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印度研發的是“仿制藥”。所謂的仿制藥,其實和我們之前在國內的“山寨手機”壹樣,就是拿著罕見的西方國家研發的專利藥進行“山寨”。按照國際慣例,專利藥的保護期是20年,之後可以仿制。在此之前,山寨人的專利藥存在法律風險。但是,印度人口多,貧困人口多。俗話說“光腳的人不怕穿鞋”,他們根本不在乎這個。
畢竟如果完全按照西方國家制定的規則來制毒,價格很高,老百姓買不起。這樣會死人的!印度政府還特別鼓勵變相仿制外國藥品,於是印度藥廠開始仿制西方國家研制的各種特效藥。雖然印度人制造“仿制品”,
但效果和歐美的藥差不多,價格卻很低。以治療白血病的格列衛為例。是國內第壹臺,幾萬塊錢,印度仿後才2000多!
由此可見,印度仿制藥很受歡迎,但其實和中國制造的壹樣。西方國家很多產品因為壟斷可以隨意提價,但中國制造的產品物美價廉,迫使西方國家不得不降低價格。低價無敵天下的“中國制造”為什麽會在藥店失敗?
壹方面,藥學是前沿高科技領域,但中國制藥公司起步很晚,沒有相應的技術積累,只能靠從國外引進。中國不能像印度壹樣在制藥領域跟風,畢竟會面臨嚴重的法律風險。
另壹方面,中國藥企普遍存在“聯想”行為。我們知道,聯想壹直被認為是“民族企業”和“中國的驕傲”,但幾十年來,除了組裝電腦,在系統開發和芯片研究方面毫無建樹,這源於他們“造不如買”的理念。這種想法在中國的醫藥企業中也普遍存在。高科技藥品造不出來,用沒有技術含量的藥品壟斷市場,肆意擡高國產藥品價格。現在壹顆感冒藥能賣幾十塊。
中國的藥企賺得盆滿缽滿,很多省市的首富都是藥企。既然能舒舒服服賺錢,誰還會花錢搞研發?這就使得中國市場的稀有藥物被西方藥企壟斷,自然價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