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十二條措施如下:
措施壹:提升審批服務便利化。深化“證照分離”“壹照多址”改革,擴大“壹業壹證”“跨省通辦”範圍,完善標準化辦事指南,讓企業群眾“壹看就明白、壹填就正確、壹審就通過、壹次就辦好”,為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提供便利。
措施二:深化“壹件事壹次辦”。全力推進“企業開辦註銷、高校畢業生就業、二手房交易、交房即交證、新生兒出生”等15項“壹件事壹次辦”集成改革,申報材料精簡50%以上,辦理時限壓縮80%以上,企業開辦註銷0.5個工作日辦結。
措施三:推行“壹車式”聯合踏勘。對重點建設項目規劃選址、用地預審、文物保護、環境影響評價等,采取“壹家”牽頭,現場聯合踏勘、並聯辦理,提高審批效能。推進“標準地+承諾制”改革,實現“拿地即開工”。
措施四:探索推行“多評合壹”。對項目立項、用地、環評、涉水、文物保護、社會穩定等,推行“壹次申報、壹本報告、壹次審查、壹件批文”改革試點。
措施五:嚴格落實惠企政策。用足用活減稅降費、行政獎勵、財政補貼補助等優惠政策、產業促進政策、人才支持政策,頂格落實“降、免、退、緩、貸”政策。加大對設備改造的中長期貸款投放,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措施六:規範招投標和政府采購。推行不見面開標和遠程異地評標等交易新模式。推進數字證書在公***資源交易領域跨地區、跨平臺互認。加快實施“互聯網+政府采購”,推進政府采購電子化交易。
措施七:重點項目全流程跟辦幫辦代辦。堅持企業家“早餐會”制度,開展“坐窗口、走流程、跟執法、處投訴”和“雙包壹解”活動,實行“壹對壹”“點對點”全流程跟辦幫辦代辦服務,確保手續辦理快捷、項目落地快速、後續服務到位。
措施八:推行“免打擾式”綜合監管。推行跨部門聯合“雙隨機、壹公開”監管和信用監管、“互聯網+監管”等非現場監管,“進壹次門、查多項事”。推進包容審慎監管,減少對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幹擾。
措施九: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行為,切實減輕各類市場主體的不合理負擔。
措施十: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成立縣營商環境投訴舉報中心,堅持“有事妳找我”聯系群眾直通車制度,健全12345便民熱線投訴機制,對營商環境投訴舉報2小時內批轉,24小時內反饋回復。
措施十壹:嚴肅查處破壞營商環境行為。深入開展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零容忍”查處企業反映的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嚴厲打擊非法經營、無理阻工、尋釁滋事、盜竊財物、破壞經營等違法犯罪行為。
措施十二:實行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開展壹次市場主體滿意度評價,半年開展壹次綜合性營商環境評價,評價結果作為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和法治政府建設評估的重要依據。
優化營商環境的主要指標
企業營商環境指標是世界銀行為衡量各國小企業運營的客觀環境而設計的。企業營商環境指標排名代表該國企業營商的難易程度。
2001年,世界銀行提出加快發展各國私營部門新戰略,急需壹套衡量和評估各國私營部門發展環境的指標體系,即企業營商環境指標體系。為更好地實施促進各國私營部門發展的戰略,世界銀行成立了Doing Business小組,負責企業營商環境指標體系的創建,經過幾年的努力,Doing Business小組將企業營商環境指標由2004年的五組發展到2005年的十組。
2004年Doing Business小組重點研究了有關企業生命周期的環境指標。2005年側重研究了登記物權、稅制環境、對投資者保護等指標。
以上內容參考:洛南縣人民政府官網-《洛南縣優化營商環境“十二條措施”幹貨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