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蛋白質酶和核酸酶的分類和命名有何異同?

蛋白質酶和核酸酶的分類和命名有何異同?

酶的命名

①習慣(_xi2 guan4)命名法

多年來常用的酶的習慣名稱是根據以下三個原則命名的:第壹,根據酶的作用性質,如水解酶、氧化酶、轉移酶等;第二,根據酶的作用底物和作用性質命名,如澱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第三,根據酶的作用性質命名,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以上兩種情況又根據酶的來源命名,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

習慣命名法壹般采用底物加反應類型而命名,如蛋白水解酶、乳酸脫氫酶、磷酸己糖異構酶等。對於水解酶,只要有底物名稱即可,如蔗糖酶、膽堿酯酶、蛋白酶等。有時在底物名稱前加上酶的來源,如血清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轉移酶、拓撲澱粉酶等。習慣命名法比較簡單,應用歷史悠久,但缺乏系統性,有時會出現幾種酶的名稱中出現壹種或幾種酶的現象。

②系統命名法

鑒於新酶的不斷發現和過去文獻中對酶命名的混亂,國際酶學委員會規定了壹套系統命名法,使壹種酶只有壹個名稱。系統命名法用四個阿拉伯數字代表壹種酶。例如,α-澱粉酶的系統命名法(習慣命名法)是α-l4-葡萄糖-4-葡萄糖水解酶,標註為 EC 3.2.1.1。EC 是國際酶學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Enzymology)的縮寫,其中酶的第壹位數字代表主要酶群,分別用 1、2、3、4、5、6 表示,其中 1 為氧化還原酶,3 為水解酶,其余酶(wei4 shui3 jie3)、mei2 lei4 _qi3. mei2 lei4 _qi2 yu2)等均為主要酶。(見酶的分類)。第二個數字是酶的亞類,每壹類酶下又有若幹亞類:例如,氧化還原酶中的亞類是根據電子供體的組別劃分的,如 CH-OH 的電子供體標記為 1,醛的電子供體標記為 2,其余類推;轉移酶按轉移基團細分;水解酶按水解鍵連接方式細分;漆酶按肉鍵的裂解形式細分;細分種類壹般較多,可達幾十種。標註中的第三個數字是屬。標註中的第三個數字是酶的亞類,是在亞類的基礎上細分出來的,在這個亞類中,氧化還原酶是按照電子受體基團分類的,如以CH-OH為電子供體反應,可以有不同的電子受體,如以NAD+或NADP+為受體則標註為1,其余類推;轉移酶亞類也是按受體基團分類的,如-OH受體轉移基團,這種亞類壹般較多,可達幾十個亞類。轉移酶亞類也是根據接受基團分類的,如-OH接受轉移基團,該亞類就標為1。 總之,酶的系統名稱中的前三個數字表示酶的作用方式。簡而言之,酶的系統名稱中的前三個數字表示酶的作用方式,第四個數字表示具有相同作用的酶的流水號

另壹個例子是催化以下反應的酶的命名。(you4 ru2 dui4 cui1 hua4 xia4 lie4 fan3 ying1 mei2 de0 ming4 ming2 _)

ATP+D-glucose→ADP+D-glucose-6-phosphate

這種酶的正式系統命名是:ATP:葡萄糖磷酸轉移酶,表明該酶催化磷酸從 ATP 轉移到葡萄糖分子。其系統命名為:E.C.2.7.1.1,第壹位數字 "2 "代表酶的分類名稱(轉移酶類),第二位數字 "7 "代表亞類(磷酸基的轉移),第三位數字 "1 "代表亞亞類。第三位數字 "1 "代表亞類(以羥基為受體的磷酸基轉移酶類),第四位數字 "1 "代表亞類 No.第四個數字 "1 "表示該酶在亞類(以磷酸基為受體的 D-葡萄糖)中排名第 1。健康名言:身體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心理健康(約翰-格雷) 7.2.4.2 核酸酶分類(1982 年以來發現的核酸酶磷轉移酶),第四個數字 "1 "代表該酶在亞類中的編號 ?第四個數字 "1 "代表該酶在 "1 "亞類(D-葡萄糖作為磷酸基的受體)中的編號。

核酸酶的分類

自 1982 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核酸類酶(R-酶)被發現,對它們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和廣泛。但由於歷史較短,對它們的分類和命名沒有統壹的原則和規定。但根據酶催化反應的類型,可分為分子內催化R-酶和分子間催化R-酶;根據作用方式(mei _gen ju zuo yong fang),R-酶又可分為剪切酶、拼接酶和多功能酶三類。R-酶的初步分類如下:

(1)分子內催化型R-酶 分子內催化型R-酶是指壹類以核酸為基礎,催化RNA分子本身反應的酶。這些酶是最早被發現的 R- 酶。這壹大類中的所有酶都是 RNA 前體。由於這些酶催化自身 RNA 分子的反應,因此被稱為 "自我"(self)。根據酶催化反應的類型(gen1 ju4 mei2 suo3),這壹類酶可分為兩個亞類,即自剪切酶和自剪切酶。

① 自剪切核糖酶 自剪切核糖酶是催化自身 RNA 發生剪切反應的 R 酶。具有自剪切功能的 R- 酶是 RNA 的前體。它能在壹定條件下催化自身的 RNA 剪切反應,從而使 RNA 前體產生壹個成熟的 RNA 分子和另壹個 RNA 片段。自拼接核糖酶是壹種 R 型酶,在壹定條件下可催化自身 RNA 分子的同時剪切和連接。自拼接核糖酶是 RNA 的前體。它可以催化 RNA 前體本身的剪切和連接。根據其拮抗和催化特性,該亞類又分為兩個亞類,即含有Ⅰ型幹擾序列IVS的R-酶和含有Ⅱ型幹擾序列IVS的R-酶。(2) 分子間催化 R-酶 分子間催化 R-酶是能催化其他分子發生反應的核酸酶。根據作用底物分子的不同,它們可分為幾個亞類。作用於其他 RNA 分子的 R-enzymes 該亞類中的 R-enzymes 可催化與其他 RNA 分子的反應。根據反應類型,它們又可分為幾個亞類,如 RNA 剪切酶和多功能 R-酶。多功能 R-enzymes 多功能 R-enzymes 是壹種核酸酶,可以催化其他 RNA 分子的各種反應。例如,1986 年,Cheek 等人發現四膜蟲 26 S RNA 的前體是自剪切的,剪切間隔序列(IVS)被環化,從而產生壹種線性 RNA 分子,其 5′端失去 19 個核苷酸,稱為 L-19 IVS。它是壹種多功能 R 酶,可催化其他 RNA 分子中的多種反應③。作用於 DNA 的 R-酶 該亞類的 R-酶是催化 DNA 分子反應的 R-酶。1990 年,人們發現,除了以 RNA 為底物外,壹些 R-酶還能在壹定條件下催化 DNA 分子發生剪切反應,以 DNA 為底物。據我們所知,R-酶中只有壹個亞類,即 DNA 剪切酶。作用於多糖的 R-酶 這壹類的 R-酶是催化多糖分子反應的核酸酶。兔 14-A-D 葡聚糖分支酶[EC 2.4.1.18]是壹種糖基轉移酶,可催化直鏈葡聚糖向支鏈葡聚糖的轉化,其分子中同時含有蛋白質和 RNA。其 RNA 成分由 31 個核苷酸組成,僅具有支鏈酶的催化功能,即催化糖鏈的剪切和連接。作用於氨基酸酯的⑤R-酶 1992 年,發現了壹種以氨基酸酯為底物進行催化的核酸酶。這種酶具有剪切氨基酸酯、連接氨基酰-tRNA 和剪接多肽的功能。由於蛋白酶和核酸酶的組成和拮抗作用不同,命名和分類的原則也不同。為了區分這兩類酶,有時催化的反應相同,但蛋白酶和核酸酶的命名卻不同。例如,催化大分子水解產生小分子的酶,由於蛋白酶和核酸酶的組成和拮抗作用不同,在核酸組中的命名和分類也不同。為了區分這兩類酶,有時會催化相同的反應,但蛋白酶和核酸中酶的命名卻不同。例如,催化大分子水解生成小分子的酶,在核酸酶中稱為剪切酶,在蛋白酶中稱為水解酶;核酸酶中的拼接酶催化的反應與蛋白酶中的轉移酶類似,等等。

  • 上一篇:誰知道如何用符號拼出《壹剪梅》中的人物?
  • 下一篇:不得在網絡上銷售的藥品包括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