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包衣是用合適的材料包覆片劑(丸芯、素片、芯丸)的表面
分類
糖衣
薄膜衣:胃溶性、腸溶性、不溶性
目的
1.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
2.防潮、防光、防空氣,增加藥物的穩定性
3.控制藥物的釋放
4.芯層和包衣層可放置兩種具有匹配變化的藥物成分,避免發生變化;
5.改善片劑外觀等
特點
1.適宜的弧度
2.片芯的硬度
3.與普通壓片相比,片芯的硬度和空隙率要低
4.水分:片芯的幹燥
5.崩解劑的添加
6.崩解劑的添加應有效且少量
以防止包衣所用溶劑系統中的水分在包衣過程中遷移到片芯、導致包衣片膨脹和包衣層開裂。常用的CMS-Na,壹旦包衣層溶解,片芯仍能較快崩解,有利於藥物的溶出
糖衣工藝和材料
1.隔離層
作用:提高防潮性、堅固性、粘附性
材料:膠漿(明膠、阿拉伯膠、艾草、玉米朊),
CAP 10%乙醇溶液(控制)。厚度,否則不溶於胃)
工藝:芯→膠漿→40~50℃烘幹,包裝 3~5 層
2.粉末包衣層
功能:增加包衣層厚度,覆蓋邊角
材料:滑石粉、蔗糖粉、糊精、碳酸鈣、澱粉
工藝:片芯→加膠漿→40~50℃烘幹,包裝 3~5 層
3:片劑→加潤濕粘合劑→粉末,40~55℃烘幹,包裝15~18層()
工藝:片劑→加潤濕粘合劑→粉末,40~55℃烘幹,包裝15~18層()烘幹,包裝15~18層(分層烘幹)
3.糖衣層
功能:增加包衣的緊實度和甜度
材料:65~75%(g/g)的糖衣:65% 至 75% (克/克)糖漿
工藝:片劑 → 糖漿,在 40 ° C 或以下溫度下烘幹,分 10-15 層包裝
4.彩色糖衣層
作用:增加美觀,易於識別,避光
材料:含食用色素和二氧化鈦的糖漿
工藝:包最後幾層糖衣時使用。由淺入深,逐層烘幹
5.照明
功能:使糖衣片表面光亮美觀,防潮
材料:川蠟摻 2% 矽油:川蠟與 2% 的矽油混合
工藝:常溫下在包衣鍋或增光鍋中進行
薄膜衣工藝及材料
特點
在片芯外面包裹壹層相對穩定的高分子包衣
防水、防氣、防潮、掩蓋異味
可制成胃、腸、緩釋、控釋制劑
與糖衣相比,具有生產周期短、效率高、用料少、防潮等特點。
包衣工藝
水分散包衣
有機溶劑包衣
薄膜包衣材料
薄膜包衣材料
1.高分子包衣材料
(1)胃腸道可溶性薄膜包衣材料:防潮防灰塵汙染,如 HPMC、HPC、國產丙烯酸樹脂Ⅳ、PVP 等
(2)腸道包衣材料:CAP、HPMCP、PVAP、StyMA、丙烯酸樹脂(國產Ⅰ、Ⅱ、Ⅲ型);Eudragit L、S 型)
片劑包衣
薄膜包衣工藝及材料
薄膜包衣材料
1.高分子包衣材料
(3)水不溶性(緩釋)包衣材料
EC:水不溶性,常與 HPMC 或 PEG 結合使用,以調節釋放速度
Eudragit NE 30D:在任何 pH 值下都不溶解,是緩釋制劑的骨架材料
醋酸纖維素:不溶於水,成膜性好,塗膜後膜為半透膜,是滲透泵制劑最常用的材料
2.增塑劑
定義增塑劑是指能增加塗膜材料可塑性的材料
增塑劑的添加:塗膜柔韌性↑,脆性↓。
水溶性增塑劑:丙二醇、甘油、PEG 等。
非水溶性:三乙酸甘油酯、蓖麻油、乙酰化甘油酯、鄰苯二甲酸鹽、矽油、螺內酯等。
3.釋放速度調節劑:蔗糖、氯化鈉、表面活性劑、PEG 等。
4.溶劑
盡量使用高濃度的水溶液。
常用溶劑:乙醇、甲醇、異丙醇、丙酮、氯仿等。
5.著色劑和遮蓋劑
水溶性、水不溶性和色澱三類
色澱是由氫氧化鋁、滑石粉或硫酸鈣等惰性物質使水溶性顏料吸附沈澱而成。它是壹種不溶性染料,具有遮蓋力或遮蔽力
遮蔽劑:二氧化鈦(鈦白粉)
片劑的包衣
包衣方法
滾動包衣法
流浸包衣法
壓制包衣法
包衣設備
1.滾動包衣法
(鍋包衣法)
傾斜包衣鍋
鍋軸與水平面的夾角為 30°~50°,藥片可隨鍋的旋轉方向滾動,並可沿鍋軸方向移動,有利於包衣液的均勻分布和幹燥。
缺點:幹燥速度慢,不密閉,有機溶劑汙染環境等。
埋管包衣鍋
防止噴塗液飛揚,加快移動速度和幹燥速度
2.流態化包衣裝置
借助迅速上升的氣流將片劑、小丸劑、膠囊劑和顆粒劑等制劑在包衣室內懸浮流態化,使其處於不停流動狀態,包衣液即可進行包衣。流動狀態下,將包衣溶液或懸浮液噴入流化床並霧化,即包裹在制劑表面,並由熱空氣通過烘幹,反復包衣直至增重到所需厚度。
這種方法的特點是:連續操作,進料、出料不停機;操作時流化床濕度容易控制,能很快達到等溫條件。
3.壓片包衣法
可避免潮濕、高溫對藥物的不利影響,生產流程短,自動化程度高,勞動條件好,但對壓片機械的精度要求較高,目前國內使用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