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口服抗生素2 ~ 4周,再根據其療效反饋決定是否繼續抗生素治療。建議使用α受體阻滯劑改善排尿癥狀和疼痛,也可選用植物制劑、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和M受體阻滯劑改善排尿癥狀和疼痛。
治療方法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療目標主要是緩解疼痛、改善排尿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療效評價應以癥狀改善為主。
1.綜合療法在健康教育、心理和行為咨詢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患者應戒酒,忌辛辣食物;避免憋尿久坐,註意保暖,加強體育鍛煉。
2.藥物治療中最常用的藥物是抗生素、α-受體阻滯劑、植物制劑和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其他藥物在緩解癥狀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療效。
(1)抗生素:目前,抗生素是臨床上治療前列腺炎最常用的壹線藥物,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僅有約5%的患者有明確的細菌感染。
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根據細菌培養結果和藥物穿透前列腺的能力選擇抗生素。前列腺炎確診後,抗生素治療的療程為4 ~ 6周,期間要對患者進行分期評估。不建議向前列腺內註射抗生素。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抗生素治療多為經驗性治療,理論依據是推測某些常規培養陰性的病原體引起了該類型炎癥。因此,建議口服氟喹諾酮類等抗生素2 ~ 4周,再根據療效反饋決定是否繼續抗生素治療。只有臨床癥狀真正緩解,才建議繼續使用抗生素。建議總療程為4 ~ 6周。
(2)α受體阻滯劑:α受體阻滯劑能松弛前列腺和膀胱平滑肌,改善下尿路癥狀和疼痛,因此成為治療ⅱ/ⅲ型前列腺炎的基礎藥物。
可根據患者情況選擇不同的α-受體阻滯劑。推薦的α受體阻滯劑主要有多沙唑嗪、萘哌地爾、坦索羅辛和特拉唑嗪。對比研究結果表明,這些藥物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的排尿癥狀、疼痛和生活質量指數。
(3)植物制劑:植物制劑對ⅱ型、ⅲ型前列腺炎的治療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是壹種推薦的治療藥物。植物制劑主要指花粉制劑和植物提取物,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如非特異性抗炎、抗水腫、促進逼尿肌收縮、尿道平滑肌舒張等。推薦的植物制劑有:Pervaside,沙巴棕及其提取物。因為品種很多,所以其用法用量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通常療程以月為單位。不良反應小。
(4)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是治療ⅲ型前列腺炎相關癥狀的經驗性藥物。其主要目的是緩解疼痛和不適。
(5)M受體阻滯劑:對於不伴尿路梗阻的尿急、尿頻、夜尿等癥狀的前列腺炎患者,可采用M受體阻滯劑(如托特羅定)進行治療。
(6)抗抑郁藥和抗焦慮藥:對於慢性前列腺炎合並抑郁、焦慮等情緒障礙的患者,可選用抗抑郁藥和抗焦慮藥治療前列腺炎。這些藥物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緒障礙癥狀,還可以緩解排尿異常、疼痛等軀體癥狀。這些藥物的處方和使用時的藥物不良反應壹定要註意。可選用的抗抑郁藥和抗焦慮藥主要有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和三環類抗抑郁藥。
(7)中藥:建議按照中華中醫藥學會或中西醫結合學會的相關規範,采用中藥治療前列腺炎。
3.其他治療
1.前列腺按摩是傳統的治療方法之壹。研究表明,適當的前列腺按摩可以促進前列腺的排空,增加局部藥物濃度,從而緩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癥狀,因此推薦作為ⅲ型前列腺炎的輔助治療。I型前列腺炎患者禁用。
2.生物反饋療法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存在盆底肌肉協調障礙或尿道外括約肌緊張。生物反饋結合電刺激可以放松盆底肌肉,使其趨於協調,放松外括約肌,從而緩解慢性前列腺炎的會陰不適和排尿癥狀。
3.熱療主要是利用各種物理手段產生的熱效應,增加前列腺組織的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幫助消炎消除組織水腫,緩解盆底肌肉痙攣。短期內可以緩解癥狀,但長期效果不明確。不建議未婚未育者使用。
4.前列腺註射/經尿道前列腺灌註的療效和安全性已得到證實。
疾病護理
患者應自行進行心理疏導,保持開朗樂觀的生活態度,戒酒,忌辛辣食物;避免憋尿、久坐和騎車、騎馬,註意保暖,加強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