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夏季高溫防暑應急預案精選4篇

夏季高溫防暑應急預案精選4篇

炎炎夏日已到戰場,北方已有多個城市進入高溫預警狀態,那關於夏季防暑降溫應急預案怎麽寫比較好呢?下面跟著我壹起來看看 "夏季防暑降溫應急預案精選4篇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夏季高溫應急預案精選(壹)

為提高我市應對強降溫天氣帶來的氣象災害的能力,建立和完善救災體系,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我市救災工作實際,制定本預案。

壹、指導思想

以xxx屆人代會精神為指導,堅持 "以人為本"、"民生優先 "的原則,以確保全市人民特別是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需要和恢復災區正常生產秩序、維護災區社會穩定為目標,堅持走群眾路線,自力更生,實行以生產自救、互助為主,國家必要的援助和扶持政策為輔,堅定信心,統籌兼顧,全面部署,著力解決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

二、基本原則

(壹)分工協作原則。市、縣(市、區)兩級政府對本地抗災救災工作負總責,有關部門按照業務分工,認真負責地完成各自的生產自救和恢復重建任務。

(二)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社會救助的原則。重點解決受災群眾的吃、穿、住、醫和災後供電、交通、通訊、供水等基礎設施恢復重建,根據財力情況,分輕重緩急,分渠道或項目分步實施。

(三)統籌兼顧、全面部署的原則。抓好災民緊急轉移安置工作,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生活,確保災民衣、食、住、醫,切實幫助受災群眾盡快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做好災區基礎設施重建工作,維護災區社會穩定。

三、應急救災工作的領導體制和組織機構

按照救災工作和救災資金分級負責的原則,實行各級政府統壹領導,各級救災領導小組統壹指揮,各級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領導體制。

災情發生後,市抗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轉為市抗災救災工作指揮部。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總指揮,分管領導任副總指揮,各成員單位為指揮部成員。指揮部負責領導和協調全市抗災救災工作,研究部署抗災救災應急準備和救災措施,督促檢查抗災救災工作落實情況,研究決定重大問題。各成員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責,各司其職,積極開展救災工作。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設在市民政局),由市民政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

各縣(市、區)、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的救災指揮機構,承擔相應職責,在市政府的統壹領導下負責本地區人員轉移、行動路線、安置地點和救災工作的具體規劃和實施。

四、預案的啟動和結束

(壹)啟動。

當全市大部分地區出現強降溫或持續低溫天氣狀況,局部地區因持續強降溫天氣造成重大災情,或全市範圍內出現降雪、嚴重冰凍等重大事故或因持續強降溫天氣造成重大災情時,根據災情具體情況,由市抗災救災工作指揮部宣布啟動預案。

(二)結束。

災害天氣結束,災害引發的事故災難基本處理完畢,氣象條件轉為穩定,市抗災救災工作指揮部宣布應急救災工作結束。

五、強降溫氣象災害發生後的應急響應

為切實做好災害防禦工作,有效減少災害損失,當災害發生後,各級、各有關部門應積極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壹)及時了解災害損失情況和群眾生活困難,按照自治區報送時限要求,在最短時間內分別向市政府和市直有關部門報告,並提出應急工作建議,由市政府辦公廳匯總上報自治區。具體工作由市民政局、市農業局等部門和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二)依法開展災害應急救助。市抗災救災工作指揮部迅速組織各級政府和基層組織開展緊急救助災民、妥善安置無家可歸人員等工作;向災區派出抗災救災工作組,及時組織調配救災力量(武警、駐軍、公安、民工)、交通工具(農用車、摩托車、汽車)和通訊工具(衛星電話、廣播、對講機),做好後勤保障和物資供應工作,確保抗災救災工作需要。保救災工作順利開展。

(三)市民政局、市糧食局、市商務局、市經委等部門按照就近原則,及時組織應急救災物資(包括食品、衣被、食用油、食鹽、臨時帳篷等生活必需品和保暖設施),確保救災款物在24小時內到位,並采取多種方式方法,使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被蓋、有房住。

(四)根據救災工作的需要,以縣(市、區)為單位,在本轄區內開展救災捐贈活動,組織對非災區、輕災區的災區開展必要的救助,動員社會各界,采取多種形式,籌集資金和物資支援災區。

(五)民政部門要迅速核定受災群眾生活困難情況,及時發放救災物資和救濟款物,妥善安置災民。交通、通信、教育等部門要迅速開展對口查災、核災工作。

(六)確保城鄉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采取有力措施,確保災害天氣條件下群眾正常生活和市場供應。建設、電力、通信等部門和單位要抓緊組織對受損的供水、供電、供氣、通信等基礎設施進行搶修,防止出現大面積、長時間停水停電現象。做好危舊房屋拆除加固工作,特別要確保農村中小學校舍、衛生院、敬老院等安全,壹旦發生險情,立即組織轉移安置。要組織好糧、油、肉、蛋、菜、奶等市場供應,加大市場監管力度,科學平抑商品價格,滿足市場需求。

(七)切實安排好值班工作。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壹步加強值班工作,實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值班人員要堅守崗位,隨時註意天氣變化,及時了解霜凍雨大風災情,確保通訊暢通;壹旦發生災情,要立即向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

(八)根據災害損失情況,及時請求自治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和單位給予緊急支援。

六、有關部門職責

市政府辦公室:負責全市抗災救災的協調工作,做好上傳下達,為市領導決策提供服務。

市民政局:負責全市災情核查、上報和救災工作。組織、督促各鄉鎮制定救災工作方案;根據氣象部門的災情報告,分析研究災情和發展趨勢,並按規定程序上報災情;檢查災區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做好救災款物的儲備,負責救災款物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及時制定救災款物的分配方案,承擔因災造成的災民無力克服的吃、穿、住和生活困難。造成的吃、穿、住和生活困難的救助工作;做好捐贈款物的接收、管理和發放工作;開展救災知識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防災、抗災、救災、減災意識。

市委宣傳部、市廣電局:負責救災宣傳工作,開展救災知識的宣傳教育,做好救災工作中的好人好事、先進事跡的宣傳報道。

市直機關工委:負責市直機關單位幹部、職工搶險救災思想動員工作,積極組織、廣泛開展救災捐贈活動。

市氣象局:負責天氣預報和監測工作。按期發布天氣預報,及時提供氣象信息,特別是霜凍、雨量測報;分析可能出現的險情,及時為救災決策提供準確依據,並做好災區恢復供水工作;

市財政局:負責籌集和安排專項救災資金,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資金分配工作,並及時撥付到各災區;加大救災資金投入,確保救災資金及時到位。市公安局:負責專項救災資金的籌集和安排。

市公安局:負責災區治安防範工作,做好重點部位的警戒以及交通疏導工作,確保災區社會治安穩定。

市交通局:負責救災應急運輸工作。準備轉移安置災民財產所需車輛,組織救災物資運輸,確保公路暢通。

市教育局:負責組織中小學、職業學校師生的抗災救災工作,確保學校正常教學秩序。

市糧食局:負責各類儲備糧的管理,保證災民食品供應。

市衛生局:負責醫藥衛生、防病治病工作。及時組織和調度醫療防疫隊伍,搞好災區醫療、搶救、防疫和救治工作,負責救災藥品的供應和捐贈醫療器械的接收、管理和發放。

市農業局、市水產畜牧獸醫局:負責組織指導災民開展生產自救、災後恢復生產,組織指導災民搶種、補種和轉移安置期間牲畜的飼養等工作。

市商務局、市物價局:負責積極采取措施,保障市場供應,穩定市場價格。

市旅遊局:負責加強旅遊景區設施設備的安全管理,及時提示和勸阻遊客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冒險出遊。

市電業局、電信公司、移動通信公司、聯通公司、粵河水務公司:負責盡快組織恢復因災受損的通信設施、供電、供水設施,確保救災通信和救災電力供應。

七、其他事項

(壹)各縣(市、區)、鄉鎮要參照本預案,從實際出發,制定本轄區的救災應急預案,認真做好各項防災準備工作。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在本預案的基礎上制定和完善本部門的救災預案細則,以指導救災工作。

(二)本預案適用於災後應急階段。

夏季高溫應急預案選編(二)

1、中暑的癥狀

(1)中暑前兆:出現大量出汗、口渴、頭暈、耳鳴、胸悶、心悸、惡心、體溫升高、全身乏力。

(2)輕度中暑:除上述癥狀外,體溫達38℃以上,面色潮紅、胸悶,伴有面色蒼白、惡心、嘔吐、大汗淋漓、皮膚發冷發粘、血壓下降等呼吸、循環衰竭的早期癥狀。

(3)重度中暑:除上述癥狀外,還有昏厥抽筋、皮膚幹燥無汗、體溫超過40℃等癥狀。

二、急救措施

(1)迅速將中暑者移至陰涼通風處;

(2)脫去或松開衣服,讓病人平臥休息;

(3)給病人喝含鹽的清涼飲料或含0.1%至0.3%的食鹽;

(4)用涼開水或酒精擦拭身體;

(5)嚴重中暑者立即送醫院急救。

預防中暑的小竅門

穿淺色衣服:夏季旅遊不易穿白色、淺色或素色衣服,應穿淺色衣服。

戴隔熱草帽:編織草帽的原料大多是空心的,其中儲存了壹定量的空氣,而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此外,草帽對陽光也有壹定的遮擋作用。

中午休息:早晨空氣清新,氣候涼爽。因此,夏季旅遊時,出發時間應早壹些,以中午休息為主,下午三四點鐘以後再進行旅遊活動。這樣出行不僅精神好,不覺得累,還不會中暑。

多喝淡鹽水:夏季炎熱,出汗多,體內的鹽分減少,體內的滲透壓就會失去平衡,從而出現中暑。而多喝些淡鹽水或鹽茶,可以補充體內流失的鹽分,從而預防中暑。喝鹽水時,應少量多次,以防中暑。

帶好防暑藥品:旅遊途中,容易遇到多變的氣候,忽冷忽熱的氣溫容易感冒,悶熱的天氣最容易中暑。因此,夏季出行時應帶些防暑藥物,如仁丹、清涼油、萬金油、海葵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

如果病人暈倒了,用手指掐病人的人中穴,或者針刺雙手十個指尖上的十宣穴。待病人好轉後再送往附近醫院治療。

夏季高溫應急預案精選(三)

1、目的

為防止公司員工在高溫氣候環境下作業出現中暑現象,確保公司生產順利進行,保證員工在出現中暑等突發事件時,能迅速有效地展開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護員工的身體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預案。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二、職責及適用範圍

公司安全管理委員會為本預案的實施責任部門,本預案適用於公司所有部門,重點防範的單位是:定型工序、復合工序、檢驗科、倉庫、鍋爐房、設備動力部、食堂等。

三、應急預案啟動

根據《xxxx報》公布的當日最高氣溫,連續三天最高氣溫在37℃以上或當日最高氣溫達38℃自動啟動應急預案,公司各部門按照應急預案開展各項工作措施。

四、應急預案實施

(1)設備動力部門要加強夏季水電供應管理,保證車間生產用電用水需要。如遇特殊情況需要停電、停水時,應提前通知有關部門,並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防範方案。

(2)廣泛宣傳中暑的防治知識,使職工掌握防暑降溫的基本常識;車間管理幹部每天要加強對車間生產情況的巡查,及時了解車間的高溫環境和職工的身體狀況,及時處理出現的問題,把事故的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

(3)設備動力部負責提前采購壹批降溫藥品,按要求發放到各工序各崗位。公司在各飲水處設置涼茶桶,保證每天涼茶的供應。

(4)車間重點工序、重點高溫崗位配備降溫風扇。每天上午x:30和下午x:30,安排員工在陰涼通風處休息20分鐘。

(5)公司食堂每天要向車間生產線供應兩次冰水,時間分別為上午×時30分和下午×時。每天中午向員工免費供應兩桶紫菜蛋湯。具體由公司辦公室負責落實。

(6)公司車隊要保證隨時留出壹輛車並配備好司機,以應對處理突發事件的需要。具體由公司辦公室負責。

(7)中暑搶救方法:

輕度患者:公司員工在正常作業中出現頭暈、乏力、眼花現象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防止發生二次事故,其他外圍員工應將有癥狀人員安排到陰涼、通風良好的地方休息,為其供應涼開水、藥品、濕毛巾等。並通知車間或部門領導。

重癥病人:(暈厥、休克、身體嚴重脫水等)公司員工出現中暑時,操作外圍人員應立即通知車間或部門領導,並及時將事故人員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觀察其癥狀,以便於醫護人員到達後掌握救治的第壹手資料。公司辦公室立即組織搶救人員在第壹時間將中暑病人轉送就近醫院觀察治療。並上報公司。

夏季高溫中暑應急預案(四)

目的

為確保生產員工在夏季特別是高溫季節的身體健康,有效保證公司生產的正常運行,制定本預案。

實施細則

壹、認真落實防暑降溫責任制

各車間主任為安全生產第壹責任人,要切實加強防暑降溫工作,明確安全生產責任,落實防範措施,嚴防因高溫天氣造成員工中暑及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加強暑期教育工作

車間組織對職工進行防暑降溫安全教育宣傳工作,使每個人掌握防暑降溫安全常識,加強暑期作業安全培訓,增強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把防中暑、防食物中毒、防火災作為重點培訓內容,堅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三、切實做好衛生防疫工作,調整夏季飲食結構

加強食堂管理,切實加強食品的衛生管理,嚴格執行食品衛生制度,避免因食品變質引起中毒事件。同時做好食堂食譜的調整工作,高溫季節以清淡、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吸收的食譜為主,搭配清涼解暑的湯品,如海帶南瓜湯、冬瓜湯等。

四、保證工地飲用水供應充足

工地供應足夠滿足衛生要求的飲用水等,有效預防中暑,避免高溫中暑的發生。

五、積極改善現場生產環境

要認真落實作業現場管理的各項規定,積極采取措施,加強通風降溫,作業現場必須安裝風機、冷風機等。

為確保作業現場的通風降溫工作落到實處。

六、做好夏季防火工作

針對夏季天氣炎熱、幹燥,火災事故易發的實際情況,要進壹步強化防火措施,對配電箱、電焊區、倉庫(油漆、油品)等易燃場所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同時按規定配備滅火器材。

七、落實防暑降溫物品

各車間負責人根據實際人數申購防暑藥品。各車間要在綜合辦公室備足防暑降溫藥品(如:人丹、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確保員工生病時能得到及時治療。

八.申請適當高溫補貼

1、發放標準:壹線高溫作業崗位×元/天/人,非高溫作業崗位×元/天/人,每月按30天發放。

2、發放時間:暫定。

3、發放範圍:以實際崗位表為準。

九、應急救援預案

1、輕度病人的搶救

現場操作人員出現頭暈、乏力、眼花現象時,操作人員應立即停止操作,防止二次事故發生、其他外圍操作人員應將無癥狀人員安排到陰涼、通風良好的地方休息,為其供應涼開水

2、重癥病人的搶救

當作業現場出現中暑人員(伴有暈厥、休克、嚴重脫水等)時,作業外圍人員應立即停止作業,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時,作業外圍人員應立即通知當班班組長,並及時將事故人員轉移到陰涼、通風處(或有空調的辦公室),根據具體情況立即組織搶救。如癥狀嚴重,應立即撥打醫療急救電話 "120",並向公司報告。

  • 上一篇:請問乙肝疫苗可以不在同家醫院註射嗎?
  • 下一篇: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貴州省印刷業管理辦法》的通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