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受潮了還能吃嗎?
即然受潮也就可能被空氣中的細菌氧化了,最好不要吃了,不要心疼錢,再有妳要看受潮的成度,如果產生明顯的黴變,影響到其有效成分,就不要吃了,否則不僅達不到治病的效果反而對身體有害。
如何保存藥物?
誤區壹:所有的藥都放在壹起
家裏有個專門的空間存放藥品,什麽外用藥、內服藥、成人用的,小孩用的都放在壹起,用的時候再找!
這樣做有三大危害:
1)不同的藥物長期放在壹起,在溫度、濕度、空氣等環境因素的影響下,可能會產生壹系列復雜的生化反應,從而導致藥物之間互相影響;
2)時間長了,有可能弄錯了藥物的用藥方法,給人體帶來傷害;
3)家長可能會把成人用的藥錯誤的給兒童服下,或是劑量減半了給兒童服下!但有些成人藥是不符合兒童服用的,劑量減少了也不行,可能會因此給兒童造成不可能逆轉的傷害。
正確做法:內服藥和外用藥分開放,成人要和兒童藥分開放,並貼好標簽。
誤區二:將所有藥物都放在冰箱裏
很多人的潛意識裏認為藥物存儲的溫度越低越好,所以講藥物都放進了冰箱,有些細心的媽媽還會跟放藥物的那壹格貼壹層錫箔紙,來避光。
但是不是所有的藥物都適合放冰箱的!例如,壹些止咳糖漿,在過低的溫度下,藥物的溶解度可能會降低(部分有效成分沈澱結晶),導致藥物濃度與標註的不符(藥效不夠了)!
正確做法:按照藥品說明書上“貯藏”壹項的要求儲存。
冷凍:維持-20℃,壹般此溫度是用來保存疫苗的,由專業機構設立相關保存設施;
冷藏:2℃—8℃之間,通常指家用冰箱的下層,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要註射的胰島素在拆封或未拆封時都宜存放於4℃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