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氮氣,無害。
由於氮的化學惰性,常用作保護氣體,如:瓜果,食品,燈泡填充氣。以防止某些物體暴露於空氣時被氧所氧化,用氮氣填充糧倉,可使糧食不黴爛、不發芽,長期保存。液氮還可用作深度冷凍劑。
作為冷凍劑在醫院做除斑,包,豆等的手術時常常也使用,即將斑,包,豆等凍掉,但是容易出現疤痕,並不建議使用。高純氮氣用作色譜儀等儀器的載氣。用作銅管的光亮退火保護氣體。跟高純氦氣、高純二氧化碳壹起用作激光切割機的激光氣體。
用作鋁制品、鋁型材加工,鋁薄軋制等保護氣體。用作回流焊和波峰焊配套的保護氣體,提高焊接質量。用作浮法玻璃生產過程中的保護氣體,防錫槽氧化。
擴展資料:
據了解,快遞包裝中的不環保問題突出表現在包裹的過度包裝、使用材料不環保、包裝物不回收再利用等方面。
壹件快遞,包含運單、封套、塑料袋、膠帶等多種包裝物,有的還要套上紙箱、編織袋、裝填緩沖材料,層層疊加。而調查顯示,有55.6%的消費者會在拿到快遞後將包裝直接丟棄。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消耗約32億條編織袋、68億個塑料袋、37億個包裝箱以及3.3億卷膠帶。
這些材料不僅消耗了大量資源,簡單丟棄後還會產生嚴重的環境汙染。
以消耗量增長最快的快遞包裝塑料袋為例,其材質大多是低密度聚乙烯,含有塑化劑、阻燃劑等有害物質,焚燒時會產生二惡英,嚴重影響人體健康,造成大氣汙染;而封箱膠帶的主要材料是聚氯乙烯,如果埋在土裏,100年也降解不了。此外,全國每年因快遞包裝過度浪費的瓦楞紙板大約有18.2萬噸,相當於1547公頃森林。
據國家郵政局測算,僅2017年“雙11”期間,全國***產生快遞包裹超15億件。若按照每件快遞產生200克垃圾來算,15億件快遞就會產生30萬噸垃圾。
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快遞業務完成401億件,同比增長28%,連續四年穩居世界第壹。照此計算,壹年產生的固態垃圾超過800萬噸。而數字顯示,中國每年完成的快遞件數還在以100億件左右的速度增長。
快遞產生的垃圾越來越多,但回收卻很少。北京印刷學院青島研究院副院長朱磊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中國包裝垃圾的總體回收率小於20%,其中紙盒只有不到壹半被回收,而快遞包裝中的填充物、膠帶等塑料成分,回收率幾乎為零。
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焦錚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快遞企業在環保、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正面臨更多要求。與此同時,原紙價格上漲、輿論壓力等也正倒逼企業采用更綠色的物流方式。
百度百科-氮氣
新華網-快遞包裝如何綠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