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此,石榴跨兩雲片巖中的礦物形成於不同的構造變形時期。①早期未折疊面理(Sn)是在區域變質變形過程中由白雲母+應時形成的;②同時或更晚形成石榴石雜色晶體,雜色晶體中形成與基質葉理方向壹致的細小扁平的應時包裹體(Si),表明石榴石形成於基質微褶皺之前(照片10-41,62);③在基質葉理微褶皺的同時,黑雲母晶體開始形成,褶皺的軸鉸方向控制了黑雲母晶體的生長,使絕大多數黑雲母晶體的延伸方向與其鉸方向平行(Sn+1)(照片10-41,64);④基質葉理微褶皺構造後,十字石疊加在褶皺構造上,十字石晶體中的應時包裹體褶皺,其褶皺強度和樣式與基質壹致,表明十字石是雲母片巖中最晚的變質礦物(照片10-63)。綜上所述,遼寧大石橋地區遼河群石榴十字二雲片巖的變質變形歷史見表10-1,照片10-65顯示了上述礦物的形成順序和變形關系的整體現象。
上述礦物之間沒有變質反應。在其他相關巖石薄片中,石榴石也與黑雲母和基質礦物接觸(照片10-41)。雖然它們形成於不同的構造變形階段,但在低角閃巖相的變質條件下,石榴石+十字石+黑雲母+白雲母+應時的變質條件處於平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