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大家壹定增加了不少經驗,此時做好活動總結就顯得十分重要。那麽怎樣總結活動才能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生物課外小組活動總結,僅供參考,大家壹起來看看吧。
生物課外小組活動總結篇壹
本學期我們開展了生物興趣小組活動,輔導教師羅樂和韓海軍,成員為七年級生物愛好者,我們***了十個小組,每個小組由組長負責,有自己的組名,***四十人。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我們從第八周開始,提前制定每周活動計劃,活動時間為每周六上午9-11點。我們每周三至周六把活動內容詳細打印出來,有的要做成表格等、把活動內容下發到每個學生或以小組為單位,
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我們主要在校園和千畝園開展生物探究活動,進行顯微鏡實習和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洋蔥和口腔上皮細胞的時裝片制作過程,在校園采集大小鼠,並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洋蔥和口腔上皮細胞的制作過程。制作過程中,在校園內采集觀察鼠類,探究光對鼠類生活的影響,觀察種子的結構,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觀察葉片的結構並學習制作葉片臨時切片等,由於時間不允許,加之我們個人的季節計劃沒有完成,像花的結構只有到第二年春天才能進行觀察。
1、小組成員學會了調查生物的方法,也認識了很大壹部分校園裏的生物,由於天氣寒冷,樹葉掉落,所以有個別植物不好辨認區分。
2、小組成員掌握了使用顯微鏡的方法步驟和原理,能用顯微鏡快速找到載玻片標本進行觀察,我們還開展了顯微鏡操作比賽,小組成員都在制定的時間內順利完成,效果特別好。
3、小組成員學會了制作洋蔥鱗片葉片臨時裝片、番茄果肉細胞臨時裝片、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葉片結構臨時裝片。同時掌握了規範化操作和註意事項。
4、小組成員通過去捉鼠婆婆,知道了鼠婆婆的生活環境,也學會了探究性活動實驗方案的設計、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方法步驟和結論的得出,還弄清了探究性實驗如何設計對照實驗,充分理解了課本中對照實驗的概念。同時培養了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實驗後把鼠婦放回大自然。
5、小組成員通過對玉米、大豆、花生種子結構的觀察實驗,牢固掌握了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是果皮和種皮、胚和胚乳三部分,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是種皮和胚兩部分;而且還學會了區分它們,它們的胚的結構是壹樣的都有四個部分,都有胚芽、胚軸、胚和子葉,單子葉植物的胚和子葉、胚和胚軸、胚和子葉、胚和子葉。子葉,單子葉植物有壹個子葉,營養儲存在胚乳中,雙子葉植物有兩個子葉,營養儲存在子葉中。例如,我們吃的小麥粉,營養就在種子的胚乳中,我們吃的花生油,營養就在種子胚的子葉中。
總之:通過活動對課本知識進行了解掌握和充實,做到學以致用。培養了學生觀察、調查、實驗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生物課外小組活動總結篇二
本學期即將結束,首先將生物能手小組活動總結如下:
1、小組成員通過活動,進壹步消化了課堂所學知識,並拓展了知識面,提高了深度和難度,因此興趣小組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
不僅牢固掌握了知識,還通過方法把很多抽象的知識增加為具體的知識。
二、生物興趣小組是取長補短,因材施教的場所。
興趣小組面向有愛好、有特長的學生。對於學習好的學生,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提高,鞏固興趣,發揮特長,以他們為主參加各種競賽,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對於學習有困難、思想素質有缺陷的學生,要註意他們的特長,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密切師生關系,溝通交流,以減緩課堂教學的壓力,淡化他們的消極情緒和負面影響,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興趣小組活動,為課堂教學提供實驗素材。
如探究蔬菜、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探究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觀察小魚尾鰭中血液的流動等,小組成員在活動中總結,甚至撰寫科技論文,許多科技論文可以用來解釋生物課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4.增加實踐機會。
由於興趣小組不僅有室內理論的學習而且還參加了實踐,所以很多學生以動手操作的機會學習測量血壓、測量胸圍差、測量視力使他們認識到所學的知識不僅是用在 "考試 "上,更大的是使他們認識到所學的知識不僅是為了 "考試",更重要的是 "來源於實踐,服務於實踐",使他們認識到學習生物的用處。使他們認識到學習生物的用處,當然也就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5.豐富了學生的第二課堂。
從素質上看,它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學生的生活不再局限於課堂,讓他們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
當然,在工作中我還存在著不足,我期待著能夠更快更好地進步。我會本著為學生工作,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更加努力,使學生的素質得到更快更好的提高。
生物課外小組活動總結篇三課外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通過相互合作,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是第壹課堂學習的延伸、補充、發展,具有廣泛深入、生動活潑的教育實效,能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能使學生學到各種新鮮知識,有利於培養興趣和愛好,開發學生的智力。實踐證明,經過第二課堂活動的訓練和熏陶,學生的思想覺悟得到了提高,個性特長得到了發展,知識面得到了拓寬,動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與第壹課堂教學相得益彰。現總結如下:
壹、領導重視是關鍵:
當前,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許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我們的教育還局限於傳統的第壹課堂教學,那麽不僅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會受到限制,而且學生的個性特長難以發展,情操得不到陶冶,對學生以後的發展也不利。第二課堂是第壹課堂的延伸和補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是拓展學生知識面和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學校領導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第二課堂活動,把組織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列入常規工作進行研究和檢查,並在時間、資金投入、場地、設備、器材等方面給予充分保證,使第二課堂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二.建立健全活動組織機構
按照學生自願參加和教師選擇相結合的方法,根據不同年級或不同班級組建課外活動小組。學生自願參加活動的組織,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負責指導,選拔責任心強、組織能力強的學生擔任正副組長。參加小組活動要有連續性,包括七、八年級。
三、因地制宜組織活動,是課外活動順利開展的關鍵
課外活動,會遇到時間和經費的問題,在時間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況,以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身體健康為前提,活動時間壹般安排在中午和晚自習放學、自習課、周末等空閑時間,學生以自願和興趣為主。這時,學生方面要本著自願和興趣參與的原則,教師擇優組建成立生物興趣小組,同時必須報請學校領導和教育主管部門認可,爭取他們的支持和經濟上的幫助。
四、課外活動形式靈活多樣。
小組學生在老師的統壹指導下,開展豐富多彩的生物活動。對於壹些活動,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設計、調查、取證等,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門,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去領略綠色的美麗,到農村去參觀農民的沼氣池等等。使生物課外活動豐富多彩,使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得到最大限度的張揚,為培養創造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生物課外小組活動總結 第四篇今年9月,隨著新校區的順利搬遷,生物興趣小組也壹並開展起來。新環境,新同學,新氣象。經過同學們的踴躍報名,老師的精心準備,終於使生物興趣小組如期開展。報名參加活動的同學都是高壹新生,他們懷著對壹中的向往走進了實驗室。每周三下午4:30至5:30是我校學生社團活動時間。為了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我們開展了兩種活動。壹是帶領學生到校外散步,采集植物標本,既放松了心情,又學會了制作植物標本的簡單方法。非常實用。二是在實驗室科學實驗中,利用顯微鏡對各種植物細胞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學習。從而使學生對植物細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和缺陷。
雖然本學期的活動取得了壹些不錯的成績,但也應看到壹些不足之處。畢竟是壹個新的開始,有不足之處在所難免。為了今後更好地開展活動。我們要不斷總結,不斷探索。
總之,經過不斷的努力,使社團建設達到了集課程性、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系統性為壹體的社團特色。
生物課外小組活動總結篇五大自然對我們人類無所求,人類只有在大自然的蔭庇下才能生存。地球是人類***具的家園,然而,本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規模的擴大,人類對地球的依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環境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今天的少年兒童是21世紀的主人,是未來世界的創造者。因此,如何喚起這些幼小心靈的環保意識是壹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作為教師,是對幼兒實施環保教育的最直接的人,更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將幼兒溶入到保護環境的大家庭中,讓幼兒親自去接觸森羅萬象的自然環境,挖掘人類天生的探索性和歸納性,將所經歷的經驗進行學習整理,最後引導幼兒將其運用到生活中去。
1、環保教育活動必須協同發展,借助社會資源走全面育人之路,用綠色文化打造校園文化主旋律,把生態德育量化為學生的環保日常行為規範。
2、環保教育活動要擴大效果,必須有系列活動,同時要擴大範圍,讓更多的人共同創建綠色家園。
3、在開展綠色校園環保活動中,我們感受到有許多舉手之勞的小事可以改變我們的環境,我們會壹直努力,並呼籲更多的
生物課外小組活動總結 第六篇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勇於創新的思維,開展學生生物興趣小組活動是非常必要的。
壹、活動的意義。
(壹)有利於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
生物課外活動是科學研究的基本雛形,富於實踐性和創造性,非常有利於學生智力和生物學能力的開發和培養。
(二)促進課堂教學,提高生物教學質量。
生物課外活動可以鞏固、深化和拓展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生物知識和技能。課堂教學是生物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但在壹定程度上也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需要課外活動的配合,做到課內外相結合。
(3)提高興趣和專業知識,培養生物人才。
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特長的有效途徑。參加生物課外活動的學生對生物有壹定的興趣和專長,但這種興趣和專長能否成為終身的誌向,還有待於課外活動的進壹步提高和形成。學生在實
際活動中親身接觸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不斷發現、探索和解決壹些有趣的生物學問題,了解生物學的偉大成就,勢必激發他們學好生物學,並把生物學與祖國的醫、農、林、牧相結合,逐步樹立為祖國奉獻的誌向和理想。
二、活動內容的計劃。
(壹)生物課外活動內容安排的原則。
1、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課外活動應以課堂教學內容為出發點,適當拓展、深化。如樹葉的結構、與樹葉的標本等。
2、結合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不同,課外活動以實踐為主。但課外活動必須有理論指導,在實踐活動中講授理論。
3、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生物課外活動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校和周圍的條件、需要和學生的實際來安排內容
生物生長發育有季節性的特點,活動內容應抓住有利時機來安排,如春季適合植樹種草,觀察青蛙的發育情況;夏季適合開展各種野外考察活動;秋季有利於收集蛙類的 "蛙 "字、"蛙 "形、"蛙 "音、"蛙 "形、"蛙 "音、"蛙 "音、"蛙 "音等。
三項措施:
1、生物課外活動小組這是學校活動的主要形式。活動內容主要是配合課堂教學,同時也是對生物相關知識的拓展和深化。為保證活動正常開展,每月安排壹定的時間。
2、個別活動對生物興趣特別濃厚的學生,根據他們的能力和特長進行個別指導,組織他們閱讀、觀察、研究,指導他們撰寫小論文,參加生物智力競賽等活動。
3、成果展可以組織展示小組課外活動中栽培植物、飼養動物或制作標本等成果。不僅可以使本組成員得到提高,還可以使其他同學受到教育。
4、舉行活動匯報會,匯報會在壹定範圍內進行,還可以起到總結交流的作用。
5、宣讀小論文 在活動結束後,可以組織學生寫壹篇小論文,在壹定的會議上宣讀。
附:探究實踐用時
九月份:小鳥為什麽會飛,探究校園的生物。
十月:螞蟻為什麽不會迷路,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十壹月:培養細菌和真菌、測量種子發芽率。
十二月:甜酒的釀造過程、植物的生長過程。
生物課外小組活動總結篇七
生物是壹門以實驗和觀察為基本研究內容,集學術性、方法性為壹體的實驗科學,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既能培養學生各方面的實踐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實驗教學。尤其要註意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的濃厚興趣,逐步把他們培養成為對生物學未來發展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
壹.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例如,學生在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時,首先要通過直觀觀察認識根的形態,掌握直根系、須根系的形態特征、然後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根毛的位置和根尖的結構,認識和掌握根冠、伸長區、生長點和根毛區的細胞結構特征。又如:在觀察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形態結構時,首先要向學生強調兩類植物的顯著區別,壹是葉脈的結構:平行葉脈與網狀葉脈;二是莖的結構:有形成層與無形成層;三是種子胚的結構:單子葉與雙子葉。另壹方面,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在葉序方面有許多相似之處,因為它們都是綠色植物,葉序的相似是由於光合作用。為了保證觀察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不僅要多次觀察,而且要多次觀察,否則就很難區分偶然發生的現象和壹致的現象,這就是巴甫洛夫所說的 "觀察、觀察、再觀察",他深刻揭示了觀察的嚴肅性和科學性。因此,必須多次重復觀察,才能達到觀察結果的準確性。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設疑--觀察--動手--總結--質疑--討論--解疑--歸納"。如 "莖的傳導作用 "實驗,如果用以前的實驗方法課前預習後,有明顯的效果,但學生總結出 "莖能輸水",學生就不感興趣了。
第壹個問題:
(1)把樹枝插入稀釋的紅墨水中怎麽樣?
(2)把剪去部分樹皮的樹枝插入稀釋的紅墨水中,有什麽反應?把去掉葉子的樹枝放入稀釋的紅墨水中會有什麽反應?
(3) 草本植物的枝條插入稀釋的紅墨水中會有什麽反應?這壹結果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興趣壹下子就提高了,讓他們自己動手觀察,得出結論,提出問題。學生根據所學知識,通過動手操作實驗材料觀察到的現象,各抒己見,提出問題,在討論和爭論中解決問題,得出結論。教師只要稍加歸納,就能達到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目的,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所謂表達能力,是指運用生物學概念和原理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分析和做出解釋,並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這就必須首先加強對學生生物學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理解相關概念和原理。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以此來拓展學生的思維,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學會運用知識。
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對學生來說,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科學發展的根本途徑。學生可以通過生物實驗或生物課外活動,對這方面的能力進行有效培養。例如,學校每年都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對校園綠化進行管理。除草、施肥、殺蟲等等。學生通過調查和查閱相關內容就能提出是分配不合理的觀點。學以致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並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和提高,而問題的解決離不開社會實踐。因此,根據生物學科的特點,引導學生成立種植、動物養殖小組;充分利用校園和家庭,開辟實驗基地,讓學生動手設計實驗,學會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壹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獲得勞動技能;另壹方面可以發現和培養特長生,拓寬他們的基礎知識,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為培養未來的生物高科技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培養學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學生團結合作的良好品質
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要培養學生主動、自主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探究是最好的方式。通過課堂小組討論,小組競爭,既能體現學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能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良好品質。
六、培養學生科學的綜合素質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從長遠需要出發,科學教育要把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素質、科學價值放到與科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在生物實驗中,教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要從學生的長遠角度出發,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德、體、美、勞等多方面、無類型的人才。生物實驗教學除了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外,對人文精神的培養也有獨特的作用。如遵循實驗結果實事求是的態度,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興趣,陶冶學生豐富的情操和良好的心態。如通過生物的探究性學習,教育學生愛護生物,保護環境,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統壹,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正確看待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作用和影響,體驗生物世界的多姿多彩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賞心悅目的影響。
總之,生物興趣小組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的凝聚力和學習興趣,還有助於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生物教育教學中,我們必須重視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
活動計劃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大潮中,中學生物教材每年都要做適當的調整。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壹改過去教師單壹的灌輸式傳授方法向實用多樣的方法轉變,學生實驗也由教師指導實驗向學生綜合實驗轉變。
本學年計劃開展的活動如下:
壹、綠化校園,種植花草樹木
二、觀察植物葉和莖的輸水現象
三、顯微鏡觀察細胞和微生物
四、到野外、公園統計植物葉片的種類
五、制作葉脈書簽。
六、到野外采集植物,制作臘葉標本
七、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產物驗證實驗
八、驗證葉片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氣,放出二氧化碳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積極組建生物興趣小組,充分發揮興趣小組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動性。這樣,使生物興趣小組的建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更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也成為生物教師的得力助手,大大減輕了生物教師的工作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