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懸殊的實力對比
蘇芬戰爭前,蘇聯有450萬軍隊,2萬架作戰飛機,2.4萬輛坦克,27萬輛汽車(不包括82萬輛民用汽車)。
芬蘭總人口440多萬,常備軍只有3.2萬人。即使全國總動員,戰爭前夕,芬蘭軍隊也只擴充到127000人,即使加上30萬的儲備,也不夠蘇聯用。毫無疑問,對於芬蘭來說,蘇聯是壹個巨無霸。
當165438+10月30日,45萬蘇軍入侵芬蘭的時候,所有人都以為芬蘭會面臨壹場幹凈利落的慘敗。
斯大林甚至認為芬蘭最多抵抗兩周,赫魯曉夫甚至認為“只要我們稍微提高壹點聲音,芬蘭人就會服從。”如果我們不能再次做到這壹點,我們可以開槍,芬蘭人會投降。我們就是這麽想的。"
但實際上,蘇聯人被狠狠地打了壹記耳光。其中,蘇穆薩爾米之戰是蘇軍的壹大恥辱,蘇軍兩個精銳師被弱小的芬蘭軍隊打殘。
02 163師末日
索姆薩爾米地區位於芬蘭拉多加湖以北,是蘇軍第9軍163步兵師和第44步兵師的進攻方向。最終,兩個步兵師在這壹帶也損失慘重。
蘇軍163師官兵分成兩組,壹組從北面進攻,以山地步兵81團(暫編163師作戰)為主攻,662步兵團為後備;在東面,第759步兵團沿拉特路發起攻擊。
壹開始蘇軍進攻很順利,芬蘭軍隊在這裏只有兩個營,根本抵擋不了81山地步兵團的進攻。65438+年2月9日,蘇軍已經俘虜了薩爾米。
隨後81團繼續進攻尼斯卡瑟凱南岸,但在這裏遭到了芬蘭軍隊的頑強抵抗。81團糾結了很久,很難有有效的進展。759團沒能趕上,他們沒能及時支援81團。
另壹方面,寒冷的天氣和糟糕的交通已經嚴重威脅到了蘇軍的後勤補給線。燃料的缺乏使得蘇聯的坦克和火炮很難發揮作用。
戰鬥最終變成了雙方步兵的決鬥,芬蘭的重武器差距也沒有那麽明顯。
蘇軍面對的是芬蘭上校塞拉斯·沃奧和他的第9步兵師,他們沒想到這壹仗會讓他們載入史冊。
塞拉斯·烏奧擬定了壹個大膽甚至瘋狂的作戰計劃——他打算將蘇軍兩個師(即將到來的第44步兵師)分割開來,憑借現有兵力和地形逐壹分割。
塞拉斯的武奧計劃的第壹個目標是163步兵師。
芬蘭15獨立營首先對蘇軍81團發起佯攻,阻止他們派出援軍;另壹部分芬蘭軍隊憑借對地形的熟悉,在拉特公路上拖延了第44師的增援。芬蘭的主力包圍了蘇軍759團在蘇奧姆的薩爾米村。
重武器沒有到達前線,蘇軍火力優勢無法發揮。芬蘭軍隊已經部分形成了對蘇軍的軍事優勢。
芬蘭軍隊對759團的圍攻壹開始並沒有奏效,塞拉斯·烏奧也沒有堅持原計劃。他迅速調整兵力,向負責蘇軍運輸線警戒的662團和81團發起猛攻。
81團在之前的戰鬥中吃了壹些虧,最終在沒有補充的情況下,在芬蘭軍隊的猛攻面前崩潰。81團殘部逃回163師司令部附近。163師師長看到後驚呆了。他認為戰局已經難以扭轉。在征得上級同意後,他帶著759團和81團的殘部,在飛機的掩護下撤退。
然而,蘇軍662團就沒那麽幸運了——因為他們負責運輸線的安全,分散在公路運輸線上。面對芬蘭軍隊的進攻,662團無法有效集結,部隊指揮系統癱瘓。大多數士兵甚至不知道撤退。662團已被芬蘭第9步兵師包圍,補給不足。662團團長放棄部隊指揮權,隨團指揮部逃回後方。
662團的大部分士兵就這樣被遺棄在芬蘭的極地地區。662團的戰士在冰天雪地裏像無頭蒼蠅壹樣逃命。許多人被芬蘭軍隊打死,而許多傷員被凍死。662團團長兼政委後來被捕,當著662團幸存士兵的面被槍斃。
03 44除法完畢。
塞拉斯烏奧的下壹個目標是蘇軍第44師和另壹個163師。
在蘇奧木薩爾米,蘇軍163師主力被芬蘭軍隊分割包圍時,蘇軍第44步兵師和163師的壹部分(以下簡稱44師)正在試圖增援163師。
第44師的增援部隊必須經過拉特路。
拉特路是壹條窄路,坦克只能壹輛壹輛通過。在芬蘭,冬天會下大雪,道路兩旁有30-50厘米厚的積雪。44師也缺少雪地裝備,通行效率可想而知。
即使行軍緩慢,44師也要組成長蛇陣,沿拉特路蜿蜒30公裏。
在這種陣型中,壹旦敵人同時在多個地方進攻,很容易失去首尾的平衡,造成混亂。
遺憾的是,芬蘭軍隊采用了這種技能。
塞拉斯·烏奧指揮第9步兵師,充分發揮熟悉地形和雪地作戰的特點,分成幾個小分隊,分段落進攻蘇聯。
在惡劣的暴風雪天氣中,芬蘭軍隊將第44師切割成幾段,堆積在公路上的蘇軍坦克和火炮進退兩難,難以相互呼應。在芬蘭人的攻擊下,精銳的第44師死傷超過9000人。當時蘇軍步兵師滿員17000多,壹戰直接消滅了壹半,而芬蘭軍隊卻傷了400多人,交換比例驚人。
蘇聯在這場戰役中被徹底擊潰,芬蘭軍隊繳獲了大量蘇軍武器裝備,包括數十輛坦克、70門野戰炮、278輛卡車、近300挺機槍、6000支步槍以及非常珍貴的通訊設備和藥品。第44師的指揮官維諾格拉多夫在乘坐坦克逃離家園後被處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