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險區域未劃定的情況下,做好人員管理。國內確診病例出現後,在疫區尚未被劃定為中高風險區時,各地要發布健康提示,對14天內曾在疫情發生縣居住過的人員進行社區排查和交通關口排查,要求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未能提供報告的,就近24小時內完成核酸檢測。核酸檢測陰性者納入社區管理和健康監測,直至離開疫區14天。
風險區域劃定後的嚴格人員管理。疫區劃分為中高風險區後,各地根據推送數據在24小時內完成區域協同排查和紅黃碼人員排查治理,對從中高風險區返回的人員實施居家隔離,直至其離開風險區14天。不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實行集中隔離。隔離期間將完成鼻咽拭子核酸檢測1次,解除隔離時采取雙采樣雙檢查。隔離期間將中高風險區降為低風險區,核酸雙采雙檢陰性後解除隔離。高風險區所在地要求離開時在規定時間內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各地要按照其規定的範圍和時間進行人員調查和核酸陰性證明檢查。
四、重點做好重點人群和重點場所的防控和預防接種工作。
加強對高危人群的監測。鐵路、公路、民航、港口、醫療衛生、進口冷鏈等行業系統要按照國家行業主管部門的最新要求,細化全員新冠肺炎監測方案,組織核酸檢測,及時發現疫情苗頭。
落實重點場所防控措施。嚴格執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首診、預檢、分診制度,對所有患者進行流行病學詢問,對所有發熱患者進行留觀,直至核酸檢測結果反饋。未設立發熱門診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當按規定轉診發熱病人。嚴格落實集中隔離場所選址要求,切實加強人員培訓和防護。醫療、養老、監管、出入境口岸、酒店、封閉娛樂等重點場所必須落實佩戴口罩、測量體溫、掃碼等措施。機場、客運站、火車站、地鐵站、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要要求戴口罩、測溫、亮碼、鼓勵掃碼。公共交通工具應始終實施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
在新冠肺炎推廣疫苗接種。按照“屬地為主,條塊結合”的原則,鞏固預防接種的屬地責任和行業主管責任,把預防接種作為加強疫情防控的重點措施,確保無禁忌癥的12以上人群接回,按時完成分配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