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藍莓炭疽病
真菌性病害,病原為Colletotrichumacutatutn,屬半知菌亞門炭疽菌屬。真菌不僅能侵染果實,還能侵染葉片和枝條。果實感染後在成熟期出現癥狀,果實上形成凹陷的病斑,病斑上著生橙色、膠狀的孢子囊。幼芽感染該病後,病部呈黑褐色,孢子囊呈同心輪狀排列,被侵染的芽枯萎。葉片染病後,葉片上會形成邊界明顯的棕紅色病斑。病原菌在受害枝條的病組織上越冬,第二年春夏季,孢子隨風雨傳播,侵染嫩葉、枝條和幼果。幼果被侵染後在膨大期不表現癥狀,直到果實成熟期或采收後才表現癥狀。其特點是潛伏侵染。花期至幼果期是孢子傳播的高峰期。高溫高濕有利於該病的流行。
2.2僵果病
真菌性病害,病原為莫尼林黴素-傘菌,屬子囊菌亞門鏈格孢屬。幼果易感病,外觀正常,將果實切開,子房內有白色菌絲,被侵染的果實成熟時變為紅褐色,果面略有棱狀突起,果實脫落較早。病原菌在僵果上越冬,借風雨傳播,侵染溫度為10~14℃,晚霜加重發病。
2.3藍莓枝枯病
真菌性病害,病原為Botryosphaeriadothidea,屬葡萄亞門子囊菌。受害枝條壹側木質部表面變為褐色或黃褐色,組織壞死,有時只有幾厘米,有時蔓延到整個枝條,根部和頸部感染的植株死亡率很高。病原菌在病組織內越冬,由傷口侵入,5-6 月為侵染高峰期。
2.4藍莓灰黴病殘體
真菌性病害,病原為灰黴病菌,屬半知菌亞門葡萄球菌屬。受侵染的葉片會形成不規則的斑點。花序被侵染成褐色,並布滿灰黴病菌,被侵染的果實采收後才腐爛,形成灰黴病菌。以菌絲體在病組織上越冬,侵染溫度15~20℃,多雨時有利於發病。
2.5藍莓銹病
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為Pucciniastrumvaccinii,屬曲黴銹菌亞門。受害葉片出現棕紅色銹斑,病葉變黃,早期脫落。菌絲以菌絲體在刺柏病組織中越冬,春季雨水多時冬孢子吸水膨大,借雨水傳播侵染藍莓幼嫩組織,刺柏是中間轉移寄主。
2.6藍莓白粉病
真菌性病害,病原Microsphaeravaccinii,屬擔子菌亞門叉絲殼屬。春末夏初,葉片染病後無癥狀,後期葉片變為淡綠色、黃色、皺縮,葉片正面有白色粉末,嚴重時葉片脫落。孢子借風雨傳播,高溫、高濕有利於流行。
2.7藍莓葉腫病
多為短灌品種,夏季新葉變紅時,開始出現褶皺,病部增厚,葉片背面出現黴斑、變黑、幹枯。對於系統侵染,被侵染植株不能恢復,前期被侵染枝條發出的葉片通常出現紅葉病,春夏季被侵染葉片產生孢子隨風傳播侵染健葉,涼爽、潮濕的環境和過多的氮肥有利於該病的發生。
2.8藍莓潰瘍病
細菌性病害,病原為假單胞菌,屬假單胞菌屬。先在1年生枝條上形成水漬狀病斑,病斑由紅褐色變為黑色,病斑不規則,病健部界線明顯,病斑擴大後繞枝條1周,上部芽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