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麽配方的藥酒,不能夠大量飲用,每頓飲用50毫升就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在飲用不同藥物配置的酒時,要註意食物相克。
藥酒它分防病治病的藥酒和保健用的藥酒。治病的藥酒藥力比較強,飲用時每次在[10—30]毫升左右,必要時先咨詢壹下醫生。
保健酒壹般藥力都比較溫和,所以壹次飲用在50 毫升為好。
秋冬季節,很多人熱衷於自制藥 酒,人參、枸杞、黃芪、海馬、烏頭……只要是滋補或治病的就敢泡著喝。在聚餐時還會拿出珍藏的藥酒與親友分享。其實,這樣的做法並不科學,黑龍江中醫藥大 學附屬第壹醫院聶宏副教授提醒公眾說,中藥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十分復雜,藥酒的泡制應有專業中藥師指導,飲用時也不能壹次喝得太多,且每個人的體質不 同,對藥酒的適應性也不同。因此,自制藥酒及飲用藥酒須講科學,避免走入誤區。聶宏介紹,酒為百藥之長,酒與中醫有著密切的關系。中藥泡酒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內經·素問》中有“上古聖人作湯液醪醴”之說,醪醴就是治病的藥酒。
藥酒壹般隨所用藥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進補者有補血、滋陰、壯陽、益氣的不同,治療者有化痰、燥濕、理氣、行血、消積的區別,因而不可壹概用之。 聶宏強調,飲用藥酒要根據人的體質、季節、地域、年齡、性別等不同來辨證飲用,尤其應註意避免以下5個誤區——
藥酒補酒不分服用藥酒前須認清功效。通常藥酒分為治療性藥酒和滋補性藥酒兩類。前者有特定的醫療作用,主要依據醫生的處方或經驗方來配制,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其服用方法嚴格。市場上常見的則多為滋補酒,多具有養生保健作用,也要根據個人情況酌量服用。
藥酒就菜進餐 很多人在聚餐時會拿出精心泡制的藥酒與親友分享。這其實是不對的,藥酒本身是有藥效的,通常情況下不能在吃飯時服藥,藥酒的服用同樣應遵守這壹規則,吃飯時喝藥酒不僅會對消化道產生刺激,還會影響藥效的發揮。
喝藥酒多多益善 服藥酒須控制劑量。古代醫家曾明確指出:“藥酒補虛損,宜少服,取緩效。”服用藥酒要根據個人對酒的耐受力,壹般每次服用15~30 毫升,早晚各飲1次或每日3次為宜。與過量服用白酒不同,大量服用藥酒的後果與過量服用藥品相同,將嚴重影響身體健
藥酒越陳越好 很多人誤以為酒是陳的香,藥酒也應泡得越久越好。事實並非如此,飲藥酒要註意時效,儲存得當,壹般優質酒以儲藏4~5年為最佳。如果繼續儲存,會使酒精度下降,酒味變淡,香氣消失,藥效也會受到影響。若出現大量沈澱物或已酸敗變質,則絕對不能再飲用。
聶宏補充說,由於藥酒以酒泡制而成,對酒有禁忌的人同樣不宜服用藥酒,如肝病、高血壓、冠心病、中風、骨折、皮膚病患者、酒精過敏者和孕婦、乳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