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次瓜分世界的大屠殺
第壹次世界大戰是從1914-1918第壹次同盟國和協約國這兩個帝國主義國家集團瓜分世界,爭奪殖民地和霸權的世界規模的戰爭。戰爭首先在歐洲八國(德國、奧匈帝國及其敵國英國、法國、俄羅斯、比利時、塞爾維亞和黑山)之間開始,隨後38個國家逐漸將6543.8+05億人卷入戰爭。戰場覆蓋歐洲、亞洲、非洲、大西洋、地中海和太平洋。歐洲戰場,尤其是法國戰場,是決定戰爭全局的主戰場。在海上,北海是主戰場。
第壹次世界大戰的根源首先是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的加劇,導致後來的帝國主義國家強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年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以壟斷為特征的帝國主義階段。各國政府代表本國壟斷資本集團,積極推行對外擴張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武力爭奪殖民地。英、俄、法這些老牌殖民帝國占據了世界上絕大部分殖民地,而德國、日本、美國等經濟發展迅速、國力迅速擴張的新興帝國主義國家的殖民地相對較少。這種經濟發展和殖民地土地分配的不平衡,導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尖銳,新興帝國主義國家強烈希望瓜分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其次,資本主義國家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和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也使得帝國主義國家的統治不穩定,各國紛紛擴軍備戰,尋求同盟,企圖通過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來緩和國內階級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在維也納簽訂了同盟條約,形成了壹個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協約國。1892-1907期間,俄、法、英相繼簽訂條約,逐漸形成了與同盟國相對立的條約國。兩大軍事集團的對立,加快了雙方擴軍備戰和爭奪戰略要地的步伐。巴爾幹和地中海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1905-1913兩大軍事集團為了爭奪戰略要地,制造了壹系列國際危機,甚至引發局部戰爭。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的加深,帝國主義集團急於從戰爭中尋找出路。
戰爭爆發前,兩大軍事集團加緊擴充軍備。與交戰雙方的總經濟和軍事實力相比,同盟國占有優勢。1914年,僅英法俄(包括殖民地)總人口就達7.045億。動員完成時,陸軍兵力達977.7萬人;德國和奧地利(包括德國殖民地)總人口只有654.38+0.3億。動員完畢,陸軍兵力634萬。在空軍和海軍力量方面,協約國也明顯強於協約國。英國有258架,法國有156架,俄羅斯有263架。德國只有232架軍用飛機。戰爭開始前,條約國家的海軍編制中有762艘水面艦艇和74艘潛艇;德國和奧匈帝國擁有403艘水面艦艇和35艘潛艇。
主要參戰國的戰略政策都是根據各自的侵略目的制定的,其相似之處有:片面強調戰略進攻,輕視防禦;他們都試圖依靠壹兩次決戰來決定戰爭的勝負;基於依靠戰前物資儲備打短期戰爭,沒有挖掘經濟潛力滿足戰爭需要,進行長期戰爭的準備。反映在戰爭計劃上,各國都把打壹場快速、短期的戰爭作為制定戰爭計劃的前提。為了避免東西線同時作戰,德國根據著名的施裏芬計劃(或稱施裏芬-小拇指計劃),準備在6-8周內先攻克法國,然後東進,幾個月後打敗俄國,結束戰爭。鑒於法國極想奪回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德國對法作戰的思路是,以部署在德法邊境的兵力牽制和吸引法軍主力,同時以強大的主力攻擊群,通過中立的比利時突然調回法國腹地,從背後攻擊法軍主力。
在東歐戰場,俄軍以少量兵力被牽制。在海上,集中海軍主力對抗英國海軍,同時以少量兵力牽制波羅的海的俄羅斯海軍。
奧匈帝國的戰爭計劃由德國掌控,準備以俄國為主力作戰,同時在巴爾幹半島打塞爾維亞和黑山。法國的作戰計劃是將主要兵力集中在法國東北部,根據戰局的發展進攻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反擊德軍入侵。法國海軍的主要任務是保證地中海的海上交通,封鎖亞得裏亞海的奧匈海軍。俄國的戰爭計劃充滿了強烈的進攻色彩,準備同時進攻德國的東普魯士和奧匈帝國的加利西亞。英國計劃將戰爭中陸上作戰的重擔推給法國和俄羅斯,只派少數遠征軍配合法軍。海軍用於保障英國和盟軍的交通線安全,破壞德國的海上交通線,封鎖德國海軍,伺機與敵方艦隊爭奪制海權的總決戰。
縱觀各國的戰爭計劃,各國都誇大了純軍事因素的作用,都局限於爭奪自身利益,各自為戰,各軍種也都是單打獨鬥。因此,各國沒有很好地協調陸軍和海軍的行動。同盟國之間沒有壹般的聯合作戰計劃。1965438+200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弗蘭茨·費迪南為了炫耀武力對抗塞爾維亞,在薩拉熱窩遇刺身亡。
這壹事件成為第壹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根據相關條約,俄羅斯於7月30日宣布全國總動員,支援塞爾維亞。1年8月,德國對俄羅斯宣戰。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8月4日,英國對德國宣戰。戰爭如火如荼地開始了。
首先在歐洲大陸燃起的戰火,迅速蔓延到了中東、遠東和非洲部分地區。其中歐洲戰場為主戰場,由西方戰場、東方戰場、巴爾幹戰場和意大利戰場組成。參演國還進行了多次海戰,並首次在實戰中使用空軍。按照戰爭進程,壹戰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914,雙方速戰速決的計劃破產,西線由運動戰轉為陣地戰。戰爭爆發後,擔任主攻的德軍和擔任牽制任務的部隊按計劃行動。8月21-25日,德軍在法國東北邊境與法軍和英國遠征軍進行了多次戰鬥,即“1914邊境戰爭”。德國人突破了法國的防禦,向法國的心臟進軍。9月,法軍組織了反擊德軍的“馬恩河戰役”,迫使南下的德軍撤退,瓦解了他們的速決戰略。至此,西線大部分地區的軍事行動開始形成陣地戰。
但10年9月至6月,在法國北部,德軍與英法聯軍迂回對方側翼,進行了連續的機動作戰。在東線,東普魯士的德軍挫敗了俄軍優勢兵力的進攻,迫使俄軍退守尼曼河和伯河。但是俄羅斯軍隊在加利西亞打敗了奧匈帝國的軍隊。為了幫助奧匈帝國,德國向俄軍發起大規模進攻,德軍損失慘重。德國東線戰爭的擴大使其處於同時在兩條戰線作戰的不利地位。
日本在遠東趁火打劫,於1914年8月對德宣戰,乘機攫取德國在中國的利益,遠東戰場出現。土耳其於1914 11年6月宣布加入盟軍,開辟了近東新戰場。戰局變得更加復雜了。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競爭也非常激烈。這壹階段,英德海軍的海戰主要是8月和11在北海的赫爾戈蘭的兩場海戰,以及5438+0年6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海戰。圍繞封鎖與反封鎖,雙方進行了壹系列不同規模的海上戰役。
1915年,戰爭重心轉移到東線,東線戰場進入對抗狀態。戰爭使雙方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軍隊的預備兵和後勤補給嚴重困難,迫使各國加緊國民經濟總動員。英法為了養精蓄銳,恢復元氣,在西線基本轉為戰略防禦。為了減輕德軍在西線的壓力,他們要求俄國加強對東線的進攻。德國改變戰略方針,集中兵力進攻俄國,以求壹舉擊敗俄國,進而擊敗英法。1915 1-3月,俄軍對德奧聯軍發起了兩次大規模冬季攻勢,都是災難性的。德國繳獲戰機,集中優勢兵力。5月初,它在俄軍戰線中段發起了著名的高爾察戰役,迫使俄軍全線撤退,損失慘重。德軍帶著勝利深入俄國,企圖迫使俄國退出戰爭。同年5月,原協約國成員意大利轉而向奧匈帝國宣戰,在奧匈帝國東南部開辟了新的戰區。10年9月至6月,整個東線也由運動戰轉為陣地戰。同年5438年6月+10月,保加利亞參加協約國戰爭,德奧聯軍以優勢兵力占領塞爾維亞。
這壹年,西線戰事相對平靜。利用德軍向東轉移的機會,英法聯軍發動了幾次小規模的進攻戰役,企圖牽制德軍,減輕俄軍戰線的壓力。德軍也發動了幾次局部反擊。其中,在4-5月的伊佩爾戰役中,德軍首次大量使用毒氣。
1916年,戰爭重心再次向西線轉移,盟軍逐漸取得戰略主動權。1916,德國再次將進攻重點轉向西線,力爭擊敗法國。從21年2月開始,德法展開凡爾登戰役,歷時10個月。由於兵力不足,德軍強攻,傷亡慘重,逐漸走向最後的失敗。與此同時,為了減輕凡爾登的壓力,英法聯軍向索姆河上的德軍堅固防線發起猛烈進攻,史稱索姆河戰役。
在這次戰役中,英軍首次使用了坦克。按照盟軍協同進攻的戰略方針,東線的俄軍為了協同西線的英法聯軍,向德軍發起了大規模進攻,突破了奧匈帝國軍隊的防線。在此期間,意大利軍隊還對奧匈帝國軍隊進行了幾次不同規模的進攻戰役。同年8月,羅馬尼亞在同盟國作戰。在1916的海戰場上,從5月31日到6月1日,英德海軍主力在日德蘭半島西部進行了整個戰爭期間最大的海戰。
1917年,德國轉入全面防禦,俄國爆發革命,美國參戰。經過兩年半的戰爭,德國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盟軍實力增強,戰場形勢對德國越來越不利。德軍被迫轉向東線和西線防禦,同時希望在海上發動“無限制潛艇戰”,企圖切斷英法海上交通線。在戰爭中大發橫財的美國以德國為借口,宣布恢復“無限制潛艇戰”,並企圖與墨西哥結成德墨反美聯盟,並於1917年4月對德國宣戰,成為同盟國在財政和軍需上的支柱和直接參與者。同時也使美能夠參與重新劃分世界。1917年,西線的主要戰役是4-5月法軍對德軍發動的“內維爾攻勢”。由於德軍準備不足,法軍的進攻遭遇慘敗,並在法軍中引發大規模騷亂。為了配合法軍,英軍也分別發動了幾次有限的進攻,沒有取得重大進展。在東線,當年9月,德軍發起裏加戰役,這是東線最後壹次大規模軍事行動。165438+(俄羅斯歷65438+10月25日)10月7日,俄羅斯爆發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以列寧為首的蘇聯政府宣布退出帝國正義戰爭。
1918,盟軍發起總攻,盟軍崩潰。俄羅斯退出戰爭後,德國得到了喘息的機會。1918年,德國在西線集中兵力,企圖在美軍主力到達法國之前迫使英法屈服。英法決定在西線堅守陣地,在美軍主力到達後發動總攻。為了實現統壹指揮,法國將軍福奇被任命為盟軍最高軍事指揮官。7月至9月,英法軍隊發起局部進攻,取得進展。9月,潘興司令率領的美國遠征軍發起了聖米歇爾戰役。9月26日,英法美聯軍發起總攻。在盟軍的壓力下,德國興登堡防線徹底崩潰。保加利亞9月29日投降,土耳其10月30日投降,110,奧匈帝國10月30日投降。165438+10月初,德國爆發11月革命,凱撒·威廉二世退位,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並宣布成立中華民國。6月165438+10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四年零三個月的第壹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勝利告終。
第壹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戰爭期間,盟軍共動員兵力421.8萬,損失221.5萬,其中死亡51.5萬。盟軍共調動兵力2285萬,損失654.38+054萬余人,其中死亡380萬人。交戰雙方的直接戰爭成本約為6543.8美元+0863億美元。
第壹次世界大戰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力量平衡。德國戰敗,割地賠款;奧匈帝國徹底崩潰;英法雖勝,但在戰爭中被削弱,被削弱。美國在戰爭中獲利豐厚,成為經濟強國。戰後帝國主義奴役和掠奪戰敗國,屠殺弱國,比如凡爾賽和約。雖然它暫時調整了戰勝國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但並沒有消除它們之間的根本矛盾,這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第壹次世界大戰促進了各國的革命運動。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德國、匈牙利等國爆發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1919—1920年召開的巴黎和會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瓜分戰利品的會議。蘇俄遭到拒絕和敵視;塞爾維亞等小國受到歧視。作為協約國的壹員,中國在會上沒有嘗到勝利的果實,反而成了被權貴屠戮的對象。日本勾結英、法、美等國,企圖迫使中國承認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從而激起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導致了偉大的五四運動的爆發。
第壹次世界大戰的經歷對軍事藝術的發展影響很大,戰後各種軍事理論的出現,如全面戰爭、閃電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等,都從不同的角度總結了戰爭被證明的成果。
http://202.121.7 . 7/person/zxlsjxw/wz sck/143 . ASP . htm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從1939到1945,第二次世界範圍的戰爭,是侵略者,德日意法西斯軸心國,反法西斯同盟國和世界各地的反法西斯力量在彼岸進行的戰爭。這場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結果以美國、英國、蘇聯、溫和的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和爭奪世界霸權而挑起的。幾經局部戰爭,逐漸演變,導致全面戰爭。
戰爭的原因
德國、日本、意大利等後來的帝國主義國家建立的法西斯政權及其侵略擴張是這場世界大戰的根源。
法西斯政權建立後,按照英法美等主要戰勝國的意誌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國際關系體系。戰敗的德國不滿足於凡爾賽條約所給予的嚴厲懲罰和限制。戰勝國意大利不滿自己沒有獲得英法承諾的領土,而另壹個戰勝國日本則要求越來越多的擴張。因為德國、日本、意大利等國的實力很快得到恢復和加強,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成為英法美的對手。隨著1929 ~ 1933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帝國主義體系的基本矛盾再次尖銳和激化,以至於不得不訴諸戰爭。20世紀二三十年代,意大利、德國、日本出現了以極端民族主義和極權主義為核心內容的法西斯勢力和運動。1922 65438+10 . a . a .墨索裏尼在意大利掌權。1933 65438+10月a .希特勒在德國執政。1936年3月,日本軍部實現對內閣的完全控制,開始建立法西斯獨裁政權。他們與英法美等國爭奪勢力範圍和世界霸權,不惜通過戰爭改變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的國際秩序,對世界和平形成嚴重威脅。
戰爭的起源是德國從65438年到0933年加速擴張軍事工業。1934秘密突破了凡爾賽條約對其軍隊的配額。1935年,空軍正式重建,實行義務兵役制,國防法秘密頒布。1936年3月7日,德國宣布廢除《洛迦諾公約》和《凡爾賽條約》的相關條款,派兵進入萊茵河非軍事區。早在1935年秋,德國國防軍就開始擬定對法作戰計劃、入侵奧地利的奧托計劃和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格林計劃。納粹德國成為歐洲最主要和最危險的戰爭來源。1936 10,德國和意大利簽署柏林協定,形成柏林-羅馬軸心。意大利成了歐洲戰爭策源地不可分割的壹部分。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義壹召開東方會議,確定了武力占領中國,進而征服印度、南洋群島、中亞和小亞細亞乃至歐洲的侵略擴張總綱領。從1931開始,日本發動並逐步擴大了局部侵華戰爭。1936年制定了向太平洋地區和西伯利亞的擴張目標和抗美、蘇、中、英的具體政策。日本成為挑起世界大戰的遠東戰爭策源地。
三個法西斯國家在對外擴張、發動侵略戰爭的過程中形成了侵略集團。1936 165438+10月25日,德國和日本簽署了國際反產協議。次年165438+10月6日,意大利加入協議。
世界大戰的序幕
20世紀30年代,法西斯國家多次發動局部戰爭。日本首先在亞洲燃起戰火,拉開了世界大戰的序幕。
日本侵華戰爭1931日本制造了九壹八事變,侵略了中國的東北三省。次年三月,偽滿洲國成立。然後入侵中國,上海,熱河省,察哈爾省北部,河北省東部。美、英、法等國容忍了日本的侵略。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在中國* * *產黨的領導下,形成了以國共合作* * *產黨為核心的抗日民族統壹戰線,全國人民團結壹致,英勇抗擊反法西斯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甲午戰爭在1938+00年6月日軍占領武漢、廣州後開始轉入戰略相持階段(見抗日戰爭)。
日本對蘇戰爭挑起日本挑起65438年7月29日至8月11中蘇邊境朝鮮附近的張鼓峰事件(哈桑湖事件)。1939年5月至8月,日軍在中國黑龍江省西部邊境地區再次挑起諾門坎事變(哈勒辛河事變)。日本的兩次戰爭挑釁都失敗了。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1935 10 10月3日,30萬意軍入侵埃塞俄比亞。埃塞俄比亞第二次反意戰爭爆發。盡管國際聯盟通過決議,宣布意大利為侵略者,並表示將對其進行有限的經濟制裁,但意大利仍然可以從西方民主國家,特別是美國獲得穩定的石油供應。
德意武裝幹涉西班牙1936 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到1939年4月,德國向西班牙派出了5萬多戰鬥人員,意大利約有15000人。德國和意大利向叛軍提供的軍火價值6543.8+0億美元。英、法、美等國宣布“中立”,實行“不幹涉”政策,禁止西班牙政府購買的武器過境。1939年2月27日,英法與西班牙斷交,公開承認佛朗哥政府。
德國吞並奧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3月12日拂曉,德國入侵奧地利。14年宣布為德國的壹個州,奧地利不流血被吞並。接著,德國在捷克斯洛伐克蘇臺德地區“自治”問題上制造了五月危機,陳冰制造了德國與德國的邊界。9月12日,希特勒再次發出戰爭威脅。英法政府在德國的壓力下,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為代價,推行綏靖政策換取“和平”,並在9月29日的慕尼黑會議上簽訂了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協議。10 10月1日,德國占領蘇臺德區。65438年10月6日,在德國的控制下,斯洛伐克“自治政府”成立。捷克斯洛伐克被肢解了。
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39春夏,歐洲再次出現緊張。經過波蘭危機和復雜的外交鬥爭,壹場全面戰爭終於爆發了。
嚴重的戰爭危機1939 3月15日,德國出兵占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在21,另壹個但澤危機被制造,並且對波蘭提出了領土要求。第二天,海軍被派遣去占領立陶宛的梅梅爾。1年4月,在德意兩軍的支援下,佛朗哥的軍隊控制了整個西班牙。4月7日,意大利軍隊入侵阿爾巴尼亞。5月22日,德國和意大利正式簽署了軍事同盟條約,即鋼鐵同盟。4月3日,德軍最高統帥部發布了壹項針對波蘭的作戰計劃,代號為白色計劃。
德國士兵移除波蘭邊境路障。
面對來自德國的戰爭威脅,波蘭向英國和法國求助。英國張伯倫政府認為,如果德國占領波蘭,將危及英法的安全及其在歐洲的根本利益。鑒於世界和國內輿論對綏靖政策的譴責,被迫開始對政策進行壹些調整。1939年3月22日,英法互換照會,承擔被侵略時的互助義務,固定了實際同盟。3月31日,張伯倫代表英法政府宣布,壹旦出現任何威脅波蘭獨立的行動,英法將立即給予波蘭全力支持。4月6日,英國和波蘭締結了臨時互助條約。03年4月13日,法國重申對法波同盟的忠誠。5月19日,法國和波蘭正式簽署軍事協議。
三角談判與鬥爭1939春夏,英法蘇的三角談判與鬥爭圍繞著歐洲的戰爭與和平交織在壹起。4月15日,英法蘇三國談判在莫斯科舉行,就采取壹致行動制止法西斯擴大侵略進行磋商。由於英法之間缺乏誠意,相繼舉行的政治和軍事談判都沒有取得任何積極成果。與此同時,英國和德國之間的秘密談判也在進行。
德國的戰略方針首先以英法為主要對手,集中力量與西方國家作戰。要緩和德蘇關系,避免在進攻西方時腹背受敵。蘇聯也面臨著嚴峻的國際形勢:在亞洲,正在諾門坎地區與日軍交戰;在歐洲,壹場世界大戰迫在眉睫;英法蘇談判曠日持久,瀕臨破裂,原因是英法故意讓德國毫無誠意地入侵蘇聯。1939年8月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莫斯科簽訂。
德波戰爭及英法對德宣戰1.939年9月,德國出動57個師約1.5萬人,2500輛坦克,2300架飛機,從北方、西北、西南三個方向對波蘭發動奇襲。同壹天,英國和法國相繼發出照會,要求德國停止進攻,從波蘭領土上撤出全部軍隊。德國不予理會。9月3日,英法政府對德國宣戰。德波戰爭期間,法國軍隊在法德邊境消極觀望戰事。英國遲至10才向法國派出遠征軍。波蘭孤軍奮戰。9月16日,波蘭軍隊的防線徹底崩潰,德軍完成了對波蘭首都和波蘭軍隊主力的圍攻。9月17日,波蘭政府成員逃往國外。華沙軍民壹直戰鬥到彈盡糧絕,9月28日被迫停止抵抗。
二戰進程
這場大戰經歷了法西斯軸心國的戰略進攻、交戰雙方互為攻防的戰略轉折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戰略反擊三個階段。
軸心國的全面進攻與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
德意日法西斯國家於65438年9月至1942年下半年在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太平洋和大西洋發起了全面的戰略攻勢。
德國在西線占領波蘭後,從西、北、東南三個戰略方向向歐洲發起大規模進攻。意大利參加了對法國的戰爭,它在非洲的進攻失敗了。
地圖:二戰歐洲北非戰場
怪戰德波戰爭後,德國做出和平姿態,壹邊擴充軍備,壹邊把主力轉移到西線,伺機進攻西歐國家。英法采取了被動防禦策略,悄悄守住了馬奇諾防線。1940年2月,美國試圖和平調解,被德國拒絕。從1939年9月到1940年4月,英法德之間沒有發生真正的戰爭,歷史上稱之為怪戰。
1940年春德軍進攻北歐時,希特勒擔心英法聯軍進入挪威,從北面威脅德國,切斷瑞典對德國的鐵礦石供應,於是在4月9日先發制人入侵丹麥,丹麥投降。同壹天,德軍入侵挪威,空降兵占領奧斯陸。V.A.L .吉斯林被任命為傀儡政府首腦。4月17日,英法波聯軍登陸挪威。6月,聯軍撤出挪威。7月,挪威國王和政府成員流亡英國。德國閃電戰在北歐獲勝。
德軍進攻西歐1940年5月10日淩晨,德軍調集136個師,包括10個坦克師和7個摩托化師,2580輛坦克和3824架飛機,向西歐各國發起進攻。當時西歐各國總兵力約為147師。德國空軍猛烈轟炸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並在荷蘭和比利時軍隊後方實施空降行動。坦克摩托化部隊在比利時和盧森堡交界的阿薩恩師第三縱隊意外快速推進,使得馬奇諾防線沒有發揮實際作用。德國對西歐的進攻宣告了綏靖政策的徹底破產,英國張伯倫政府隨即垮臺,以W.L.S .丘吉爾為首相,組成了保守黨、工黨和自由黨的聯合政府。
面對德軍的閃電戰,英法等國的盟軍不堪壹擊。14年5月,荷蘭軍隊停止抵抗,女王流亡英國。5月26日,德軍奪取加萊,直抵英吉利海峽,切斷了法國北部和比利時的英法聯軍與法國中部部隊的聯系。5月28日,比利時國王宣布投降。5月27日至6月4日,英法海軍利用德軍停止進攻數日的機會,集中各型艦船850余艘,成功將被困在敦刻爾克狹長三角地帶的33.8萬余名英法聯軍運過英吉利海峽,進入英國境內。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英國遠征軍幾乎損失了全部武器裝備,243艘大小艦船沈沒,但英軍的有生力量得以保存。
意大利參戰與法國戰敗1940年6月6日,德軍在橫跨法國北部的643公裏戰線上發起總攻。法軍總司令m .魏崗集結1萬余兵力,在索姆河和安娜河上構築魏崗防線,不到三天就崩潰了。德國人向巴黎挺進,6月10日,意大利向英國和法國宣戰。14年6月,德軍占領巴黎。17,法國貝當政府宣布“停止戰鬥”。22日晚7點,在10月19118日德意誌帝國簽署對法國及其盟國投降書的貢比涅森林的同壹節車廂裏,法國政府代表簽署了納粹德國提出的停戰協定。根據協議,德國占領了法國北部和西部五分之三的工業化地區,在非占領區建立了以維希為首都的貝當傀儡政府。
德國軍隊占領巴黎。
在從勃朗峰到地中海200多公裏的戰線上,意軍32個師向法國進攻,被法軍6個師阻擊。6月24日,法國和意大利在羅馬附近簽署了停戰協定。意大利軍隊占領了法國的壹小塊地區。意大利還奪取了東非的吉布提港和法屬索馬裏的鐵路使用權。
意大利軍隊在非洲失敗了1940。7月初,意大利軍隊從埃塞俄比亞入侵東非英軍,9月中旬占領英屬索馬裏和肯尼亞部分地區。9月16日,西迪別蘭伊被占領。65438+2月11英軍發起反攻收復該地區,並於2月6日占領利比亞班加西等地1941。兩個月內推進700公裏,俘虜654.38+0.3萬意軍。在東非,英國從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調集軍隊,就地招募大量非洲人。於1941 1 19發起反攻,於1年4月占領厄立特裏亞首都阿斯馬拉,並於4月6日與埃及軍隊收復亞的斯亞貝巴。5月20日,東非總督投降,英國重新控制了紅海和非洲之角。
海獅計劃和英軍空戰後,法國陷入孤軍作戰的困境。希特勒聲稱,英國可以通過將殖民地歸還給德國,並承認德國在歐洲的霸權來避免英德戰爭,遭到英國政府的拒絕。7月16日,德軍統帥部下達了準備英國登陸戰役的指令,並制定了海獅作戰計劃。要求在8月15日完成運行準備。希特勒試圖取得英吉利海峽和倫敦上空的制空權,摧毀英國空軍、機場和港口,為他的渡海作戰創造前提條件。德國* * *在10年7月到10年6月底的三個月裏,集結了2669架作戰飛機,猛烈攻擊英國。8月24日,英國飛機首次襲擊了柏林。德國空軍始終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在英倫之戰中損失了600名飛行員和915架飛機。海獅項目的實施壹再推遲,後來實際上取消了。英國贏得了航空自衛戰。
德國和意大利擴大了對巴爾幹半島的侵略。1940年7月21日,希特勒命令德國陸軍總司令H.A.W .馮·布勞希奇準備對蘇聯開戰。18年2月,希特勒簽署了代號為巴巴羅薩的對蘇作戰計劃,指示德軍在1941年6月對蘇作戰。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在柏林簽署軍事同盟條約(見三國同盟),正式組建軸心國侵略集團。德意加緊對巴爾幹半島的侵略,作為東地中海、北非、中東的跳板和進攻蘇聯的戰略前進基地。羅馬尼亞、匈牙利和保加利亞相繼加入軸心國聯盟。1940 10 10月28日,意大利入侵希臘,遭到反擊,被迫停止進攻。
1941 3月27日,南斯拉夫新政府拒絕加入軸心國聯盟,與蘇聯簽訂友好條約。4月6日拂曉,德國和意大利同時進攻南斯拉夫和希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