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自提櫃的本質是服務,即便是生鮮和外賣也止不住它的“流血”。
文丨郭之富 編輯丨萬德乾
零售老板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自提櫃並不是壹個新鮮的事物,但是壹定程度上可以解決“人”與“貨”的最佳時間匹配問題。而自提櫃也便充當壹個近距離與消費者交付的場景,不斷滲透至所有物流配送環節中最末端的最後百米。
去過大型商場的人都應該用過超市(賣場)入口的儲存箱,以前是需要花壹個硬幣才能使用,現在直接打壹串數字碼就能使用。而超市的儲物箱與現在企業提出的智能自提櫃,有著***同的核心功能——都是服務型產品。強調的是在規定時間內,為消費者提供既定物品的服務。
所以,想通過壹個作為附加服務的產品去實現規模性的商業化,在為服務付費意識薄弱的中國,恐怕是舉步維艱。
四年前的6月6日,由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領航***同投資創建的豐巢 科技 便是壹門心思研發並運用智能自提櫃,力求破解快遞業最後100米的難題,以便覆蓋全行業最末端的快件運營。但後來,“通達系”的離場,似乎彰顯出自提櫃的境遇日漸難堪。
自提櫃高成本的運營和低盈利能力的不平衡發展,業內人士表示,自提櫃持續虧損主要體現在兩方面:①營收方面,用戶不願為這項服務付費,而快遞員支付的費用較低;②成本方面,設備生產成本較高,同時投放點位租金較高。
同為解決用戶最後壹百米的問題,生鮮和餐飲行業也曾不斷在嘗試借助自提櫃而減少用戶排隊問題、縮短用戶取餐(貨)時間,以及提升企業的出貨量/翻臺率。《零售老板內參》APP(微信ID:lslb168)將從生鮮和餐飲的角度探討智能自提櫃的生死存亡。
存在即合理,正所謂有消費痛點,就能想到與之對應的解決方案。
在壹線城市打拼的群體中,多少人會遇到這種情況,快遞小哥打來電話,自己卻在上班,所以壹般都是將快遞放在附近的值班室、社區店,甚至是讓快遞小哥將其“藏”在某個角落(如門口旁邊的小暗隔)。
於是,智能自提櫃的出現便能充分解決快遞的“藏身之所”。
然而,智能自提櫃給快遞小哥和消費者帶來的雙重便利,讓不少企業試圖以這種方式去解決最後壹百米的配送問題。作為國內占據市場份額較大的生活即使服務平臺的美團點評,近年來也壹直沒有放棄這種方式去提高平臺自身的運營效率。
美團點評副總裁王慧文曾在微博公開表態過:“美團外賣和順豐在客戶為先的理念上高度壹致。我們決定全面接入豐巢自提櫃,作為配送環節最後壹公裏的補充,為用戶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體驗。大家未來可以通過豐巢取外賣了,敬請期待。”
近期,美團上線的新功能中便將這種嘗試落地。外賣在智能自提櫃上的應用確實也能在壹定程度上解決不少問題。
目前,市面上常見有兩種模式的外賣自提櫃:根據其使用方式不同,劃分為外賣售賣機和外賣自提櫃;兩者的外觀規格大小是壹樣的,不同的是其軟件系統的操作功能。
外賣售賣機主要放置場景是在飯堂、食堂等地方,規格軟件采用售賣櫃的操作流程,主要針對用戶的線下自助購買以及線上下單,線下驗證碼自取。
優點就是:飯堂飯點人流量巨大,排隊點餐時間長,而自助售賣快餐的方式可以為飯堂分擔壹部分人流,減少用戶就餐排隊的時間;快餐線上平臺功能完善,具備點餐、支付、出單、備餐到櫃、提醒取餐等功能。
用戶可以選擇堂食或者自提帶走,到店後,在智能自提櫃上掃碼或輸入密碼,即可打開櫃子取餐。
這種智能自提櫃(外賣售賣櫃)在餐飲上的應用,場景還是在店內,還是需要用戶邁出家門。對商家來說確實能夠節省不少的服務時間以及提高餐品出貨量。但是,消費者既然都已經出門了,來店內就為了取餐帶回家,這種需求的解決有點不符合人性的設置。願景很美好,但是實際操作的效果,並不會很理想。
而外賣自提櫃的想象可能就更不可思議了。
在這樣的願景下,壹些企業以為智能外賣自提櫃的出現能夠是節流,降低店鋪運營人員成本;其次是將用戶在飯點的時間內進行分流,縮短用戶點餐等待時間;第三是增強口碑,高效率就餐,會吸引周邊更多的用戶進行就餐,帶動收入,實現良性循環。
殊不知,只要是讓用戶付出額外時間的服務,基本上落不下什麽好口碑,更別提高頻次去使用這項服務了。如美團與豐巢合作,讓消費者上班時間點餐,到家就能去豐巢櫃取出外賣,減少用戶點餐時間等。
但是,其中就會存在兩個問題:其壹,豐巢櫃內天天堆放各種雜七雜八的物件,食品安全問題難以得到保障;其二,消費者從下班到家的這個過程中,本就可以直接在樓下的餐館就餐或者打包上樓,使用點餐服務的意願本就很弱。
所以說,外賣自提櫃的嘗試,很有可能是外賣企業在逐漸遇到增長瓶頸後的“自嗨”。
生鮮近年來都是熱點,中國餐桌市場的搶奪戰從未休止。
眾所周知,生鮮存在保質期短、非標品多、和冷鏈成本高的三大問題,這就要求企業有足夠強大的後端供應鏈體系,這樣便能保證前端售賣的商品具有品質上的保證。而采後保鮮,配送保鮮,既是供應鏈體系的技術核心,又是承載其背後信息系統的基礎,只有做好采後保鮮,配送保鮮等產品手段才能脫穎而出。
如何降低每單的履約成本壹直是企業運營上的頭號棘手問題。就目前的生鮮配送來看,大多數企業采用的是送貨上門的方式,與外賣配送有著極大的相似點。 然而,這種模式會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外賣考驗企業的熱鏈,而生鮮則更考驗企業的冷鏈能力;
2、生鮮在時效性上的嚴格程度極高,如果配送至消費者,則需要耗費更大的履約成本,但是這個成本無形之中是附加在商品的客單價上,這邊讓消費者在為更貴的商品上做出猶豫選擇;
3、如果當用戶下單之後突然發生急事,無法在家中等待收貨時,配送員配送物品到後無人領取,還得將物品原路返回存放如自家冷藏倉庫,這樣會加深商家成本,也提高了產品消耗。
基於此,生鮮自提櫃能提供什麽有效的解決方式呢?
從外觀看,類似於放置於社區內部的智能快遞櫃,但由於放置的物品並非快遞而是生鮮食品,所以在規格大小上,格口會更大。櫃門還需要攜帶溫度顯示;而且在內部功能上,生鮮櫃的技術要求更高,需要搭載保溫,保濕,冷藏,冷凍等多種功能。
這種情形下會有兩種商業化的模式:
1、自助配送。 用戶網上可隨時下單,下單之後店家安排配送員將生鮮物品配送至櫃內,櫃子會給用戶發送取物通知,用戶通過櫃子給到的驗證碼進行自取。這種模式讓用戶不用局限於時間的限制,用戶可在上班的時間內下單,在下班回家的時候在樓下取走生鮮即可,而且放在櫃子內的物品都是冷藏保鮮著的。
2、生鮮的智能售賣櫃。 用戶在樓下的生鮮櫃內進行生鮮自助購買即可,類似生鮮的自動售賣機,不同的格口放置不同的蔬菜,用戶選擇格口內蔬菜之後,櫃子會通過內部的計重機器進行生鮮計重收費,用戶掃碼付費後流程結束。
第壹種是屬於服務範疇,而第二種轉向了交易和交付的階段。
所以說,不管是智能快遞櫃,還是外賣和餐飲的自提櫃都基本上無法擺脫盈利難的問題。自提櫃所承載的功能本應就是偏向服務端、企業可以通過服務對其他業務進行導流、提升用戶留存,以及提高平臺的使用頻次等。目前大多數自提櫃的企業連年虧損的事實也證實,單憑收取消費者取快遞,以及抽取快遞員低額收益的盈利模式很難撐起平臺的正常運營。
豐巢櫃在有著“寄件”付費服務的基礎上,尚且如此,生鮮和餐飲在沒有任何交易和交付的模式下,去趟這趟渾水無疑是給平臺帶來更多口碑上的潛在威脅。
智能自提櫃的本質是服務,即便是生鮮和外賣也止不住它的“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