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室的規則:
壹、藥品取用規則:
1、藥品的存放:壹般固體藥品放在廣口瓶中,液體藥品放在細口瓶中(少量的液體藥品可放在滴瓶中),氣體放在集氣瓶中用玻璃片蓋住。特殊的如金屬鈉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藥品取用的總原則:
(1)取用量:按實驗所需取用藥品。如沒有說明用量,應取最少量,固體以蓋滿試管底部為宜,液體以1~2mL為宜。多取的試劑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亂丟,更不能帶出實驗室,應放在另壹潔凈的指定的容器內。
(2)“三不”:任何藥品不能用手拿、舌嘗、或直接用鼻聞試劑(如需嗅聞氣體的氣味,應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僅使極少量的氣體進入鼻孔)。
3、固體藥品的取用規則:
(1)粉末狀及小粒狀藥品:用藥匙(沒有時用V形紙槽代替)。
(2)塊狀及條狀藥品:用鑷子夾取。
4、液體藥品的取用規則:
(1)液體試劑的傾註法: 取下瓶蓋,倒放在桌上,(以免藥品被汙染)。標簽應向著手心,(以免殘留液流下而腐蝕標簽)。拿起試劑瓶,將瓶口緊靠試管口邊緣,試管傾斜,緩緩地註入試劑,傾註完畢,蓋上瓶蓋,標簽向外,放回原處。
(2)液體試劑的滴加法:在液體外擠壓出滴管中的空氣,後伸入液體吸取試劑;滴入試劑時,滴管要保持垂直懸於容器口上方滴加;使用過程中,始終保持橡膠頭在上,不能倒置或橫放,以免膠頭被試劑腐蝕。
滴管用畢,立即用水洗滌幹凈(滴瓶上的滴管除外);膠頭滴管使用時千萬不能伸入容器中或與器壁接觸,否則容易造成滴管頭破裂。
二、氣密性檢查規則:
先將導管的壹端浸入水中,用手緊貼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開手掌,導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慢慢回落,就說明裝置不漏氣。
三、物質加熱規則:
1、加熱固體時,試管口應略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試管破裂),加熱試管時先均勻預熱,再固定在鐵架臺上加熱。
2、加熱液體時,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加熱時使試管與桌面約成45°角,加熱時,先預熱試管,然後給試管裏的液體的中下部加熱,並且不時地上下移動試管。為了避免傷人,加熱時切不可將試管口對著自己或他人。
四、過濾規則:
1、“壹貼二低三靠”“壹貼”:濾紙緊貼漏鬥的內壁。
2、“二低”:濾紙的邊緣低於漏鬥口;漏鬥內的液面低於濾紙的邊緣。
3、“三靠”:漏鬥下端的管口緊靠燒杯內壁;用玻璃棒引流時,玻璃棒下端輕靠在三層濾紙的壹邊;用玻璃棒引流時,燒杯尖嘴緊靠玻璃棒中部過濾後,濾液仍然渾濁的可能是因為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幹凈、傾倒液體時液面高於濾紙邊緣、濾紙破損。
五、蒸發規則:
1、在加熱過程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作用:加快蒸發,防止由於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2、當液體接近蒸幹(或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剩余水分蒸發掉,以避免固體因受熱而迸濺出來。
3、熱的蒸發皿要用坩堝鉗夾取,熱的蒸發皿如需立即放在實驗臺上,要墊上石棉網。
六、儀器洗滌規則:
1、廢渣、廢液倒入廢液缸中,有用的物質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儀器洗滌幹凈的標準:玻璃儀器上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儀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熱的純堿(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滌,再用水沖洗。
4、玻璃儀器中附有難溶於水的堿、堿性氧化物、碳酸鹽:先用稀鹽酸溶解,再用水沖洗。
5、儀器洗幹凈後,不能亂放,試管洗滌幹凈後,要倒插在試管架上晾幹。
擴展資料:
化學實驗室的使用要求:
1、學生進入實驗室按照指定位置入座,不準隨意走動,高聲喧嘩,未經教師許可,不得動用儀器、藥品。
2、實驗前必須預習實驗內容,明確目的要求,熟悉方法步驟,掌握基本原理。認真聽取教師講解實驗目的、步驟、儀器和藥品性能、操作方法和註意事項。實驗前首先清點實驗儀器和藥品,如有缺少、損壞應立即報告教師。
3、實驗中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認真做好實驗記錄,根據實驗過程分析實驗結果,寫出實驗報告。
4、註意安全,使用腐蝕性強、易燃、易爆和有毒藥品要小心謹慎,如果在實驗中發生意外事故不要驚慌,應立即報告教師和實驗管理教師處理。
5、愛護儀器和實驗材料,節約用水和實驗材料。凡不按操作規程造成損壞,由當事人賠償。實驗儀器和材料未經教師許可不能帶出實驗室。
6、實驗完畢,在教師和實驗管理教師的指導下清點好實驗器材,歸還原位,妥善處理廢物並做好清潔,經教師許可才能離開實驗室。
7、實驗課完成後,教師和實驗教學管理人員應分別做好實驗登記工作。
百度百科-化學實驗室
百度百科-氣密性檢驗
百度百科-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