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包括兩種情況:壹種是不可修復的浪費,壹種是可修復的浪費。
不可修復的浪費是指技術上無法修復或修復費用不經濟的浪費;可修復廢棄物是指在技術上可以修復且修復成本經濟的廢棄物。
浪費損失的範圍包括兩部分:壹是生產中不可挽回的浪費的凈損失;(廢品凈損失是指廢品成本和責任人賠償後扣除廢品殘值後的凈損失。第二是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
1.什麽是浪費損失?
廢品損失是由於生產廢品而造成的損失。包括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入庫後發現的不可修復廢品的報廢損失和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其經濟內容包括:(1)報廢損失。指不可回收的廢棄材料直至報廢所發生的全部費用扣除回收材料和廢棄材料的價值後的凈損失。(2)修理費用。指在維修過程中,可修復廢品所發生的維修費用。造成浪費的過失人所承擔的賠償,應當從浪費的損失中扣除。下列損失不視為廢品損失:產品“三包”損失、經檢驗部門鑒定後可以降價銷售的不合格產品損失、價格低於合格產品價格的損失、產品保管不善造成損壞變質的損失。在單獨核算廢品損失的企業中,廢品損失應作為獨立的成本項目列在產品成本中,以正確反映合格產品成本所承擔的廢品損失成本,有利於產品成本結構分析。基本生產車間的廢品損失可在“廢品損失”科目核算,輔助生產車間的廢品損失壹般直接在“輔助生產”科目核算。對於人為過失造成的浪費損失,應區分經濟責任,主張賠償,而自然災害造成的浪費損失應計入“營業外支出”。
二、廢棄物流失的處理政策
(1)銷售退回的“三包”損失,包括修理或更換產品的修理費、運雜費,以及退回報廢產品的實際成本扣除殘值後的凈損失,可計入企業管理費用,不作為廢品損失處理。
(2)產品質量低劣,但經檢驗部門鑒定,不經修理即可降級銷售或使用的產品,應作為次品處理,其損失體現在銷售中,不計入廢品損失。
三、浪費損失規範:
廢品根據不符合原規格或技術標準的程度,可分為可修復廢品和不可修復廢品。可修復的廢品是指經過修復後可以使用的廢品,修復的費用是經濟的;不可修復的浪費是指無法修復的浪費,或者修復的成本不經濟。廢品損失包括不可修復廢品的成本減去廢品的可回收殘值,以及可修復廢品的修復成本。售後發現的廢品損失,包括退回廢品時支付的運輸費和雜費,都應作為管理費用處理,不計入廢品損失。
壹般來說,可修復廢品的損失與合格產品的成本相同。壹、根據材料成本、工資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制造成本分配表,借記“廢品損失”科目,貸記有關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