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病犬表現為嗜睡、粘膜蒼白、食欲不振、嘔吐和發育遲緩。大量蛔蟲寄生會導致腸梗阻或膽管堵塞。由於蛔蟲毒素的作用,還可引起癲癇樣神經癥狀。
診斷:根據臨床癥狀,再取糞便作飽和食鹽水漂浮法檢查蟲卵即可確定。
治療:鹽酸左旋咪唑,每公斤體重口服10毫克,效果很好。
2.鉤蟲病 鉤蟲病是重要的犬線蟲病之壹,我國西北、南方常見。鉤蟲寄生於小腸(特別是十二指腸和空腸),蟲體長1-2厘米。由於蟲體前端彎曲,且口腔邊緣有三個鋒利的鉤狀齒,能深深地 "釘 "在黏膜上吸血;蟲體的分泌物能使血液不凝固,造成不斷出血,病犬因不斷失血,導致嚴重貧血。
鉤蟲卵在外界溫度(28-32℃)濕度適宜的環境下發育,壹周後進入侵染期,生活在水和潮濕的土壤中。幼蟲主要通過皮膚(也可通過口腔)侵入宿主體內,隨血液到達心臟、肺部,經呼吸道、喉部再轉入消化道寄生。在懷孕的狗身上,它會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幼蟲在宿主體內 3 周內發育成成蟲。
癥狀:病犬腹瀉,帶血和粘液,貧血,嗜睡食欲不振,有時浮腫,生長障礙,有時可見皮膚瘙癢。
治療:與蛔蟲病相同。
3.犬絲蟲病 犬絲蟲病較常見,是寄生在右心室的絲蟲,又稱心絲蟲,長25厘米,呈白線狀。雌成蟲和雄蟲在心室交配後產生胚胎微絲蚴。幼蟲隨血流到皮下,當蚊子或跳蚤叮咬吸血後進入蟲體發育,最後到達唾液腺和口器。當蚊子和跳蚤再叮咬其他狗時,微絲蚴就會逃脫,鉆入皮下、肌間、脂肪組織發育長大,然後通過靜脈移行到右心室,在8-9個月後成熟。
癥狀:成蟲在右心室隨血流翻滾,機械性引起心功能不全或心內膜炎;微絲蚴可堵塞腎、腦、肺等血管。壹般情況下(成蟲少於 25 頭)無明顯癥狀,嚴重者可出現慢性咳嗽、易疲勞、呼吸困難、幹咳;右心衰竭、肝脾腫大、腹水、水腫;血尿;皮膚(尤其是耳廓)出現小結節(含微絲蟲)或潰瘍。
診斷:壹毫升血加7%醋酸溶液或加5%鹽酸溶液5毫升,離心2-3分鐘,取沈澱物鏡檢,發現微絲蚴即可診斷。
治療:布洛芬0.5-5毫升,每日肌註或靜脈註射,直至驗血幼蟲消失為止。約1/3有中毒癥狀。海群生 60-70 毫升/公斤體重或用 30%的溶液壹次肌肉或皮下註射,連用 3-5 周。硫代砷酰胺鈉 2.2 毫克/公斤體重,每天兩次,緩慢靜註,連用兩天。鹽酸二氯苯基胂2.5毫克/公斤體重,用蒸餾水稀釋成1%溶液緩慢靜註,每4-5天壹次。
4.食管絲蟲病 食管絲蟲是寄生在食管或胸主動脈壁上的蟲體。成蟲呈紅色,卷曲如螺旋狀,長 6-8 厘米(雌蟲)。蟲卵隨糞便排出,被糞甲蟲吞食,在糞甲蟲體內發育成受感染的幼蟲;青蛙、雞、鴨、刺猬等吃了糞甲蟲;狗吃了糞甲蟲或以上所有動物都會被感染。幼蟲鉆入胃壁和腸壁,經過門靜脈、肝臟、後腔靜脈、肺、心臟,最後到達食道寄生並引起肉芽腫(線蟲結節)。
癥狀:壹般不明顯。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出現食欲不振、嘔吐和吞咽困難等癥狀。
診斷:通過檢查糞便中的蟲卵確定。
治療:10毫克/公斤體重的海蚯蚓,或100--150毫克/公斤體重的六氯對甲苯(血防846),連用7--10天。
5.毛滴蟲病 由於毛滴蟲廣泛寄生於人、犬、豬、貓、鼠等動物體內,而犬又有吃動物屍體或糞便的習性,所以農牧區養犬感染的機會很多。
毛滴蟲寄生在橫紋肌中,特別是活動頻繁的隔肌、肋間肌中。成蟲在腸道內雌雄交配,產生的幼蟲經腸系膜淋巴管進入胸導管到達右心,再經肺部進入體循環,隨血液流向全身(此時是感染後的第12-30天)。只有到達肌肉的幼蟲才能發育和生長,周圍是蟲體盤繞的包囊。包囊內的幼蟲可在肌肉中存活數年至 25 年。當狗吃了含有包囊幼蟲的動物屍體時,包囊會在胃中溶解,釋放出來的幼蟲會在十二指腸和空腸中成為成蟲。
癥狀:壹般不明顯。嚴重感染時會出現肌肉疼痛、吞咽、咀嚼和行走困難。
防控:關鍵是註意感染環節,了解人畜接觸、食肉感染的危害。
6、絳蟲病 犬絳蟲病也是壹種常見的寄生蟲病,其危害在於絳蟲幼蟲可感染人和各種家畜,危害生命並造成經濟損失。犬的絳蟲有很多種,絳蟲的生活史是成熟的孕卵節隨糞便排出體外,為中間宿主攝取(不同種類的絳蟲有不同的中間宿主群,如犬絳蟲的中間宿主是牛、羊、馬、駱駝和人,在腦、脊髓內形成多倍體幼蟲,危害人畜生命)。在各種中間宿主體內的各個器官形成囊尾蚴血癥;最終,狗又吃了含有囊尾蚴血癥的各種動物肉類屍體和內臟,囊尾蚴血癥在小腸內發展、成熟為各種絳蟲。
癥狀:犬絳蟲感染壹般不明顯,只是從犬的糞便中看到乳白色的絳蟲結節。大量感染時可出現腹部不適、貧血、嗜睡、消化不良等。
防治:生南瓜子驅蟲效果很好。關鍵是要了解危害,註意個人和環境衛生。
7.弓形蟲病 弓形蟲病是由弓形蟲引起的,人、動物和野生動物(40多種)**** 寄生原蟲的疾病。弓形蟲寄生在宿主的細胞中,最終宿主是貓,中間宿主是各種動物。它在貓體內進行有性繁殖,形成孢子蟲和卵囊。卵囊隨貓的糞便排出體外,汙染環境,在適當的條件下,卵囊會產生感染性。卵囊被中間食者吞食後,腹孢子逃出腸道,侵入血流,然後分布到全身各處(尤其是淋巴網狀組織),鉆入細胞內進行裂殖繁殖,破壞細胞,引起嚴重疾病。慢性病例會在大腦、肌肉、視網膜、肺、肝和腎中形成包蟲。弓形蟲除通過消化道感染外,還可通過鼻、眼、呼吸道和皮膚、胚胎等途徑侵入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體內;病犬和帶菌者的肉、內臟、血液、滲出物(如腹水)、糞便、乳汁及流產的胎兒、胎盤等物中都有弓形蟲;各種昆蟲也可傳播本病。
癥狀:壹般無癥狀;嚴重感染時出現發熱、咳嗽、厭食、乏力、眼鼻流膿,甚至出血性下痢、嘔吐、癱瘓,懷孕母犬流產或早產,與犬瘟熱、傳染性肝炎的癥狀十分相似。
診斷:取組織、體液作塗片,切片染色,找到弓形蟲,或將病料稀釋10倍,腹腔接種小鼠(壹只0.5毫升),發病2周後,取腹水塗片,染色鏡檢,找到弓形蟲。血清學檢查特異性抗體可確診。
防治:用磺胺 6 甲氧嘧啶治療有效,但應在發病初期使用;發病後期,癥狀雖可消失,但不能抑制弓形蟲進入包囊型,從而成為帶蟲者。預防方法是將貓狗分開或限制接觸,並控制野生動物,尤其是鼠類。
8.球蟲病 球蟲病是壹種寄生蟲病,主要侵害幼犬。當環境衛生條件差、飼養密度大時,會使該病嚴重流行。球蟲生於小腸粘膜的上皮細胞內,經過幾代無性繁殖(即裂殖繁殖)後,變為有性生殖,形成大大小小的孢子。兩者結合形成卵囊,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適當的溫度條件下,卵囊會發育成受感染的卵囊(即含有腹孢子的卵囊)。幼犬吞食被感染卵囊汙染的食物和水就會受到感染。無性繁殖會產生大量繁殖體和裂殖體,損害腸道上皮,造成傷害、癥狀甚至死亡。
癥狀:腹瀉,混有粘液和血液;逐漸消瘦,發育停滯,最後衰竭死亡。
診斷:檢查糞便,發現球蟲卵囊即可診斷。
治療:呋喃類或磺胺類藥物有效。
9.犬利什曼病 犬之間可以相互感染。利什曼原蟲寄生在巨噬細胞和內皮細胞的細胞質中,也可見於組織塗片的細胞外。自然感染是由於吸血昆蟲(草蜻蛉)咬傷狗並吸血後,原蟲進入狗體內而引起的。
癥狀:主要表現為貧血、消瘦和衰弱。有些病犬會出現脾腫大和腹水、淋巴結腫大、後肢無力和呼吸困難。皮膚感染時,鼻子、嘴角和眼瞼會出現潰瘍;慢性病例通常會出現皮膚濕疹和大面積脫毛。
診斷:主要依靠血液塗片或從皮膚潰瘍邊緣刮取的組織塗片來檢查蠕蟲。
治療:用新潔爾滅和糖適平治療,但可復發。壹般采取撲殺的方法,結合環境消毒滅白蛉。
10 疥蟎病 疥蟎病是由疥蟎(壹種體外寄生蟲)引起的犬常見皮膚病。疥蟎是壹種節肢動物,它鉆進宿主的表皮挖隧道,在隧道中生長和繁殖。隧道上有小孔,供幼蟲吸氧和進入;幼蟲還鉆入皮膚,挖掘小洞穴。發育過程包括卵、幼蟲、蠕蟲和成蟲四個階段,整個過程持續 8-22 天。
癥狀:疥蟎病主要發生在頭部(鼻梁、眼窩、耳廓基部),有時也發生在胸部、腹下、四肢內側、尾根等處。皮膚發紅、起皺,表面有散在的皮疹狀結節和黃色痂皮。病犬會抓撓、啃咬和摩擦患處,導致禿頂。這種疾病很容易傳染給人類。耳蟎侵襲外耳道,引起劇烈瘙癢、抓耳撓腮、搖頭等癥狀。特別是長毛、大耳的狗容易感染這種疾病。
診斷:根據癥狀,查找蟲體(用小刀深刮病變皮膚,將刮出物放在載玻片上,滴10%氫氧化鈉,放大鏡檢查)。另註意與濕疹、虱、蠕形蟎寄生引起的皮膚病相鑒別。
治療:將病犬隔離,患處用0.5%敵百蟲或滴滴涕乳劑,按1:9的比例與煤油混合塗擦(患部毛發應剪掉,用溫肥皂水除去汙物),每5--7天重復治療1--2次。註意不要讓狗舔殺蟲劑。保持環境清潔衛生,做好檢疫是預防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