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臨床用藥原則分析
(壹)明確適應癥、禁忌癥
根據2006版《化學藥品和治療用生物制品說明書規範細則》中提出的標準,臨床用藥時要明確藥物說明是否註明用於預防、治療、診斷或緩解某種疾病的表述,才能將該藥用於對應疾病的治療。禁忌癥則是指該藥物說明書明確標註不能、不適宜、禁止、切勿等詞語用於治療某種疾病。藥劑學中,對多種藥品成分的適應癥和禁忌癥都有比較詳細的說明和解釋,可作為臨床用藥參考資料。
(二)了解藥物的相互作用
無論是使用哪種藥物之前,都應先對藥物的性質、藥理進行了解,從而才能確定藥物的使用劑量、方式、途徑、時間。臨床用藥中,常常會聯合多種藥物治療疾病,而不同的藥物之間可能存在藥物性質重復、藥物毒性反應、藥物相互抵抗等情況。
(三)掌握影響藥效的因素
影響藥物療效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用藥因素、藥物質量、藥物劑量、用藥方式,患者因素、社會因素等。在實際臨床用藥中,應充分考慮患者的病情,從實際出發,結合藥物的特性,充分發揮藥物的積極作用。
二、藥劑學在臨床用藥中發揮的作用
臨床用藥過程中,對於壹種疾病往往會有很多種藥物可以使用,而如何在眾多的藥物中選擇最適宜的藥物也是臨床藥師們關註的焦點。藥劑學的應用可以幫助藥師了解到某種藥物最新的動態,幫助醫師選擇療效最好、用藥劑量最小、不良反應最小的藥物,以保證用藥的合理性。同時,藥劑學提供的參考可有效避免不合理用藥情況,顯著提高用藥質量。
用藥方式和劑型選擇也是藥劑師們工作的重點。首先,註射、口服、外用是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三種用藥途徑,除了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參考來說,還應註意藥物本身適宜哪種用藥方式。其次,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往片劑的藥物也開始出現緩釋膠囊、顆粒沖劑、軟膏、氣霧劑等多種劑型。藥劑學知識可幫助醫師們選擇正確的劑型,避免藥物使用方法不當對臨床療效造成影響。
藥物不良反應是用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情況,而為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盡量減少不良反應,臨床醫師們投入了巨大的心血。藥劑學對藥物理化性質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包括吸收代謝特點、治療機制和藥物毒理,同時對藥物制劑配伍、相互作用等知識點都進行了明確的說明,對於指導臨床用藥,減少不良反應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新形勢下藥劑學發展研究
藥劑學對於臨床用藥藥物品種、劑量、用藥方式及減少不良反應等工作中發揮了指導性的作用。而對於新形勢下藥劑學的發展大概分為以下幾點進行闡述。
(壹)加強臨床醫師對藥劑學的繼續學習
從當前我國臨床藥師合理用藥調查現狀來看,盡管臨床藥師對常用藥物的適應癥和禁忌癥比較清楚,也能夠選擇療效好、不良反應少的藥物。但對於不常見的疾病或罕見病藥物的選擇還有很多不足;同時,很多醫師未考慮到患者自身因素對藥物療效的影響;並且多數醫師在選擇藥物是仍舊推薦使用老舊的藥物,對新藥物的接受程度低。因此,醫院還應加強對臨床醫師藥劑學的繼續教育,以進壹步提高其專業技能。
(二)落實和強化藥品研究工作
多年來,國家對於臨床藥師的工作和學習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對藥品的研究和制備也非常重視。但醫院作為事業單位主要目的是服務於患者,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很多醫院無心且物理落實和強化自己藥品研究的工作。因此,在這壹方面還需要社會、國家及醫院多部門、多方面的協同合作。
四、結語
本文筆者首先對藥劑學的概念進行了簡單的闡述,提出藥劑學在臨床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臨床藥物使用原則和藥劑學實際作用的探討,結合當前醫療背景提出新形勢下醫院藥劑學應用還應改善的措施。總而言之,藥劑學在臨床用藥中發揮著綜合性的指導作用,而在新形勢下,還應加強臨床醫師對藥劑學的繼續學習,進壹步落實和強化藥品研究工作,以發揮其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