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2)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
(3)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
(四)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5)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改善民生需要處理好盡力而為和量力而行的辯證關系。要在經濟發展可承受的範圍內,盡最大努力改善民生;也要量力而行,尊重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的規律。
民生的改善要從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只有這樣,民生的改善才具有可操作性、可持續性和可持續性,否則只會是徒有其表,贏得掌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生工作直接與老百姓見面和解,不能有壹點虛假。它必須是積極的,做它力所能及的事,它承諾的事必須兌現。”
對各級政府部門來說,繼續推進民生改善,根據各自的資源稟賦和發展階段,出臺務實舉措,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落實好各項惠民政策,抓好普惠性、基礎性、綜合性民生建設,讓各項民生舉措落地生根,取得實效。
擴展數據:
民生問題包括由低到高三個層次的具體內容,呈現遞進狀態。
第壹,主要是指民生基本底線。這壹層面的民生問題主要聚焦於民眾的基本“生存狀態”,即社會要保證每壹個社會成員“都能像人壹樣有尊嚴地生存”。
其具體內容包括:社會救濟、最低生活保障、基本社會保障、義務教育、基本公共衛生、基本住房保障等等。
第二,主要指人的基本發展機會和能力。人不僅要有尊嚴地生存,更要有生存的能力。這壹層面的民生問題主要著眼於民眾的基本“生活來源”,考慮每個社會成員“有沒有生存的能力和機會”的問題。
即壹個社會在滿足了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問題後,要考慮社會成員的基本發展能力和機會,才能為人民提供最起碼的發展平臺和前景。
其具體內容包括:促進充分就業,開展基礎職業培訓,消除歧視,提供公平合理的社會流動渠道,以及相關的基本權益保護問題(如勞動權、財產權、社會事務參與權),等等。
第三:主要指民眾基本生存線以上的社會福利狀況。這壹層面的民生問題主要關註人的基本“生活質量”問題,即當壹個社會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公共財力的大幅提高,解決了人的基本生存、基本發展機會和基本發展能力。
隨著現代制度的全面建立,需要考慮的進壹步問題應該是為所有社會成員提供福利,以全面提高生活質量。
主要包括:人們應該享受更高的社會福利,比如公立高校的學生將來應該接受免費教育;住房公積金應該普及到每壹個勞動者;社會成員的權利應該得到充分的保護,等等。
需要註意的是,這個問題屬於更高層面的民生問題,當前的中國社會還無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但這壹層面的民生應作為未來的重要目標納入改善民生的中長期目標體系。
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堅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
百度百科-民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