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性流感在人與人間傳播能力很強,與有限的有效治療措施相比積極防控更為重要。主要的預防措施如下。
加強個人衛生知識宣傳教育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
2.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等,避免飛沫傳播。
3.經常徹底洗手,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
4.流行期間如出現流感樣癥狀及時就醫,並減少接觸他人,盡量居家休息。
5.流感患者應呼吸道隔離1周或至主要癥狀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徹底消毒。
6.加強戶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7.秋冬氣候多變,註意加減衣服。
8.機構內暴發流行的防控:當流感已在社區流行時,同壹機構內如在72小時內有二人或二人以上出現流感樣癥狀就應警惕,積極進行病原學檢測。壹旦確診應要求患者入院治療或居家休養,搞好個人衛生,盡量避免、減少與他人接觸。當確認為機構內暴發後,應按《傳染病防治法》及《突發公***衛生應急條例》的有關規定來執行。醫院內感染暴發時,有關隔離防護等措施應參照相關技術指南的規定來執行。
9.接種流感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預防流感及其並發癥的手段。疫苗需每年接種方能獲有效保護,疫苗毒株的更換由WHO根據全球監測結果來決定。優先接種人群:
(1)患流感後發生並發癥風險較高的人群①6~59月齡嬰幼兒。②≥60歲老人。③患慢性呼吸道病、心血管病、腎病、肝病、血液病、代謝性等疾病的成人和兒童。④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和兒童。⑤生活不能自理者和因神經系統疾患等自主排痰困難有上呼吸道分泌物等誤吸風險者。⑥長期居住療養院等慢性疾病護理機構者。⑦妊娠期婦女及計劃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婦女。⑧18歲以下青少年長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療者。
(2)有較大機會將流感病毒傳播給高危人群的人員①醫療衛生保健工作人員。②敬老院、療養院等慢性疾病護理機構工作人員。③患流感後並發癥風險較高人群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
(3)禁忌者①對卵蛋白或任何疫苗過敏者。②中、重度急性發熱者。③曾患格林巴利綜合征者。④醫師認為其他不能接種流感疫苗者。
(4)接種方法和時機①從未接種過流感疫苗、或前壹年僅接種1劑的6月齡~9歲兒童應接種2劑,間隔4周;以後每年在流感高發季節前接種1劑。其他人群每年1劑。②接種途徑為肌肉或深度皮下註射,建議嬰幼兒選擇大腿外側肌肉註射。③我國大多數地區應在每年10月前開始接種。
10.抗病毒藥物預防: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只能作為沒有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後尚未獲得免疫能力的高合並癥風險人群的緊急臨時預防措施。應選擇對流行毒株敏感的抗病毒藥物作為預防藥物,療程應由醫師決定,壹般1~2周。對於那些雖已接種疫苗但因各種原因導致免疫抑制,預計難於獲得有效免疫效果者,是否要追加抗病毒藥物預防及投藥時機、療程、劑量等也應由醫師來做出判斷。
(1)中醫預防:與流感患者有明確接觸者:①兒童、青壯年,身體強壯者可用下方:金銀花、大青葉、薄荷、生甘草,水煎服,每日壹副,連服5天。②老年體弱者可用下方:黨參、蘇葉、荊芥,水煎服,每日壹副,連服5天。
(2)飲食註意:患流感後,宜清淡飲食,進食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同時應註意多飲水,以白開水為主。禁吃鹹食:食用鹹食後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縮,加重鼻塞。咽喉不適等癥狀。而且過鹹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劇。禁食甜、膩食物:甜味能助濕,而油膩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應忌食各類糖果、飲料、肥肉等。禁食辛熱食物:辛熱食物易傷氣灼津,助火生痰,使痰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蔥壹定要少吃。不宜吃燒烤煎炸的食物:此類食物氣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易導致黏膜收縮,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同時還應忌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