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西洋參的功效與作用 西洋參是人參的壹種。

西洋參的功效與作用 西洋參是人參的壹種。

西洋參的功效與作用

西洋參是人參的壹種。西洋參又稱花旗參、野山參、廣東人參,是人參的壹種。因此,花旗參和西洋參是同壹種人參,兩者沒有區別,只是名稱不同而已。那麽,西洋參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下面就跟我壹起來了解壹下吧!

西洋參的功效與作用

1、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功能

西洋參中的皂苷可以有效增強中樞神經系統,達到靜心、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效果,適用於失眠、煩躁、記憶力減退、癡呆等癥狀。

2、保護心血管系統

經常服用西洋參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增強心肌收縮能力,冠心病患者出現氣陰兩虛、心慌氣短等癥狀時可以長期服用西洋參,效果顯著。西洋參的功效還在於調節血壓,能有效降低暫時性和持續性血壓,有助於高血壓、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疾病的康復。

3、提高免疫力

人參作為保健首選,能促進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有效抗癌。

4、促進血液活力

長期服用西洋參能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集,抗動脈硬化,促進紅細胞生長,提高血細胞比容。

5、治療糖尿病

西洋參能降低血糖,調節胰島素分泌,促進糖代謝和脂肪代謝,對治療糖尿病有壹定的輔助作用。

6、強健心肌,增強心臟活動能力

強化中樞神經系統,穩定身心,恢復疲勞,鎮靜解酒,增強記憶力,對老年癡呆癥有明顯療效。

7、對肝臟有調節腎上腺素分泌的作用

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能增強體力,對運動員有很大好處。

8、抑制癌細胞生長,增加免疫功能

幫助消化,防治慢性胃病和腸胃虛弱。

三七的藥用價值

性味

涼,甘,微苦。

功能主治

益氣養陰,清熱生津。用於氣陰兩虛,內熱咳嗽,氣喘痰血,虛熱煩倦,消渴,口幹咽燥。用量 3~6 克。功效: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用於肺虛久咳、失血過多、咽幹口渴、虛熱煩倦等癥。

驗方

1、熱病傷陰、口渴、口幹咽燥:配石斛、麥冬、沙參。

2、陰虛血虧、體質虛弱:配當歸、熟地、白芍、赤芍。

3、單味方(《上海中醫雜誌》,1979,(4):29):主治腫瘤(如鼻咽癌)患者在放化療過程中出現的咽幹、惡心、嗜睡、食欲不振、白細胞下降等不良反應。西洋參水煎服,每日 3~9 克。放療前 2 周開始服用,直至放療結束。西洋參益氣養陰生津方。

4.單味方(廣東省藥品標準):主治肺虛咳嗽,口燥咽幹,潮熱盜汗,腎虛頭暈,肝虛貧血,元氣不足,脾胃虛弱。取人參 500 克,研成細末,裝入硬膠囊中,制成 1000 粒,每粒 0.5 克。每次 2 粒,每日 2 次。服藥期間忌食蘿蔔。方中西洋參補中益氣,養陰生津。

西洋參的食用方法

1.服用方法

將西洋參放入砂鍋中加水蒸軟,然後切成薄片,裝入幹凈的玻璃瓶或瓷瓶中。每天早、晚飯前各服2~4片,嚼碎咽下。

2、粉末法

將西洋參研成細粉,每次用5g人參粉放入杯中,沖入沸水中加蓋沖泡5分鐘左右即可飲用,可反復多次,直至無味為止。

3.浸泡法

將西洋參切片,每天取2~5g放入瓷碗中,用適量清水浸泡3~5小時。蓋好碗口,然後將碗放入鍋中,蒸燉20~30分鐘,早餐前半小時食用。

4、蒸煮法

將西洋參用小火烘幹,研成細末,每次取5g,將壹個雞蛋打入調勻,蒸熟服用。

5.烹調方法

將西洋參切成薄片,每次煮湯時放入10g左右****。

6、浸泡法

將西洋參30g放入幹凈器皿中,用米酒500g浸泡,密封7天後服用,每日2次,每次空腹飲20ml。酒喝完後,待參味褪去,取參食用。

7、烹調方法

西洋參切片,取3克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用文火煮10分鐘左右。趁早餐前空腹時,將西洋參片和參湯壹起服食。

人參可以壯陽嗎

人參的主要功效是滋陰補腎,單獨食用的話可以補氣清熱。如果想實現更多的功效,可以搭配壹些輔助藥材和食材,比如西洋參與鴿子壹起燉煮,再加入壹定量的補腎填精、溫陽益氣的壯陽功效。鴿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民間傳說壹鴿勝九雞。壹鴿勝九雞?是說鴿子在滋補方面遠勝於雞,人參燉鴿子是人參藥膳中的壹道著名的保健膳食。它特別適合平時氣虛的人食用,像孕婦產後、長期體虛的中老年人,以及腎虛的中年人都可以適當食用調理。

三七的副作用

三七過量服用並不好,會讓人出現情緒激動、煩躁焦慮、失眠、性格喪失或精神錯亂等類似皮質類固醇類藥物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刺激癥狀,以及頭痛頭暈等。但只有極少數人癥狀正常。不過,只有極少數人在正常食用的情況下出現不良反應,人參是好東西,但不要多吃、亂吃。

人參屬涼藥,適宜補氣養陰。如果身體有熱性癥狀,如口幹煩躁、手心發熱、面色紅潤、經常疲倦乏力等,服用人參補品可以達到滋補的目的。相反,如果咳嗽有痰、流口水或水腫,則應避免服用西洋參補品,以免加重病情。

西洋參醫案

1、《本草從新》:補肺降火,生津,除煩。適用於體虛有火者。

2、《藥性論》:補陰退熱。生姜制益氣,扶助正氣。

3、《本草再新》:治肺火咳嗽痰多,氣虛喘促,失血勞傷,固精安神,生產諸虛。

4、《本草求原》:清肺腎,涼心脾以降火,除熱,解酒。

5、《醫學衷中參西錄》:能補氣,能補血。

;

  • 上一篇:大連哪裏有美國代購藥店?
  • 下一篇:四川的中醫學校有哪些專業?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