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夫種、蠡無壹罪,身死亡。
浮光躍金,靜影沈璧。 擬人
鰥寡不聞犬豕之食,煢獨不見牛馬之衣。 借代
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比喻 反問
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委婉
金石震而色變,骨肉悲而心死。 借代
豈不旦夕念,為爾惜居諸。
勤求機衡之寄,以獲斷金之利。
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 委婉
沙鷗翔集,錦鱗遊泳。 借代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引用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壹日不見,如三秋兮。 誇張
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 借代
有別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
願及未填溝壑而托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設問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 韓愈焚膏繼晷 文言文意思詞目:焚膏繼晷
發音:fén gāo jì guǐ
釋義: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學習。
出處: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示例:相傳文人目多眚,歸咎讀書,~,以致損明。(清·張潮《虞初新誌·三儂贅人廣自序》)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狀語、分句;含褒義
近義詞:夜以繼日、通宵達旦
反義詞: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使用頻率:常用
?tp=0_11
進學解〔唐〕?韓愈
原文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1〕:“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2〕。拔去兇邪,登崇畯良〔3〕。占小善者率以錄,名壹藝者無不庸〔4〕。爬羅剔抉,刮垢磨光〔5〕。蓋有幸而獲選,孰雲多而不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6〕。”
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7〕。紀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8〕。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9〕。先生之業,可謂勤矣。抵排異端,攘斥佛老〔10〕。補苴罅漏,張皇幽眇〔11〕。尋墜緒之茫茫〔12〕,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沈浸醲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其書滿家〔13〕。上規姚、姒,渾渾無涯;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春秋》謹嚴,《左氏》浮誇;《易》奇而法,《詩》正而葩;下逮《莊》、《騷》,太史所錄;子雲,相如,同工異曲〔14〕。先生之於文,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學,勇於敢為;長通於方,左右具宜。先生之於為人,可謂成矣。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15〕。跋前躓後,動輒得咎〔16〕。暫為禦史,遂竄南夷〔17〕。三年博士,冗不見治〔18〕。命與仇謀,取敗幾時〔19〕。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頭童齒豁,竟死何裨。不知慮此,而反教人為〔20〕?”
先生曰:“籲,子來前〔21〕!夫大木為杗,細木為桷,欂櫨、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22〕。玉劄、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23〕。登明選公,雜進巧拙,紆餘為妍,卓犖為傑,校短量長,惟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24〕。昔者孟軻好辯,孔道以明,轍環天下,卒老於行〔25〕。荀卿守正,大論是弘,逃讒於楚,廢死蘭陵〔26〕。是二儒者,吐辭為經,舉足為法,絕類離倫,優入聖域,其遇於世何如也〔27〕?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繇其統,言雖多而不要其中,文雖奇而不濟於用,行雖修而不顯於眾〔28〕。猶且月費俸錢,歲靡廩粟;子不知耕,婦不知織;乘馬從徒,安坐而食〔29〕。踵常途之促促,窺陳編以盜竊〔30〕。然而聖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茲非其幸歟
3. 文言文陳涉世家內容復述……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蔔。蔔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蔔之鬼乎! ”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嗚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偶然性:因暴雨斷道而誤期限
必然性:秦朝統治法峻刑嚴,“天下苦秦久矣”。陳勝等誤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斬首,這迫 使他們為求生,不得不轉戈反秦。(意思對即可)
號稱天下的百姓反抗秦朝的統治,會得到很多人的響應。
《陳涉世家》中這段文字側重寫起義的原因和策劃(謀劃)的經過;(意對即可)
4. 拜求用文言文寫的優美散文(初高中教材的除外春夜宴桃李園序 李白
吊古戰場文 李華
送孟東野序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韓愈
鈷鉧潭西小丘記 柳宗元
小石城山記 柳宗元
黃岡竹樓記 王禹偁
書《洛陽名園記》後 李格非
豐樂亭記 歐陽修
秋聲賦 歐陽修
瀧岡阡表 歐陽修
喜雨亭記 蘇軾
後赤壁賦 蘇軾
《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柳宗元
西湖壹 袁宏道
西湖二 袁宏道
西湖三 袁宏道
西湖四 袁宏道
此外袁枚、張岱的小品文非常不錯,可欣賞。另外,南北朝時期的散文賦也不錯,如吳均的《與朱元思書》等選自《藝文類聚》的感性美文令人陶醉,很美。
5. 有關於政鬥的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
(講的是與秦皇的對峙)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裏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悅。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唐雎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裏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裏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裏不敢易也,豈直五百裏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裏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公輸(如他壹連用五個“不可謂”,重重否定,極有氣勢,使公輸盤無從辯駁;而在和楚王的對話中,壹連用三個對比,並采用誇飾的手法,極言楚國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宋國之面積狹小、物產貧乏,感染力很強,既滿足了楚王的虛榮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國是無意義的乃至愚蠢的舉動。)
原文: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公輸盤不說。 子墨子曰:“請獻千金。”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於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公輸盤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輸
子墨子曰:“胡不見我於王?” 公輸盤曰:“諾。” 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 王曰:“必為有竊疾矣。” 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裏,宋之地方五百裏,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 於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問其故。 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6. 有沒有詳細描寫皇家狩獵的古文詩詞或現代書籍上林賦》是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創作的壹篇賦,是《子虛賦》的姊妹篇。此賦先寫子虛、烏有二人之論不確來引出天子上林之事,再依次誇飾天子上林苑中的水勢、水產、草木、走獸、臺觀、樹木、猿類之勝,然後寫天子獵余慶功,最後寫天子悔過反思。全賦規模宏大,辭匯豐富,描繪盡致,渲染淋漓。
沈沈隱隱,砰磅訇礚,潏潏淈淈,湁潗鼎沸。馳波跳沫,汩濦漂疾。悠遠長懷,寂漻無聲,肆乎永歸。然後灝溔潢漾,安翔徐回,翯乎滈滈,東註太湖,衍溢陂池。於是乎鮫龍赤螭,漸離,鰅鰫鰭鮀,禺禺魼鰨,揵鰭掉尾,振鱗奮翼,潛處乎深巖,魚鱉讙聲,萬物眾夥。明月珠子,的礫江靡。蜀石黃碝,水玉磊砢,磷磷爛爛,采色澔汗,藂積乎其中。鴻鹔鵠鴇,鴐 鵝屬玉,交精旋目,煩鶩庸渠,箴疵?盧,群浮乎其上,泛淫泛濫,隨風淡淡,與波搖蕩,奄薄水渚,唼喋菁藻,咀嚼菱藕。
“於是乎崇山矗矗,巃嵷崔巍,深林巨木,嶄巖參嵳,九嵕嶻嶭。南山峨峨,巖陁甗崎,摧崣崛崎。振溪通谷,蹇產溝瀆,谽呀豁閕。阜陵別島,崴磈葨廆,丘虛堀礨,隱轔郁壘,登降施靡,陂池貏豸,沇溶淫鬻,散渙夷陸,亭臯千裏,靡不被築。揜以綠蕙,被以江蘺,糅以蘪蕪,雜以留夷。布結縷,攢戾莎,揭車衡蘭,槀本射幹,茈姜蘘荷,葴持若蓀,鮮支黃礫,蔣苧青薠,布濩閎澤,延曼太原。離靡廣衍,應風披靡,吐芳揚烈,郁郁菲菲,眾香發越,肸蚃布寫,晻薆咇茀。
“於是乎周覽泛觀,縝紛軋芴,芒芒恍忽。視之無端,察之無涯,日出東沼,入乎西陂。其南則隆冬生長,湧水躍波。其獸則?旄貘嫠,沈牛麈麋,赤首圜題,窮奇象犀。其北則盛夏含凍裂地,涉冰揭河。其獸則麒麟角端,騊駼橐駝,蛩蛩驒騱,駃騠驢騾六庵註。
“於是乎離宮別館,彌山跨谷,高廊四註,重坐曲閣,華榱璧珰,輦道纚屬,步櫩周流,長途中宿。夷嵕築堂,累臺增成,巖窔洞房,頫杳眇而無見,仰攀橑而捫天,奔星更於閨闥,宛虹扡於楯軒,青龍蚴蟉於東箱,象輿婉僤於西清,靈圄燕於閑館,偓佺之倫,暴於南榮。醴泉湧於清室,通川過於中庭。盤石振崖,嵚巖倚傾。嵯峨磼礏,刻削子愀然改容“鄙人固陋,不知忌諱,乃今日見教,謹受命矣。”---- 兩漢 · 司馬相如《上林賦》
7. 文言文吾以無所畏懼的意思是什麽1.公輸壹、文章內容1、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公輸盤給楚國制造雲梯這種器械,制成後,將要拿去攻打宋國。2、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先生墨子聽到這個消息,就從魯國動身,走了十天十夜,到達郢都,去見公輸盤。3、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公輸盤說:“先生有什麽指教呢?”4、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願借子殺之。”
先生墨子說:“北方有人欺侮我,我希望依靠您去殺了他。”5、公輸盤不悅。
公輸盤不高興了。6、子墨子曰:“請獻十金。”
墨子說:“請讓我奉送給您十金。”7、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公輸盤說:“我按準則本來不殺人。”8、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
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墨子站起來,拜了兩拜,說:“請允許我向您進言。我在北方聽說您造了雲梯,要拿去攻打宋國。
9、宋何罪之有?宋國有什麽罪呢?10、荊國有余於地而不足於民。楚國多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眾,11、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如今去殺害自己缺少的民眾而爭奪自己並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說是聰明。
12、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宋國並沒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說是仁愛。
13、知而不爭,不可謂忠。懂得這個道理,卻不據理力爭,不能說是忠誠。
14、爭而不得,不可謂強。據理力爭而沒有結果,不能說是盡力。
15、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自己說)遵守道義,不殺少量人,卻要去殺眾多的人,不能說是明白事理。”
16、公輸盤服。公輸盤被說服了。
17、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墨子說:“既然這樣,那麽為什麽不停止攻宋呢?”18、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輸盤說:“不能,因為我已經對楚王說過了。”
19、子墨子曰:“胡不見我於王?”公輸盤曰:“諾。”先生墨子說:“(您)為什麽不引見我去見楚王呢?”公輸盤說:“好吧。”
20、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墨子拜見了楚王,說:“現在這裏有個人,拋掉自己華麗的車子,看到鄰人有破車子便想去偷;21、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拋掉自己的錦繡衣裳,看見鄰人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22、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拋掉自己的好飯好菜,看見鄰人有粗劣食物便想去偷。
23、此為何若人?”這是怎樣的人呢?”24、王曰:“必為有竊疾矣。”楚王說:“(這個人)壹定是有偷竊病了。”
25、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裏,宋之地,方五百裏,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墨子說:“楚國的土地方圓五千裏,宋國的土地方圓只有五百裏。這就好像華麗的車子和破車子相比。
26、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為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楚國有雲夢澤,犀兕、麋鹿到處都是,長江、漢水裏的魚、鱉、黿、鼉是天下最豐富的,宋國真像人們說的那樣,是個連野雞、野兔、鯽魚都沒有的地方。這就好像白米肥肉和糟糠相比。
27、荊有長松、文梓、楩、枬、豫章,宋元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楚國有松、梓、、楠、樟這些大樹,宋國卻沒有什麽大樹。
這就好像錦繡衣裳和粗布衣服相比。28、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我認為大王派官吏攻打宋國,是和這個害偷竊病的人壹樣。”29、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
楚王說:“好呀!雖然是這樣,但是公輸盤給我造好雲梯了,(我)壹定要攻打宋國。”30、於是見公輸盤。
於是,楚王召見公輸盤。31、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
先生墨子解下衣帶當作城墻,把木劄當做攻城器械。32、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
公輸盤多次設置攻城的巧妙戰術,墨子多次都擋住了他。33、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圍有余。
公輸盤的攻城器械都用盡了,墨子的守城辦法還綽綽有余。34、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公輸盤(辦法)窮盡了,但他說:“我知道用什麽方法對付妳,(可是)我不說。”35、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墨子也說:“我也知道妳要用什麽方法對付我,(可是)我也不說。”36、楚王問其故。
楚王問他這是怎麽回事。37、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
墨子說:“公輸盤的意思,只不過是想要殺我。38、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殺了我,宋國就沒有誰能守衛抵禦了,就可以攻下了。39、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可是我的學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經拿著我的防守器械,在宋國城墻上等待楚國來入侵了。40、雖殺臣,不能絕也。”
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保衛宋國的人。”41、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楚王說:“好啦!我不攻打宋國了。”二、文學常識1.關於先秦諸子散文先秦諸子散文產生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時代.主要的著作有《論語》《孟子》《墨子》《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先秦諸子散文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春秋戰國之交為第壹個發展階段,以《論語》和《墨子》為代表。
《論語》是較短的語錄體散文。《墨子》在對話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