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可以說是嬰兒最常見的癥狀。據統計,正常情況下,因發熱而去醫院就診的兒童占兒童門診的10% ~ 15%。難怪再冷靜的父母,看到孩子的小臉燒得又紅又熱,難免會慌。
孩子發燒了怎麽辦?退燒是最好的方法嗎?父母應該怎麽做?
專家釋疑
孩子發燒了,不要急著降溫。
首先,不要急著退燒,要找出孩子發燒的原因。發燒不是壹種疾病,它就像給妳的身體敲響了警鐘,提醒妳身體內部出現了異常情況。同時,發燒也是我們身體應對病原微生物的壹種防禦措施。某種程度上,適當的發燒有利於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消除病原體。所以如果孩子沒有高燒,不要急著馬上退燒,否則會隱藏真正的病因。
孩子發燒的原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扁桃體炎、肺炎以及所有傳染病都可能出現發熱癥狀。此外,壹歲以下的寶寶也可能會因為尿路感染、胃腸道疾病、手足口病而發燒。很多情況必須由醫生判斷才能知道發燒的真正原因。
細菌還是病毒,這兩種感染藥物是完全不同的。
壹般來說,細菌和病毒是導致嬰兒被感染的最常見的病原體。這兩種情況引起的發熱的治療方法完全不同。如果是細菌感染,只要抗生素選擇正確,治療效果會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沒有特效藥,可以服用病毒靈、板藍根顆粒、金銀花等。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壹定時間後會自行下降。不要因為發燒就抓眉毛胡子壹把抓,壹下子把藥都用光了。
寶寶發燒了,不要混藥。
是否給孩子退燒藥需要權衡利弊。藥物當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讓寶寶舒服;但也有可能帶來壹些副作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內的嬰兒不要使用任何退燒藥。壹般情況下,藥物退熱治療只應用於高熱患兒。服用的方法和劑量壹定要按照醫生的要求來。我們建議,當孩子體溫超過38.5攝氏度時,應給孩子服用退燒藥。如果孩子過去有熱性驚厥史,不妨給孩子吃38攝氏度的退燒藥。
尤其需要註意的是,很多家長經常給孩子服用不同種類的退燒藥。有些心急的家長已經口服藥物半小時不退燒,還加了栓劑。但各種藥物的持久性不同,混合使用可能會使藥效重疊。結果發燒太猛太急,讓體溫降到了36攝氏度以下。新的問題出現了。家長可以選擇壹種退燒藥,並熟悉其劑量和間隔時間,以便輕松使用。
物理降溫的最佳方法
除了藥物退燒,壹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幫助發燒的孩子降溫。家裏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壹般有酒精浴、冰枕降溫或溫水浴。那麽,哪種方法最適合寶寶呢?
酒精搓澡是過去常用的退燒方法,現在不建議寶寶使用。用酒精擦拭寶寶的身體會使寶寶的皮膚迅速松弛收縮,對寶寶的刺激很大,還可能造成寶寶酒精中毒。
經常被很多家長用冰枕或者冰敷額頭來退燒。但六個月以內的孩子不宜使用這種方法,因為寶寶容易受外界溫度影響,使用冰枕會導致溫度下降過快,寶寶難以適應。另外,寶寶發燒時,全身溫度升高,局部冰敷只能起到局部降溫的作用,所以用溫水擦拭寶寶全身比較好。
溫水浴是用37℃左右的溫水毛巾擦拭孩子的四肢、胸部和背部。使皮膚的高溫(39℃左右)逐漸降低,讓寶寶感覺更舒服。這時候也可以用微涼的毛巾(25℃左右)擦拭額頭和臉部。需要註意的是,在這些降溫治療過程中,如果孩子出現手腳冰涼、全身發抖、嘴唇發紫等所謂的感冒反應,就要立即停藥。為什麽?當病原體侵入人體後,體溫會上升到壹個相應的溫度,這個溫度就是設定溫度。降低設定溫度是給孩子退燒的關鍵。因為如果不改變設定溫度,身體在散熱的同時,仍然會產生熱量達到目標體溫。這時候用冷水給孩子洗澡,企圖通過散熱來退燒,不僅效果不好,還會讓孩子發抖發冷,非常痛苦。所以壹定要先用退燒藥把設定溫度降下來,再輔助物理散熱,體溫才會真正降下來。
穿的多還是少?
寶寶發燒後,經常會有壹個問題讓家長猶豫:是應該多穿衣服避免發燒時瑟瑟發抖,還是脫掉衣服幫助散熱?其實加減衣服要配合發燒的過程。當設定溫度升高,體溫開始升高時,孩子會感到冷。這時候要加長袖透氣的薄衫,可以給退燒藥。服藥半小時後藥效開始發揮,設定溫度降低,身體開始發熱,孩子會出汗,感覺熱。此時應減少衣服,或用溫水浴幫助退燒。
孩子發燒時不應該多吃雞蛋。
孩子發燒後,壹般會有食欲不佳的現象。此時應以流質、營養、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主,如牛奶、藕粉、少油蔬菜湯等。當體溫下降,食欲好轉時,可改為半流質,如肉末粥、面條、軟飯配壹些易消化的菜肴。另外,要多喝溫水,增加體內組織的含水量,對體溫有穩定作用,可以避免體溫再次快速上升。
當孩子發燒時,很多家長認為應該補充營養,於是給孩子吃了很多富含蛋白質的雞蛋。其實這樣不僅不能降低體溫,還會增加體熱,促使寶寶體溫升高,不利於孩子早日康復。
專家提示
幾種簡單的退燒方法
(1)寶寶發燒大多是感冒引起的。如果寶寶手腳冰涼,舌苔白,面色蒼白,尿色淡,家長可以用生姜紅糖水驅寒,水中加兩三寸蔥白,更有利於寶寶出汗。
(2)如果寶寶發燒、咽痛、舌苔黃、小便黃、氣味重,說明孩子的上火較重。這時候不要喝生姜糖漿,要大量喝溫開水,或者在水裏加少量的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