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羚角鉤藤湯簡介

羚角鉤藤湯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通俗傷寒論》方之羚角鉤藤湯 4.1 組成 4.2 功效與主治 4.3 方解 4.4 臨床運用 4.4.1 加減法 4.4.2 使用禁忌 4.5 現代適應證 4.5.1 流行性乙型腦炎 4.5.2 高血壓 4.5.3 妊娠子癇 4.6 羚角鉤藤湯的藥理作用 4.6.1 對心臟、血管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4.6.2 對神經系統功能的影響 4.6.3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4.6.4 對內分泌及代謝功能的影響 4.6.5 對病原微生物的影響 4.6.6 抗炎、抗氧化損傷作用 4.6.7 微量元素的作用 4.7 歌訣 4.8 出處 5 《重訂通俗傷寒論》方之羚角鉤藤湯 5.1 處方 5.2 功能主治 5.3 羚角鉤藤湯的用法用量 5.4 方解 5.5 出處 6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羚角鉤藤湯 1 拼音

líng jiǎo gōu téng tāng

2 英文參考

lingjiao gouteng decoction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ingjiao Gouteng Tang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Cornus Antelopis and Uncariae Decoction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羚角鉤藤湯同名方劑約有兩首,其中《通俗傷寒論》記載者為常用方,其組成為羚角片(先煎)4.5g、雙鉤藤(後下)9g、霜桑葉6g、菊花9g、生地15g、生白芍9g、川貝母12g、淡竹茹15g、茯神木9g、生甘草3g,具有涼肝熄風,增液舒筋之功效。主治肝熱生風證。本方為主治肝經熱盛動風病證的代表方劑。現代常用於治療妊娠子癇、流行性乙型腦炎以及高血壓病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屬肝經熱盛者。

4 《通俗傷寒論》方之羚角鉤藤湯

羚角鉤藤湯有強大的降血壓、改善血液流變學、抗氧化損傷、抗炎作用,因此對妊娠期高血壓、高血壓病有著十分積極的根本性治療作用;同時有著強大的鎮靜、抗驚厥作用,這對其所適應證中的驚厥起到決定性的對癥治療作用;其抗病原微生物譜廣泛,且對多種病毒有抑制作用,這對乙型腦炎的病原治療尤為重要;同時對神經、內分泌、代謝、免疫功能有著調節作用,這就從病因上解決了高血壓病、妊娠期高血壓的治療問題。因此該方劑對高血壓病、妊娠期子癇、乙型腦炎應當有壹定療效,但是上述3種適應證均是危重癥,搶救不及時,如果出現驚厥持續狀態、嚴重腦水腫、腦疝時應配合西藥鎮驚、吸氧、降顱壓等治療。[1]

4.1 組成

羚角片(先煎)4.5g、雙鉤藤(後下)9g、霜桑葉6g、菊花9g、生地15g、生白芍9g、川貝母12g、淡竹茹15g、茯神木9g、生甘草3g[2]

羚角片(先煎)4.5g、雙鉤藤(後入)9g、霜桑葉6g、滁菊花9g、鮮生地15g、生白芍9g、川貝母12g、淡竹茹(鮮刮,與羚羊角先煎代水)15g、伏神木9g、生甘草3g。[3]

4.2 功效與主治

羚角鉤藤湯具有涼肝熄風,增液舒筋之功效。主治肝熱生風證。癥見高熱不退,煩悶躁擾,手足抽搐,發為痙厥,甚則神昏,舌絳而幹,或舌焦起刺,脈弦而數。[2]

4.3 方解

羚角鉤藤湯主治因熱邪傳人厥陰,肝經熱盛所致的熱極生風證,治宜清熱涼肝熄風為主,配合增液舒筋為法。方中羚羊角入肝經,涼肝熄風;鉤藤清熱平肝,熄風解痙,***為君藥。配伍桑葉、菊花辛涼疏泄,清熱平肝熄風,以加強涼肝熄風之效,用為臣藥。熱極動風,風火相煽,最易耗陰劫液,故用鮮生地、白芍藥、生甘草3味相配,酸甘化陰,滋陰增液,柔肝舒筋,上述藥物與羚羊角、鉤藤等清熱涼肝熄風藥並用,標本兼顧,可以加強熄風解痙之功;邪熱亢盛,每易灼津成痰,故用川貝母、鮮竹茹以清熱化痰;熱擾心神,又以茯神木平肝、寧心安神,以上俱為佐藥。生甘草調和諸藥,又為使藥。本方的配伍特點是以涼肝熄風藥為主,配伍滋陰化痰、安神之品,故為涼肝熄風的代表方劑。[2]

本方治證為熱邪傳入厥陰,肝經熱盛,熱極動風所致。邪熱熾盛,故高熱不退;熱擾心神,則煩悶躁擾,甚則神昏。由於熱灼陰傷,熱極動風,風火相煽,以致手足抽搐,發為痙厥。治宜清熱涼肝熄風為主,配合增液舒筋為法。[3]

4.4 臨床運用

[2]

羚角鉤藤湯為主治肝經熱盛動風病證的代表方劑。以高熱煩躁,手足抽搐,舌絳而幹,脈弦數為證治要點。

4.4.1 加減法

若熱邪內閉、神誌昏迷者,配合紫雪、安宮牛黃丸等清熱開竅之劑同用;熱毒甚者,可加板藍根、大青葉;熱盛津傷較甚者,酌加玄參、麥冬、天冬、石斛等以養陰增液。

4.4.2 使用禁忌

若熱病後期,陰虛風動,而病屬虛風者,不宜應用。[2]

4.5 現代適應證

羚角鉤藤湯適用於妊娠子癇、流行性乙型腦炎以及高血壓病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屬肝經熱盛者[4]。

羚角鉤藤湯現代常用於治療妊娠子癇、流行性乙型腦炎以及高血壓病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屬肝經熱盛者。

4.5.1 流行性乙型腦炎

流行性乙型腦炎俗稱大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腦病毒經蚊蟲叮咬傳播的壹種傳染病,當蚊蟲叮咬帶乙型腦炎病毒的豬或人再去叮咬正常人時,部分免疫功能較差的人則會發病。乙腦病毒進入血液循環首先形成病毒血癥,當人體抵抗力強時,病毒很快被消滅,不進入中樞神經系統;若病毒量大,人體抵禦力低則進人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神經元變性、壞死、噬神經細胞現象,特異性動員被激活的炎性細胞。大腦皮質、深部灰質神經核、腦幹、小腦乃至脊髓等部均可有廣泛的損傷,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參與是腦損傷的重要因素,其主要病理改變是腦及有關中樞神經組織血管擴張、充血、血流淤滯,血管內皮細胞腫脹、壞死、脫落,出血血管周圍淋巴細胞及大單核細胞浸潤,膠質細胞彌漫性增生,神經細胞變性、壞死等。[4]

4.5.2 高血壓

高血壓壹般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壹般所說高血壓病是指原發性高血壓,它是壹種臨床綜合征,常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如精神緊張、超負荷腦力勞動、高鹽、低鈣、高蛋白飲食以及飲酒等有關。發病機理目前還沒有壹個完整統壹的認識,目前主要集中在5個方面:壹是交感神經系統活動亢進,導致去甲腎上腺素、血管加壓素、血管緊張素等各種神經遞質濃度及活性異常,使周圍小動脈緊張性增加,阻力增強;二是腎性水鈉瀦留如腎小球病變等導致周圍血管阻力增強;三是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導致周圍小動脈收縮;四是細胞膜離子轉運異常如鈉泵、鈣泵活性降低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內Na+、Ca2+增高,導致血管阻力增強;五是胰島素抵抗導致繼發性高胰島素血癥,進而腎水鈉重吸收增強,交感神經系統活性亢進,從而導致血壓升高。主要病變為初始小動脈緊張性增高,繼而小動脈壁肥厚、管腔變窄,以致動脈粥樣硬化,進壹步導致心臟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腦血管病、腦出血、腦梗死、視網膜動脈痙攣、滲出和出血、腎小球動脈纖維化和硬化而發生腎功能衰竭。[4]

4.5.3 妊娠子癇

妊娠子癇是指妊娠晚期、產前或產後或產時眩暈頭痛,突然昏迷不省人事且雙目上視,牙關緊閉,四肢抽搐,角弓反張,少頃可蘇醒,醒後復發甚或昏迷不醒。該病是妊娠期高血壓病的壹種表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因機制復雜,主要因素有:①免疫機制,妊娠被認為是成功的自然同種異體移植,患者同種異體抗原如滋養葉細胞抗原超負荷,影響子宮胎盤血管床的發育和重鑄過程;母胎免疫平衡失調,封閉抗體產生不足,保護作用減弱;患者蛻膜細胞對NK細胞的抑制作用減弱,保護性免疫反應降低,巨噬細胞被激活釋放細胞因子如TNFα、IL1使血中血小板源生長因子、內皮素、纖溶酶原激活物1等含量增加,造成毛細血管內高凝狀態及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患者夫婦、母嬰HLADR4出現頻率增高,可直接作為免疫基因影響巨噬細胞呈遞抗原;同時使疾病致病基因連鎖不平衡以及母胎間抗原呈遞及識別功能降低,導致封閉抗體產生不足,最終導致妊娠期高血壓病。②胎盤淺著床亦可導致妊娠期高血壓疾病。③血管內皮細胞受損,細胞毒性物質和炎性介質如氧自由基、過氧化脂質、腫瘤壞死因子、IL6等可引起血管內皮損傷,從而使血管內皮源性舒張因子如NO、PGI2分泌減少而血管內皮收縮因子如TXA2等增加,致使血壓升高。④胰島素抵抗以及高胰島素血癥可導致NO合成下降及脂質代謝紊亂,影響前列腺素E2合成,從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升高血壓。⑤營養缺乏如低蛋白血癥,鈣、鎂、鋅、硒缺乏,血清鈣下降可使血管平滑肌收縮,硒可防止脂質過氧化物損害,維生素E、維生素C為抗氧化劑,鋅是核酸及蛋白合成的重要元素,這些均可導致血壓升高。⑥遺傳因素。該病主要病理改變為全身小血管痙攣,各臟器多系統灌流不足、缺血缺氧,可導致母兒嚴重危害或死亡。[4]

4.6 羚角鉤藤湯的藥理作用

[5]

4.6.1 對心臟、血管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君藥鉤藤所含鉤藤堿及異鉤藤堿有明顯抗心律失常作用,抑制房室傳導,抑制心肌細胞自律性,抑制異位節律點,能逆轉左心室肥厚,減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縮力;鉤藤煎劑及鉤藤總堿通過抑制血管運動中樞、擴張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阻滯交感神經及神經節、抑制神經末梢遞質釋放等,有明顯的降血壓作用,且重復給藥無耐受現象,對自發性及腎性高血壓均有顯著降血壓作用;同時鉤藤堿能明顯抑制花生四烯酸、膠原及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抑制TXA2生成,抑制MDA生成,抑制血小板因子Ⅳ釋放,對肺血栓、腦血栓及靜脈血栓均有對抗作用。羚羊角水解提取液靜脈註射亦可使血壓迅速下降。臣藥桑葉亦有降血壓作用,同時能顯著延長凝血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及部分凝血酶時間,抑制血液凝固。菊花可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增加心肌耗氧量並加強心肌收縮力,還有降壓作用。佐藥鮮生地水煎劑有明顯的降壓作用,但重復給藥有快速耐受現象,同時能降低腎性高血壓的死亡率。地黃煎劑有縮短凝血時間的作用。白芍可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拮抗垂體後葉素所致的心肌缺血;白芍水提取物及白芍總苷均能抑制ADP和花生四烯酸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減輕血小板血栓的濕重。甘草所含甘草酸能抑制磷酸二酯酶A2活性及血小板聚集,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同時能抗心律失常;甘草次酸靜脈滴註能減少心肌梗死範圍,並有血管緊張素ⅡAT1受體的激動劑樣作用。川貝所含川貝堿亦有降血壓作用,平貝母水溶部分對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綜上所述,該方劑各味中藥降血壓、改善血液流變學、改善心臟功能、增加冠脈血流等作用是壹致的,這對高血壓病、妊高征、子癇以及乙型腦炎發作過程中產生的循環障礙有著十分積極的治療作用。

4.6.2 對神經系統功能的影響

君藥鉤藤甲醇提取物可有效地保護腦缺血對海馬CA1區神經元所造成的損傷,鉤藤堿能降低NO的生成,增加大腦缺血再灌註組織中SOD、乳酸脫氫酶的活性,降低自由基、MDA及NO含量,因此對大腦缺血所造成的損傷有保護作用;鉤藤水提液以及所含鉤藤堿、異鉤藤堿等多種物質可通過阻滯Ca2+內流對谷氨酸誘發的神經細胞死亡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同時通過阻滯5HA2A受體和部分興奮5HA1A受體對抗顫搐反應,通過調節腦內多巴胺系統而具有鎮靜作用。羚羊角粉劑、水煎液均具有十分顯著的解熱、鎮靜、鎮痛、抗驚厥作用。臣藥菊花具有解熱作用。佐藥鮮地黃能顯著加強閾下劑量戊巴比妥鈉的催眠作用,具有顯著的鎮靜作用。白芍煎劑、白芍總苷以及所含牡丹酚有顯著的鎮靜、鎮痛及抗驚厥作用,同時與甘草合用時與甘草中FM100的鎮靜、抗驚厥作用有顯著的協同作用。甘草黃酮對腦缺血再灌註損傷有保護作用,甘草酸靜滴可提高缺血再灌註線粒體ATP酶、腦組織乳酸脫氫酶活性,減輕腦水腫。茯神木具有鎮靜安神作用。

可見該方劑上述各味中藥具有壹致的鎮靜、抗驚厥作用,同時對腦缺血再灌註腦細胞損傷及雕亡有顯著的保護作用;加之該方劑對血壓、血液流變學的積極影響,故對其適應證不僅具有顯著的對癥治療作用,也從根本上保護了大腦功能。

4.6.3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從君藥鉤藤根中分離出的總生物堿對免疫系統有 *** 作用,同時鉤藤總堿也有抗組胺作用。臣藥桑葉可顯著提高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生地對ConA誘導的淋巴細胞DNA合成、蛋白質合成及IL2產生都有明顯的增強作用,同時可阻斷環磷酰胺及地塞米松的某些環節而對免疫功能起到保護作用。白芍對細胞免疫、體液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均可依機體狀態而具有雙相調節作用,使免疫功能亢進者下降,功能低下者增強。甘草不僅可增強NK細胞的活性,誘導幹擾素,同時甘草酸能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增加脾臟和胸腺的重量,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活性,使IL1及體內抗體產生增加;甘草多糖為淋巴細胞的壹種新的分裂原,可激活淋巴細胞增殖;提高網狀內皮系統和單核細胞吞噬功能。甘草Lx能降低抗原量,抑制抗體產生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同時對過敏性休克具有保護效應;甘草甜素可增強ConA誘導的淋巴細胞分泌IL2的能力,甘草甜素還能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甘草次酸可升高淋巴細胞比率,甘草酸二胺可提高血清INFα水平,β甘草次酸是人體補體經典途徑的抑制劑。

4.6.4 對內分泌及代謝功能的影響

臣藥桑葉所含桑葉多糖腹腔註射可提高血中胰島素水平而具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菊花水煎劑能激活膽固醇羥化酶,從而可加速膽固醇代謝,保持血清總膽固醇正常水平,提高有保護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降低有危害作用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濃度,在高脂膳食情況下有抑制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的作用。地黃煎劑有報道認為具有降血糖作用,能減輕糖皮質激素對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的影響,防止腎上腺皮質萎縮及功能低下;能使甲亢大鼠腎臟β受體最大結合容量恢復正常:白芍及所含總苷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有雙相調節作用;同時能調節血清脂質、MDA、TC/LDL,大劑量的白芍總苷能升高HDL。竹茹能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甘草能興奮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而產生皮質激素樣作用,從而提高機體的內分泌調節能力,起到扶正固本的治療作用;甘草酸能明顯降低三酰甘油及膽固醇,抑制動脈硬化;甘草酸單胺也能顯著降低膽固醇、β脂蛋白及三酰甘油;甘草還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從而防止脂質沈積於血管內,防止動脈硬化;甘草次酸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及類似葡萄糖醛酸的結合解毒作用,改善垂體-腎上腺系統的調節作用;同時甘草與芍藥組成的芍藥甘草湯能明顯增加垂體多巴胺受體的活性,並直接作用於卵巢,促進排卵;甘草次酸還能抑制睪酮生成。

可見該方劑對血脂、血糖代謝有積極調整作用,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甲狀腺、生殖腺等也有調節作用,這對於高血壓病以及妊娠期子癇內分泌代謝紊亂的治療十分必要。

4.6.5 對病原微生物的影響

君藥桑葉及鮮桑葉煎劑對大多數革蘭氏陽性及革蘭氏陰性細菌以及大部分酵母菌生長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且具有熱穩定性強、抑菌濃度低、抑菌pH範圍廣的特點,桑葉水煎劑對鉤端螺旋體也有抑制作用。菊花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以及多種致病性桿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菊花水浸液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黃癬菌等多種真菌有抑制作用;菊花對單純皰疹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麻疹病毒、流感病毒等均有壹定的抑制作用;同時對鉤端螺旋體、艾滋病毒也有壹定的抑制作用。佐藥鮮地黃汁及地黃煎劑對須瘡癬菌、奧杜盎小芽孢癬菌等多種真菌也有抑制作用。白芍抗菌作用強,抗菌譜廣,除上述大部分細菌外,對草綠色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傷寒及乙型副傷寒桿菌、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桿菌、百日咳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鐵銹色小芽孢癬菌、紅色表皮癬菌、星形奴卡菌以及上述大部分細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芍總苷還有直接抗病毒作用。川貝母醇提取物對上述大部分細菌及真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竹茹除對上述部分細菌有抑制作用外,還對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桿菌有抑制作用。使藥甘草除對上述大部分細菌有抑制作用外還對幽門螺旋體桿菌有抑制作用,同時有廣譜抗病毒作用;甘草多糖對水皰性口炎病毒、Ⅰ型單純皰疹病毒、牛痘病毒等有抑制作用;甘草酸抗柯薩奇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能力較強;甘草酸單胺能滅活艾滋病毒,甘草甜素除對上述病毒有抑制作用外,還能抑制肝炎病毒;甘草熱水提取物對華支睪吸蟲有殺滅作用,甘草煎劑對 *** 滴蟲及阿米巴原蟲也有殺滅作用。

由此可見該方劑抗菌、抗病毒範圍相當廣譜。

4.6.6 抗炎、抗氧化損傷作用

君藥鉤藤及所含鉤藤堿能降低腦內NO生成,增加缺血再灌註大腦組織中的SOD及乳酸脫氫酶活性,降低自由基、MDA和NO的含量。臣藥桑葉對炎癥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炎性水腫具有非常顯著的抑制作用。菊花能顯著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同時菊花可明顯降低谷胱甘肽過氧化物,杭白菊還有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菊花提取物還能提高心腦耐缺氧能力;對生物膜的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損傷有保護作用。佐藥生地煎劑具有顯著的抗炎消腫作用,能增強GSHPx的活性,降低LPO含量,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損傷作用。白芍具有非常顯著的抗炎作用,對多種實質性炎癥及免疫性炎癥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為白芍總苷,對炎癥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滲出、水腫和增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時白芍水提物能提高耐缺氧能力,其所含白芍總苷及丹皮苷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及羥基自由基作用,能顯著抑制LPO生成,對巨噬細胞產生的H2O2也有顯著的抑制效果,且能對H2O2所致人RBC損傷性溶血均可顯著抑制。川貝能明顯增強機體耐缺氧能力。使藥甘草具有保泰松和氫化可的松樣抗炎作用,對炎癥的Ⅰ、Ⅱ、Ⅲ期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同時對免疫性炎癥也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可抑制自由基及LPO的生成,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損傷作用。

由此可見該方劑抗炎、抗氧化損傷作用各味中藥是壹致的,這正切中其所適應證的發病機理。

4.6.7 微量元素的作用

羚羊角中含有大量鈣。地黃中含有鐵等20種微量元素。川貝母含有鉀、鈉、鈣、鋅、鐵、錳、鈷等10種微量元素。其他各味中藥分別含有不同程度的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等、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這對由於營養素缺乏所致的妊娠期子癇有壹定的治療作用。各種元素的作用詳見下壹節鎮肝熄風湯。

4.7 歌訣

羚角鉤藤茯菊桑,貝草竹茹芍地黃;陽邪亢盛成痙厥,肝風內動急煎嘗。[2]

4.8 出處

《通俗傷寒論》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 BMI指數計算及評價 女性安全期計算器 預產期計算器 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 孕期用藥安全性分級(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壓評價 體溫水平評價 糖尿病飲食建議 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 基礎代謝率計算 補鈉計算器 補鐵計算器 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 藥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 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 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學百科,馬上計算!

5 《重訂通俗傷寒論》方之羚角鉤藤湯 5.1 處方

羚角片(用代用品)壹錢半(先煎),霜桑葉二錢,京川貝四錢(去心),鮮生地五錢,雙鉤藤三錢(後入), 滁菊花三錢,茯神木三錢,生白芍三錢,生甘草八分[6]

羚羊角壹錢五分(先煎代水),桑葉二錢,川貝母四錢,鮮生地黃五錢,鉤藤(後入)、菊花、茯神木、白芍藥各三錢,生甘草八分,鮮竹茹五錢(先煎代水)[7]。

羚角片4.5克(先煎)霜桑葉6克 京川貝12克(去心)鮮生地15克 雙鉤藤9克(後入)滁菊花9克 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5克

5.2 功能主治

《重訂通俗傷寒論》方之羚角鉤藤湯具有平肝熄風,清熱止痙之功效。主治肝風上擾,頭暈脹痛,耳鳴心悸,手足躁擾,甚則瘈疭,狂亂痙厥;及肝經熱盛,熱極動風,孕婦子痛,產後驚風。

羚角鉤藤湯功能涼肝息風,增液舒筋[7]。治肝經熱盛,熱極動風而致的高熱不退,煩悶躁擾,手足抽搐,甚至神昏,發為痙厥,舌絳而幹,脈弦而數,及妊婦子癇,產後驚風等癥[7]。

5.3 羚角鉤藤湯的用法用量

用淡竹茹五錢(鮮刮,與羚角代用品先煎代水)[6]

水煎服[7]。

用鮮淡竹茹15克與羚羊角先煎代水,煎上藥服。

5.4 方解

方中以羚羊角、鉤藤清熱涼肝,熄風止痙,***為君藥;桑葉、菊花清熱熄風,為臣藥;白芍、生地黃、甘草養陰增液以柔肝舒筋,竹茹、貝母清熱除痰,茯神寧心安神,均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兼以為使。諸藥合用,***奏平肝熄風,清熱止痙之效。

方中羚羊、鉤藤、桑葉、菊花涼肝息風定痙;川貝母、茯神、竹茹清熱化痰安神,防熱邪生痰,蒙蔽心竅;鮮生地黃、白芍藥滋陰養血,柔肝舒筋;生甘草緩肝急,和諸藥[7]。合用而為涼肝息風,增液舒筋之方[7]

5.5 出處

  • 上一篇:人對藥物的依賴意味著什麽?
  • 下一篇:AKC犬種列表中的犬種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