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壹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果蔬生產和食品工業發展迅速,但由於農產品物流在時間和空間上要求較高:農產品季節性生產,全年性消費,地域性生產,全國性消費;而與之相關的產品保鮮、儲運技術更是養在深閨人未識,難進農家門,造成食品 衛生指標與國際規範有差距,食品安全不符合衛生要求的局面。
1、食品冷藏運輸率低
我國目前對冷鏈物流的需求巨大,但從整體冷鏈體系來看,我國食品冷鏈尚未形成體系,食品冷鏈的硬件設施遠遠滯後,無論從我國經濟的發展、消費者的需求,還是與發達國家相比、
2、第三方物流服務較少
我國正處於由傳統物流服務向現代物流社會化轉換過程的初級階段,冷食配送服務剛剛起步,在我國提供綜合性全程服務的物流企業中所占比例很小。
3、冷鏈運營管理不規範
專業的冷鏈物流是有相當嚴格的標準的,配送的貨物必須分類裝車,並根據不同的貨物來調節溫度,在運輸的過程中,還有全程的監控和溫度記錄等。
(2)我國冷鏈物流面臨著設施設備缺乏、技術標準缺失、產業配套不完善等問題。
我國冷鏈產業發展需要突破三大制約因素:
1.設施設備不足
我國目前的冷鏈設施和冷鏈設備不足,硬件設施建設欠賬太多,設施設備陳舊,發展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果蔬主產區以及大中城市郊區的蔬菜基地和大中城市郊區的蔬菜基地,以完成政府的凍肉儲備任務。大中城市冷庫分布的凍肉儲備任務,無法系統地為易腐食品流通提供有效的低溫保障。
2、缺乏技術標準
由於食品冷鏈是以保證易腐食品質量和維持低溫環境為核心要求的供應鏈系統,比壹般常溫物流系統要求更高、更復雜,其建設投資也更大。
3、產業配套不完善
易腐食品的時效性要求冷鏈各環節必須有較高的組織協調能力。
(三)冷鏈發展滯後,給節約資源、食品安全、農民增收等帶來重大影響
我國冷鏈發展滯後,帶來五個方面的直接不利後果。
1、資源浪費嚴重
冷鏈發展滯後,造成易腐食品特別是初級農產品的大量損失
2、食品安全隱患大
農產品發黴、加工食品變質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毒素,不慎食用後會對人體造成很大損害,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
3、影響農民增收
"三農 "問題已成為影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
4、影響物價穩定
上述供求時間差導致產品在生產旺季豐產價低,在非生產旺季量少價高;反之,當遇到地震、雪災、冰凍等造成產品供應不暢或供應不足時,市場價格暴漲。
5.流通成本過高
由於運輸過程中損耗大,
(4)作為經濟大省和人口大省,廣東的冷鏈發展也嚴重不足
廣東是經濟大省和人口大省,但與群眾生活和農業生產息息相關的冷鏈物流也相當落後
(5)隨著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政府監管部門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