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確診斷,掌握病情後對癥治療。
(2)選擇合適的劑量。治療慢性病壹般從小劑量開始,根據病情需要,再調整到個體最佳用量,以達到最佳療效。具體可按成人用量的1/2~2/3給藥,壹些毒性作用大的藥物應個體化給藥。
(3)減少用藥種類。患有多種疾病的老年人在用藥過程中應註意幾種藥物的相互作用,盡量減少用藥種類。如果用藥後出現不良反應,最好停藥,壹般不需要再用其他藥物糾正,以防副作用進壹步加重。當藥物單獨使用就能有效時,不要聯合使用,如果必須聯合使用,以不超過3至4種為宜。
(4)避免藥源性反應。藥物副作用常用其他藥物治療,但這樣可能出現新的藥物副作用,造成惡性循環。因此,開始用藥時應合理選擇藥物,盡量減少或消除副作用。
(5)不要擅自使用非處方藥。非處方藥並非沒有副作用,不要僅憑主觀經驗或癥狀自行使用。
(6)不要擅自停藥或換藥。老年慢性病患者長期服用某些藥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停藥或換藥。
(7)不要濫用抗生素、維生素和激素。抗生素、維生素和激素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太平的。
(8)不要輕信昂貴的新藥或進口藥。其實,判斷藥物的優劣應以療效為依據。壹般藥物就足以產生療效,沒有必要應用貴藥、新藥、進口藥。
(9)老年人慎用。地高辛、普萘洛爾、氨茶堿、阿托品和東莨菪堿(654-2)、甲氧氯普胺(胃腸藥)、利尿藥、催眠鎮靜藥、解熱鎮痛藥、部分抗菌藥、激素、瀉藥、口服抗凝藥等,對老年人刺激作用較大,應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