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2017執業藥師藥物化學:合成抗菌藥物

2017執業藥師藥物化學:合成抗菌藥物

第四章抗菌藥物的合成

抑制或殺死病原微生物

喹諾酮類和磺胺類

第壹節喹諾酮類抗菌藥物

壹、結構分類及發展概況

壹個通式,三個階段,三種結構類型

1.萘啶羧酸

乙:吡啶環

代表藥物:依諾沙星

考證:結構特征和用途

2.焦嘧啶羧酸

b:嘧啶環

代表藥物:吡哌酸

3.喹啉羧酸

b:苯環的第三階段

二、喹諾酮類藥物的構效關系

(1)A環是壹個重要的藥效基因。

(2)環B可以是苯、吡啶或嘧啶。

(3)1位的取代基為乙基或環丙基(後者活性強)。

(4)3位羧基和4位酮基的基本藥效團。

(5)5-氨基可以改善吸收能力或組織分布。

(6)在6位取代F以提高對細胞的通透性。

(7)7位雜環的引入增強了抗菌活性,哌嗪效果最好。

(8)8位與氟、甲氧基或1位成環以增強活性。

8位氟具有光毒性(4毒性)

三、重點藥品

1.諾氟沙星

物理和化學特性及毒性:

喹諾酮類藥物也有同樣的特性。

(1)3-羧基和4-酮基易與金屬離子形成螯合物,降低其活性,不易與富含鈣、鐵的食物和藥物壹起服用。婦女、老人和兒童。

(2)室溫比較穩定,光照下發生3位脫羧和7位哌嗪分解。

(3)酸堿兩性(羧基、哌嗪)都溶於酸和堿。

2.鹽酸環丙沙星

化學名:1-環丙基-6-氟-1,4-二氫-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其他高諾氟沙星

3.左氧氟沙星

特點:活性好,水溶性好,毒副作用小。

化學名:(S)-()9-氟-2,3-二氫-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代-7H-吡啶並[1,2,3-]

3位手性碳

補充手性藥物的基礎知識:藥物分子的手性和手性藥物

所有具有四個不同原子或基團的碳原子稱為

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手性藥物稱為手性藥物

當藥物的分子結構中引入手性中心後,得到壹對對映體(R構型和S構型),它們是物理對象和鏡像。

四個基本概念:

1.構型:R,S (D,L為氨基酸,糖等。);

當Cl、S、F、O、N、C、H的第壹個原子相同時,比第二個原子更重要。

2.旋光度:(+)右旋,()左旋,(?)外消旋化;

手性藥物都具有旋光性:偏振光的振動面習慣上稱為偏振面。平面偏振光通過手性藥物溶液時,偏振面的方向旋轉壹個角度(向左或向右),稱為旋光。

3.對映異構體相等的混合物稱為外消旋體;

4.具有對稱表面的分子稱為介體;

檢查要求:具有手性中心的藥物有對映體,不同異構體的活性、代謝和毒性不同。

左氧氟沙星:

化學名:(S)-()9-氟-2,3-二氫-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代-7H-吡啶並[1,2,3-]

5.喹諾酮類藥物的代謝特征:3代謝

補充基礎知識:

藥物化學結構與體內生物轉化的關系

定義:藥物在酶的作用下轉化為極性分子,然後排出體外的過程稱為藥物代謝。

重要性:闡明藥理作用特點、作用過程及毒副作用產生的原因。

藥物代謝分類,分為兩個階段

第壹階段:官能團的反應

藥物分子轉化為極性分子(羥基、羧基、巰基、氨基等。)通過氧化、還原和水解。

第二階段:結合反應

I相的產物在體內與內源性分子(葡萄糖醛酸、硫酸、甘氨酸和谷胱甘肽)的價鍵結合,形成水溶性物質,排出體外。

結合原子o,n,s,c

喹諾酮類藥物的代謝特征:3代謝

1.3位羧基與葡萄糖醛酸的結合反應

2.哌嗪的3’位被氧化成羥基,並進壹步被氧化成酮。

  • 上一篇:公益宣傳海報模板-公益主題宣傳海報圖片
  • 下一篇:保健品當藥賣屬於什麽行為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