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笛:陶笛(英文:pottery flute:Ocarina,又譯為陶笛、洋笛、瓦笛、土笛、鼓笛等),目前國際上流行的陶笛中最多的壹種起源於意大利,形似潛水艇,有簧片口,通常用泥土燒制的吹奏樂器。
陶笛:陶笛在古代主要用於捕捉獵物,是我國最古老的閉口吹奏樂器。
2、音孔不同:
陶笛:有4孔陶笛、5孔陶笛、6孔陶笛、7孔陶笛、8孔陶笛、9孔陶笛、10孔陶笛、11孔陶笛、12孔陶笛,甚至17孔陶笛以上。常見的陶笛多為 6 孔陶笛和 12 孔陶笛。
6孔陶笛能用交叉指法吹出10音,12孔陶笛能用流暢指法吹出13音。
陶笛:按音孔分,從無音孔到有音孔,從壹孔到二孔、三孔、五孔,古代已有六孔陶笛,清代宮廷陶笛即為六孔陶笛。現代流行十孔陶笛。
擴展資料:
陶笛的歷史起源:
現代陶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六世紀的南美洲,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將模仿鳥鳴的彩繪樂器用於裝飾和祭祀。
在南美洲的厄瓜多爾,出土了壹批粘土燒制的樂器,年代約為公元前 2000 年。分析表明,這些樂器的粘土制作水平很高,而且這些樂器被證明不是玩具,其中壹些還能演奏簡單的樂器。
經過發展,在公元前 500 到 600 年間,瑪雅人制作了能夠演奏完整音階的陶笛。
在西班牙占領時期,笛子從美洲傳到了歐洲。1527 年,壹群墨西哥阿茲特克表演者在查理五世的宮廷裏進行了壹場表演,表演中使用了帶有哨子的笛子。這次表演非常成功,給在場的每個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成名後經常到歐洲各地表演,讓更多的人了解這種樂器。
百度百科 - 陶笛
百度百科 - 陶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