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科學精準劃分風險區域。按樓棟、單元、樓層、住戶劃定高風險區,不得隨意擴大到小區、社區和街道(鄉鎮)等區域。不得采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
二、進壹步優化核酸檢測。保持現有核酸檢測點不減少並進壹步優化布局。按照規定範圍和頻次開展重點人群“應檢盡檢”。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為“願檢盡檢”人員免費提供服務,鼓勵居民自行開展抗原檢測。進入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不含獨立設置或與醫療機構有物理隔離的預防接種門
診)、托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以及網吧、酒吧、棋牌室、KTV、劇本殺、桑拿洗浴、餐飲(堂食)、室內健身等密閉場所,須掃碼並查驗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3歲以下嬰幼兒免予查驗)。重要機關、事
業單位、企業、工地和重大活動及壹些特定場所實施必要的防控措施。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健康碼和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再開展“落地檢”。
三、優化調整隔離方式。對感染者要科學分類收治,陽性感染者可自願選擇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收治。居家隔離的要加強健康監測,隔離第6、7天連續2次核酸檢測Ct值≥35解除隔離,病情加重的及時轉定點醫院治療。密切接觸者可自願選擇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第5天核酸檢測陰性後解除隔離。?
四、落實高風險區“快封快解”。連續5天沒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風險區,要及時解封。
五、保障群眾基本購藥需求。各地藥店要正常運營,不得隨意關停。居民通過互聯網平臺或者藥店購買退熱、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四類藥品”,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再需要實名登記信息。
六、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各地要堅持應接盡接原則,聚焦提高60-79歲人群接種率、加快提升80歲及以上人群接種率,作出專項安排。通過設立老年人綠色通道、臨時接種點、流動接種車等措施,
優化接種服務。要逐級開展接種禁忌判定的培訓,指導醫務人員按照《山東省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建議技術參考(第二版)》科學判定接種禁忌。細化科普宣傳,發動全社會力量參與動員老年人接種,各地可采取激勵措施,調動老年人接種疫苗的積極性。
七、加強重點人群健康情況摸底及分類管理。縣、鄉兩級建立重點人群健康狀況摸底建檔工作專班,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網底”和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的作用,摸清轄區內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慢阻肺、
糖尿病、慢性腎病、腫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制定醫療服務應急保障預案,做好保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