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L2層是內衣,L1是短袖和內衣,材料是速幹合成纖維,L2類似於我們的秋衣,長袖長褲,材料是輕絨格子、這樣既保證了高溫下的舒適性,又保證了寒冷體質下的幹爽性,起到保溫隔熱的作用
L3層是抓絨衣,上衣是長抓絨組成的數碼迷彩,普通版是50棉+50尼龍耐刮經緯布(格子布)制作、阻燃服是復合阻燃材料,新版增加了防蟲處理,ACS是針對熱帶地區組裝汗衣後設計的打底衫,軀幹部分為蜂窩結構,材料與阻燃版基本相同,增加了速幹汗衣的設計(阿富汗限量發行的OCP也是這種設計),特種作戰部隊使用GENERAL,而特種作戰部隊使用GENERAL。 胸部的兩個斜開拉鏈既有口袋又能散熱,內部有網眼口袋,腋下也有拉鏈用於散熱;L5 是上下壹套完整、貼身的普通作戰服,主要用於在溫帶和寒帶作為輕型防水防風夾克作戰服,面料和防潑濺處理與 L4 相同,上衣比 L4 多了可收納的帽子,下擺也更長,後半部分幾乎可以包住臀部,褲子采用了貼身的 L6 前裝設計、但側兜和大腿兜是獨立的,什麽都可以裝,屁股兜取消了,側兜裏面是網兜結構,用來排濕,小腿和腰部外側左右各有兩個拉鏈,褲腿末端用牛筋開合+兩段是固定扣,可以選擇固定內腰封或者自帶後腰封(EPIC大家可以百度,有地方可以找,我就不贅述了!
L6、輕量化沖鋒衣,雖然還是以GTX為主要防水材料,但換成了最新的濕塗層技術和激光熔融,主體的尼龍材料強度在22D左右,肘頂和褲臀用120D左右的尼龍面料包覆加固(D數的問題我可能記錯了)非常輕薄,但性能與第二代的三層熱熔膠型GTX是壹樣的,而且更加透氣;外形上取消了臂袋,除臂袋外,腰部、後腰、後腰、後腰、後腰。外形設計上取消了除臂袋以外的所有口袋,所有拉鏈都是 YKK 的,不過是普通版,有擋板做雙重保護,可能是因為透氣性比以前好也取消了腋下散熱拉鏈的設計,帽子也是可收納型的,小腿和袖口都是用魔術貼+牛筋扣固定,小腿拉鏈基本都是過膝的;胸前和大腿兩側的頂部拉鏈直開到內部。上衣胸前和大腿兩側拉鏈直開至內部,兼顧散熱,全開狀態下可同時滿足上衣內部胸前下擺、褲子兩側口袋大腿口袋
原則上,L4和L5可單獨作為上衣或罩衫使用,在不同氣候溫度下可與L1-L3組合使用;L6只能作為罩衣,通常套在L3和普通作戰服上,L4-6不具備保暖能力,雖然散熱性能較差的L4和L5在全封閉狀態下會讓您感覺悶熱,但請不要試圖單獨依靠這三層保暖
L7、保暖外套,上下兩件套;外層面料與 L4\5 相同,但也采用了 EPIC 防潑濺處理,內襯部分采用了格子布+網眼口袋,提高了衣服的吸濕排汗性能的同時也防止了魔術貼等磨損對內衣的劃傷。忘了腋下有沒有拉鏈設計,網兜基本是起到空氣流通的作用;填充物是人造化學纖維(P什麽的,名字忘了),具有和羽絨服同等的蓬松保暖性能,不具備水洗的性能,即使被水泡透也不會導致保暖性下降,缺點是不能幹洗,因為材料不耐高溫,拉上拉鏈扔進洗衣機就行了,洗衣粉就可以了,洗衣液雖然不成問題,但也要作為替代品使用。液體是沒有問題,但要避免使用漂白功能;上衣的袖口到肘部、褲子的膝蓋部分也都采用了高D數尼龍面料的片膛線,小腿外側的拉鏈好像記得可以拉到腰部從褲子側面直接分開,方便脫穿
L3和L7可以分開作為底衣使用,L7主要是作為L1-L3的保暖增強層組合使用。同時需要註意的是,無論是之前的 P300 還是新的 L3 都只具備最基本的防潑水(甚至沒有時)性能,保暖性也是相對於沒有外套時的溫度、系統而言的,至於防風能力妳就當它是個笑話吧、到目前為止,我們只知道德軍抓絨的防風防潑濺性能
OCP的分層概念和UCP壹樣,迷彩是Multicam L3層是土黃色,類似棕色
基本上,這就是U.S.各軍種的區別在於,海軍的 L3 層可能還是純羊毛制成的毛衣,因為羊毛兼具保暖和阻燃的特性,可能沒有 L4-L5 層;空軍可能取消了 L4-L5 層,但不排除空軍所屬地面快速反應部隊還有小批量的 L4-L5 層;海軍陸戰隊的L2-L3是套頭的P100抓絨衣或者FROG的阻燃抓絨衣,也有可能繼續沿用P300,畢竟這玩意厚實,同樣不具備L4-L5的概念,統壹歸為CWLS海軍陸戰隊輕量化防水防風夾克、基本設計與陸軍的 L6 相同,但拉鏈已經全部換成了防水版的 YKK 樹脂拉鏈,褲子上除了沒有任何翻領蓋片外,還保留了腋下拉鏈的設計,L7 層也保留了,只是顏色從陸軍的灰綠色換成了海軍陸戰隊的棕色;除了海軍陸戰隊特有的 CDJ 沙漠作戰夾克,或許應該歸為 L4-L5 層的組合,使用了負數不同的材料,部分使用了 GTX 防水,部分內膽采用了銀纖維控溫防臭,主體外層的抓絨采用了防潑濺處理。頸部采用薄格子抓絨,自帶可收納圍兜,180s公司獨家生產,最大特點是第壹代袖子不知顏色偏紅,第二代後全身迷彩顏色統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