人”與“物”互補優化,“群”與“己”互補優化等核心價值觀念。

儒學倫理是將我國社會悠久歷史不同時期人類生活中所產生的道德觀念,歸納提升為人倫規範,用於指導人的社會道德實踐的倫理。因此,儒學倫理與世界其他所有國家倫理思想相比,具有更加豐富、完善的倫理和道德思想體系。

簡而言之,儒學倫理是約束“人性惡”、促使“人性善”、內化“人倫”、外化 “人道”的“人倫思想”。

2、企業倫理發展與企業道德

企業倫理是從管理學、倫理學和經濟學中分離出來的壹門獨立的新興學科。企業倫理學起源於美國,歷經19世紀末至20世紀50年代的萌芽價段、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的初興階段和20世紀90年代初的勃興階段三個發展時期,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下,企業倫理學已在全世界範圍內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

國內企業倫理研究始於80年代未,雖然只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但是由於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中小企業已占到了我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經營、投入的行業較多,已吸納了3億多人就業,因涉及的社會面較廣,企業倫理道德問題在中小企業的表現也比較突出,引發的社會矛盾較多。因此,企業倫理的研究引起了管理學界的普遍重視,他們對企業倫理理論建構中所涉及的理論問題進行了壹些研究和探討。

企業倫理學是專門研究經濟倫理和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是研究企業道德行為的學科。企業倫理是關於企業壹切經營管理行為的善與惡的道德規範。

美籍華裔學者成中英在《文化、倫理與哲學》書中說:“企業倫理是指任何企業團體或生產機構以合法手段獲利時,所應遵守的倫理規則。”

德國學者阿爾伯特.勒爾在《企業倫理學基礎》中的觀點,“道德是指壹定的文化界域內占實際支配地位的現存規範,而倫理則是指對這種道德規範的嚴密性思考”。

我國學者徐維群在《倫理管理——現代管理的道德透視》壹書中寫道:“倫理和道德,是倫理學的二個最基本的範疇,常被通用,但也有區別,筆者比較傾向於從倫理主體的角度對倫理和道德進行區分”。

企業道德主要包含企業道德意識、道德良心、道德準則和道德行為,這些都是企業倫理的重要構成,倫理是人的主觀內化意識,道德是人性良知的外化實踐。企業倫理是通過社會輿論、傳統價值觀念、內心信仰和企業組織規範起作用的。

人類的生活中離不開倫理與道德的規範統壹,而道德是不能離開傳統和繼承的。企業倫理行為歸根到底是“人”的行為,既然是“人”的行為,人的倫理意識就是人的道德實踐和表現。企業的倫理道德更要包含人的民族性、文化性、地域性、傳承性和相融性。企業的倫理道德內容主體是人的倫理道德,儒學的倫理的核心是規範人的道德主觀內化和道德外化實踐,並以此來和諧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生存發展。

(三)儒學倫理對中小企業倫理道德建設的啟示

儒學倫理是關於人的行為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倫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和經濟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下,在市場物與物交換的背後隱藏著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因此,在人的行為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層面上,儒學倫理特別強調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修養實踐,由此,儒學倫理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倫理思想有著壹些***同的理念,具有壹定的相融性。

1.儒學倫理與市場經濟的相融性

儒學倫理的重要思想之壹是講人與人之間的倫常關系,儒學以“仁”為核心的人際關系原則,是提倡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互利原則,人由於處於各種人際關系之中而不能孤立個體地生存,人只有通過在相互的交往中才能***同生存發展,因此,儒學提倡人與人“禮尚往來”。而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基本原則就是“仁”,也就是孔子所說的“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簡單說來,就是要利己利人、推己及人,這其間包含著人與人之間互助的內涵。儒學這種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互利交往合作***贏的倫理思想與市場經濟所要求的互利交換原則是相互融通的。

2.儒學倫理註重規範和秩序的意識與市場經濟對規範秩序的客觀要求

儒學倫理註重規範與秩序的意識與現代市場對規範秩序的客觀要求也有其壹致性的方面。儒學倫理重視和強調人際間的相互交往關系,並強調人際間的交往要在嚴格的規範體系下,即“禮”的規範下進行。要求人的言行舉止動態都要合於“禮”,通過“禮”的規範來實現人際間的相互關系以及社會的和諧秩序。而市場經濟則是社會化、國際化的經濟交換,交換關系復雜多樣,交換主體千差萬別,因而只有在統壹的規範條件制約和調解中才有可能正常進行。市場經濟是以契約、合同為基礎的法制經濟,其倫理思想之壹是對市場經濟秩序的立法並制定規則,該規則的實行又依賴於穩定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社會道德體系。在歐美國家,市場經濟規則的運用依賴於西方社會的宗教理念和法律制度而形成的壹整套社會倫理道德體系,如沒有良好的社會倫理道德體系就沒有市場經濟規則的正常運行。因此,市場經濟在要求人的自主的主體意識時,更要具有自覺的良好道德意識。在我國,對道德自主規範與遵守社會秩序的重視則是儒學倫理思想的核心。

3.儒學倫理的忠恕之道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合作精神

儒學倫理對市場經濟的作用,還明顯客觀的體現在儒學倫理推己及人道德思維方式,其“忠恕之道”,引用朱熹的解釋為“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由此,盡己是推己的前提,正己後方能正人,自性善,才能與人為善。“忠”是儒學倫理的精髓,“忠恕”人不怨,且能尚德立業,“中和”人合人,方能和氣生財。儒學倫理忠恕之道的價值取向強調個人與他人、與群體、社會發生矛盾沖突時,要釆取恭敬、謙讓、忍耐的態度,以群體利益至上的原則協調好各種人際關系。儒學倫理的忠恕之道還特別強調人要忠於自己的國家、忠於自己的家族、群體,忠於家庭和友人。儒學倫理中庸和諧思想更有利於培育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倫理精神。這種企業倫理精神對促進企業的凝聚力和加強群體合作精神,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具有壹定的現實意義。與西方的企業倫理思想之個人利益至上原則不同的是,儒學倫理在尊重個人價值的基礎上更重視、忠於群體利益,強化人們對其所屬的群體要有歸屬感、責任心和群體精神,要把為群體的效力當成是自己的忠誠表現。儒學所提倡的群體成員間要互利合作、和諧溝通、協商壹致的精神非常適合企業與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下企業經營的困難時期。

儒學倫理中的忠恕之道群體合作精神是實現企業發展的思想保障。企業的發展也在於員工對企業群體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和忠誠度,企業經理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群體合作精神與西方企業的團隊合作精神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企業和員工形成的是以利益為基礎,感情為紐帶,命運相關的群體,即“企業群體”,企業員工都為這壹群體盡心努力,忠於職守,從而,企業的經濟效益才能不斷提高鞏固,企業才能持續經營發展。

4.儒學倫理的誠信思想與市場經濟的信譽至上原則

“信”是儒學倫理思想人的核心道德觀,孔子說: “人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者”,就是說人無誠信則無法在社會中生存、立足。誠信是儒學倫理中為人處世的壹個根本性原則。儒學的《中庸》壹書則說:“誠者天之道也”。而“信”是誠的具體表現,是儒學倫理所強調的“五常”之壹。《論語·為政》提倡“言而有信”。儒學倫理的誠信為本的道德準則與現代企業信譽至上的企業倫理道德觀念是相同的。

在當代市場經濟發達和全球經濟壹體化的歷史時期,將儒學誠信為本的倫理思想應用到企業的倫理道德體系建設中,從而使企業在市場交易行為中、人際關系交往中確立信用意識,同時也有利於使企業基於功利目的信譽得到升華,成為壹種更加自覺的主體倫理精神,從而使企業信用和員工信用更加穩定和持久,更能有效地促進企業和員工的發展。

當然,儒學倫理也存在著與市場經濟不相融的壹面,如重義輕利,這種思想對於現代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標有壹定的阻礙,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企業與社會和諧發展需要,企業也不能壹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否則,企業就不能實現持續發展目標,然而,儒學倫理中的以義取利思想更能有效地使企業按合乎道德的標準來實現公司合理的利潤,只有這樣的利益才是最長久的。

二十世紀初,壹些學者主張全面批評儒學倫理思想,他們認為儒學倫理思想是阻礙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封建意識,這種觀點長期占主導地位。學術界和有些人主觀、片面的認為儒學倫理與現代的市場經濟理念是不相融的,在他們看來,儒學倫理思想是重義輕利、重群體輕個人、重人情輕法制、重和諧輕競爭,而西方的市場經濟則是以個人利益至上的自由經濟、法制經濟,儒學倫理不符合市場經濟原則,要清除儒學倫理的這些傳統觀念對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在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後,我國著名學者唐凱麟先生主編的《中華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壹書中認為: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與現代市場經濟有很多相融性,他對孔子的經濟倫理思想和近代的儒家經濟倫理思想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認為儒家的倫理思想具有現代價值,但有雙重性,應批判性的繼承、可以在創新的基礎上合理的應用。

經過近三十年的企業實踐,我們認為儒學倫理道德思想可以和現代企業管理思想有機地結合。西方企業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可與儒學倫理中“仁”的以人為中心思想有機結合;儒學倫理註重規範和秩序的意識與市場經濟對規範秩序的客觀要求是相同的,儒學倫理的忠恕之道群體合作精神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現代企業精神是相同的,儒學倫理的誠信思想與市場經濟的信譽至上原則是壹致的。

(四)結論

亞當·斯密曾指出:“任何市場經濟的發展只有在***享倫理道德價值觀的基礎上才能正常運行”。在當今經濟全球化、文化差異化和社會多元化的市場經濟大時代背景下,我國的中小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基業長青,必須根據我國的國情和東西方企業倫理思想的差異性,充分挖掘應用我國傳統的儒學倫理思想,並與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和現行的法律制度有機地結合起來,並以此來構建企業的倫理道德體系,而不能盲目地照搬移植西方的倫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眾多中小企業的實踐證明:誰如不重視企業的倫理道德體系建設,放棄了企業倫理道德去壹味的追求企業的經濟利潤指標,誰就必將會被社會不容、被消費者拋棄,企業最終將走向滅亡。誰構建了倫理道德體系建設並付諸實施,誰的發展目標就會實現,企業和員工、企業和消費者、企業和政府、企業和社會就能和諧發展。

改革開放三十年,也是我艱苦創業、苦心經營、拼搏奮鬥的三十年,在這段不尋常的歷史時期,我國首批創業的中小企業已所剩無幾、屈指可數了。總結他們失敗的經驗教訓是:他們不重視企業倫理道德的建立,認為可有可無,或者是盲目地趕時髦,照搬移植西方的企業倫理思想。我經營企業近三十年的實踐表明,我國土生土長的中小企業的倫理道德建設和實施,決不能離開傳統的儒學倫理做基礎,否則我國的中小企業就難以生存和發展。

  • 上一篇:經期可以停用抗焦慮藥物嗎?
  • 下一篇:美國疫情告急,矽谷關門!這會對A股造成怎樣的影響?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