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創新藥行情熱度再起高臨床價值藥企或脫穎而出

創新藥行情熱度再起高臨床價值藥企或脫穎而出

創新藥正在吸引越來越多專業投資者的目光。

隨著醫療健康板塊集體回暖,多個細分板塊被帶動。繼醫療器械之後,創新藥也成為看好醫藥板塊的投資者現下高度關註的子行業。國慶節後,創新藥開啟了上升行情,中證創新藥產業指數自階段性低點反彈超22%,中證創新藥30指數自階段性低點反彈超25%。

基金從業人士表示,創新藥經歷了過去壹段時間的出清,行業格局已逐漸明朗,高臨床價值藥企或脫穎而出,部分企業將進入商業化兌現的階段。在較熱的行情下,投資者需重點關註管線的發展進度和競爭格局,同時註意規避二級市場估值過高的風險。

政策影響可預期投資不確定性降低

近期,醫療健康板塊強勢回暖,包括創新藥在內的多個細分領域都有良好的表現。在此背景下,醫保談判的新動向也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註。

廣發醫療保健基金經理吳興武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未來兩個月會有創新藥國談和第八批仿制藥集采這兩個重要的藥品相關的醫保事件,相關藥品的降價幅度會是很重要的風向標。創新藥國談方面,醫保局已經出臺了明確的談判政策和簡易續約規則。規則本身公開透明且相對溫和,可以預期本次創新藥國談可能不會讓相關藥品承擔較大幅度的降價壓力。

萬家基金也有類似看法,醫保談判從18年開始已經進行多輪,在不斷嘗試中積累了較多的經驗,本次創新藥談判的簡易續約規則在6月已經公布,結合10月的IVD(體外診斷產品)集采來看,最大的特點是已經沒有之前那種極致降價的情況,醫保局也會和企業提前商談。可以看到,醫保整體談判節奏是更加成熟化、可預期化的,這種可預期化降低了投資的不確定性。

在長盛基金的醫藥基金經理周思聰看來,無論談判結果如何,市場的解讀都會比之前更加理性和冷靜,參考9月份的骨科脊柱集采後,整個骨科相關股票的行情走勢仍非常強勁。

中信保誠基金的量化部策略分析師胡穎長期研究醫藥等行業的增強投資。她認為,目前擬談判的創新藥涵蓋生物藥、小分子藥、中藥創新藥等,大約35個續約,10多個新進。和往年大幅度降價的狀況相比,今年的醫保談判是邊際放松的。這壹特點在過去壹個月的醫藥行業走勢中也得到了壹定體現。胡穎表示。

在她看來,後續逐步公布的在談品種,根據藥物自身不同的競爭格局,大體可能有幾種表現:首先是以市場比較熟悉的PD-1為例,今年多是壹些已經錄入醫保的品種,更大可能按照以往的方式進行續約。其次是壹些新的、獨家的適應癥,具備較高的技術壁壘,企業的選擇權會比較大,可以根據降幅情況決定是否進入醫保。無論是否加入,都不會對該藥企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此外是壹些非獨家的、今年新進的小適應癥,小適應癥在藥企整體管線裏占比不會特別高,藥企對這類創新藥大比例降價的動力不足。胡穎認為,當下市場對醫保談判事件的關註力是逐步脫敏的過程,這次醫保談判對於市場的整體影響可能不會特別大。

高臨床價值藥企或脫穎而出

目前,創新藥板塊的競爭格局如何?作為專業投資者的公募機構,更看好哪類創新藥企業?

吳興武表示,創新藥板塊中企業的看點和邏輯總體來講比較多樣。有些企業高舉高打,在美國建立自己的臨床和商業化團隊,有些企業將精力放在個別優質品種進行海外授權,有些企業走國內高效研發和商業化推廣的路線。這些不同的發展路徑都有走通的可能性,也都面臨相匹配的風險和回報,很難籠統地講哪壹類路線走得更好,因為這背後所需要的能力存在較為明顯的差別。吳興武告訴記者,相對可能的***性是誰的藥品能夠做出來更為優異的臨床數據,那將會在後續的商業化競爭中占據較為有利的先機。

華夏創新醫藥龍頭混合基金經理王澤實認為,國內的創新藥發展正在經歷從me-too類產品向me-better和first-in-class類產品過渡的階段。過去5年時間,創新藥行業經歷了從火爆到冷靜的周期,目前,行業內公司的研發管線跟過去內卷化的情況相比,已經有很大程度的緩解。考慮到行業經歷過1年半左右時間的出清,很多企業的競爭格局已經逐漸清晰,目前行業發展已經到了商業化兌現的階段。他看好在研發產品線中競爭格局好的企業,以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研發平臺具備壹定可拓展性的企業。

萬家基金則認為,從2015年國家支持創新藥發展政策以來,2018-2019年出現大量的國產創新藥,其中有壹些是沒有特別價值的仿制創新。所以經歷了2020年以後的談判及洗牌,整體來看,國家對於有稀缺性的真創新是明顯支持的,但是對於沒有明顯臨床價值的品類處於明顯的壓制狀態。最後的結果是,很多管線不足的生物科技公司明顯沒有商業化能力,同時融資能力不足,這類公司大概率難有作為。同時,真正有臨床價值的公司也會遭遇短期錯殺,但最後仍會走出來,這壹過程會非常強勢和超預期。

在胡穎看來,我國醫藥創新正在加速期。壹方面,國家政策支持,鼓勵創新,醫改持續深化。比如前端審批周期縮短,可以降低企業創新成本,醫保控費進壹步走向精細化,也給創新藥帶來更好的利潤空間,使得藥企主觀上更積極研發和創新。另壹方面,近年優秀專業人才進壹步湧現,資金在創新藥領域加強支持,產業技術叠代在加速,都為發展提供了客觀條件。

在這種大背景下,競爭加劇就在所難免,加上創新的高失敗率高回報率特征,對於藥企而言,創新藥事業更像逆水行舟。胡穎總結道,不僅需要創新,還需要能持續創新。她認為,擁有技術壁壘、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顯現出第二增長曲線、國產替代主力軍,甚至有核心品種有望走上國際化的企業值得關註。

熱度高時要冷靜

關註管線和估值

那麽,創新藥板塊大幅反彈的同時,是否有壹些風險因素需要投資者仔細辨別?

吳興武認為,風險任何時候都是客觀存在的。就創新藥而言,他理解有以下幾類風險:壹是對於出海型企業而言,當前全球經濟格局的深刻演變是最底層的風險;二是對於將國內作為主戰場的藥企來講,相關政策的演進還需保持密切關註;三是對於品種較少的小企業而言,重點管線品種的臨床數據不及預期是最大的風險。

王澤實表示,創新藥仍是壹個比較專業的投資領域。他坦言,創新藥企業的研發也是有成功概率的,壹個好產品上市要經歷漫長的研發過程,中間有無數產品犧牲在上市的道路上。他建議,投資者還是要深入研究,把握企業的研發風險。

萬家基金認為,市場在壹步到位的過程中會把壹些明顯沒有管線的公司也炒作起來,而這些公司不管醫保談判是否緩和都是沒有價值的,這類公司的股價上漲有很大的風險。

胡穎表示,近日,市場政策面預期向好,疊加估值低,基本面有支撐,醫藥行業的持倉有所回升,熱度重啟。但就創新藥板塊而言,部分有優質基本面的個股,估值已經回到相對合理甚至較高的水平,在投資選擇時需要謹慎。

周思聰認為,創新藥行業投資的的風險有三個層次:第壹是對於還在研發階段的創新藥企業,其投資的風險點在於臨床數據是否理想,後續的臨床推進是否順利,藥品開發最終能否成藥、能否獲批等;二是對於藥品已經獲批的企業來說,政策層面的影響比較大;三是藥品研發可能導致的產品競爭格局的變化,如果有藥企在新的研發方向取得了非常好的臨床數據,那可能直接導致其他在研藥企類似的管線研發直接終止,之前的研發投入付諸東流,也可能使得現在在售的同類的老藥品未來面臨激烈的競爭,從而縮短藥品的生命周期。

  • 上一篇:醫藥WMS倉儲管理系統與其它行業的區別?
  • 下一篇:日本豆漿化妝品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