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中國掌握多少核心技術

中國掌握多少核心技術

2018年4月25日,2017年度中國藥學發展獎頒獎典禮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隆重舉行。第十壹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技術總師桑國衛、相關政要、醫藥行業專家、企業家代表***約150余人出席了本次大會。此次頒獎典禮受到新華社、科技日報及三大醫藥報刊、網絡媒體的及時跟蹤報道,為廣大醫藥學者矚目。

中國藥學發展獎是國家科技部首批批準設立的獎勵科技人物的全國藥學領域獎項,迄今已成功舉辦13屆。該獎項設立22年來獲獎總人數220名,其中院士18名。該獎項旨在獎勵在創新藥物研發領域作出突出貢獻或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科研工作者,同時促進創新型藥物研究和發展,振興我國藥學事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博士作為中國創新藥領域的領軍人物,本次榮獲“中國創新藥物突出成就獎”殊榮,這正彰顯了醫藥行業對微芯過去十七年在原創 研發領域所取得成果的高度認可。組委會為魯博士致辭:“魯先平博士帶領團隊歷經12年研發創制的西達本胺,是微芯生物自主設計的全新分子體(NME),填補了我國T細胞淋巴瘤治療藥物的空白,為中國患者提供優效安全性更優、價格可承受的創新機制藥物,曾獲得國家十壹五“863”分子設計專項、“重大新藥創制”及“創新藥孵化基地”等項目支持,獲選“十壹五”科技部重大科技專項之重大成果。同時,西達本胺也是中國首個授權美國等發達國家專利使用的原創新藥。”

中國創新藥的領頭軍——微芯生物

微芯生物自2001年創立以來,始終秉承:“原創、安全、優效、中國——並致力於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創新機制和治療藥物的理念,以自主創建的“基於化學基因組學的集成式藥物發現及早期評價平臺”為其核心競爭力,專註於原創小分子藥物研發,是第壹批國家級“創新藥物孵化基地”,現已成為中國創新藥領軍企業。公司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迄今為止,微芯生物獨立承擔了多項國家“863”計劃、“十五”、“十壹五”、“十二五”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及“重大新藥創制”項目。與此同時,公司通過對國外制藥公司實施專利授權,建立起國際臨床聯合開發以及與高水準跨國藥企合作研究的商業模式,實現了中國原創新藥的全球同步開發。

核心技術高平臺 ,“仿制”“創新”大轉型

化學新藥的創制過程十分艱難和復雜,包括治療靶標的基礎研究與確認、先導化合物體內外篩選的生物模型和方法學建立、藥代藥動特征與靶標的關系、臨床前安全性評價與人體的可能差異、動物病理模型是否反映人體發病的病因等等,使得整個藥物研發過程極其漫長且充滿風險,絕大多數的先導化合物都因藥效不理想或毒副作用太大,或者與已上市藥物相比沒有明顯的優勢和改進而在研發的後期被淘汰。因此,如何建立壹套快速、有效的早期綜合評價體系,及早發現並預測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導化合物的潛在安全性和可能的臨床有效性,如何使新藥研發的科學家和管理人員能盡快地做出有科學依據的決定:即什麽樣的先導化合物進入臨床前以及在後續的臨床試驗中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新藥開發風險,是目前國際新藥研發領域中的重大挑戰。

微芯生物在國際上率先構建了基於化學基因組學的集成式藥物創新和早期評價體系這壹核心技術平臺。化學基因組學技術利用大量已知的基因表達數據及其功能意義分析,通過對各種已知化合物(好藥物或者失敗的藥物)及任何新化合物對全基因表達的影響進行相關性的並行研究,對新化合物可能的分子藥理和毒理進行評價和預測,不斷優化候選化合物結構,使綜合評價指標最好的先導化合物進入下壹個階段的開發,從而對降低新藥開發風險具有重要的價值,這也正是美國FDA為提高創新藥物開發的成功率而提倡的關鍵路徑行動(Critical Path Initiative)。

基於化學基因組學的集成式藥物發現及早期評價平臺

該平臺體系是微芯生物的核心競爭力,為提升公司持續自主創新藥物研發能力,探索適合國情國力的新藥研發國際化之路,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同時,奠定了微芯生物在新藥研發領域的領先地位,為微芯生物接下來的新藥研發打下了堅實基礎。目前,公司已形成了六個系列,從實驗室到臨床研究階段具有全球知識產權保護的先導化合物和創新藥物產品線。

國際市場破禁門 本土新藥大開發

事實上,微芯生物正是借助“化學基因組學藥物發現及早期評價平臺”,贏得了與國際同行的賽跑機會。當時國內許多藥企還在通過解構國外化學藥物的專利結構來研制所謂的抗腫瘤藥物,而微芯通過核心技術平臺,發現了西達本胺等壹系列針對重大疾病的全新分子實體(new molecular entity,NME)。歷經12年研發的西達本胺,成功見證了中國仿制藥到中國創新藥的開端和發展,同時也為創新藥全球同步開發喊出了來自中國的聲音——西達本胺是中國首個授權美國等發達國家專利使用的原創新藥。

2015年1月,微芯生物在深圳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宣布: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抗癌新藥西達本胺獲CFDA批準上市,首批適應癥為復發及難治的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這不僅改變了中國PTCL患者無藥可用的現狀,填補了中國PTCL治療藥物的空白,而且讓中國的PTCL患者僅需負擔1/10的成本就可用上全球作用機制最新、療效和安全性更優的創新藥物。

至今,已有三千余名外周T細胞淋巴瘤患者接受了西達本胺治療並從中獲益。上市後的西達本胺沒有停止研發的腳步,目前其針對血液腫瘤、實體瘤和HIV等多種疾病的臨床研究工作正在美國、日本、中國及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同步展開。2018年3月,聯合使用西達本胺於自體移植治療復發難治、高危淋巴瘤新探索的研究在第44屆歐洲骨髓移植年會上被選作大會報告發言,西達本胺增加淋巴瘤對化療的敏感性,進壹步提高了CGB方案對淋巴瘤的殺傷作用,在移植治療中顯現了極大成效,受到了越來越多國際專家的關註和認可。在臺灣,TFDA同意以西達本胺中國關鍵性II期臨床試驗數據批準其上市。在日本,西達本胺已獲得孤兒藥資格認定並正在開展PTCL和ATL的註冊性II期臨床研究。在美國,西達本胺聯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針對實體瘤的II期試驗進展順利,聯合方案二線治療未使用過PD-1的黑色素瘤患者有效率在50~60%,優於歷史對照數據。去年12月13日,西達本胺摘得第十九屆“中國專利金獎”,向世界證實了中國原創新藥的研發水平。

風雨兼程同舟渡,不忘初心砥礪行

十七年的創新發展,微芯生物已形成了以深圳為總部/研發中心/GMP生產基地、成都區域總部/研發中心/GMP生產基地、北京臨床研究中心及上海商業中心四位壹體的現代生物醫藥集團版塊。十七年來,微芯生物始終堅持“藥品是壹種特殊商品,關系人命,應立足科學而非政治、宗教和商業利益”的理念,對藥品的全生命周期——從新藥臨床試驗的誌願者到獲準上市使用藥品的患者,進行安全性進行監測、分析和報告,以確保患者用藥安全。

西達本胺上市後,微芯生物藥物警戒團隊按照國家相關法規要求和倫理準則,並借鑒國制藥企的先進經驗,利用自發報告系統和主動監測項目開展了西達本胺上市後藥品安全性監測。迄今累積了全球PTCL真實世界研究中最大的數據庫。受到了包括WHO-UMC監測中心和國家ADR監測中心在內的國內不良反應監測機構專家和國際的關註和贊許。

與此同時,微芯生物主動承擔起企業的社會責任,對PTCL患者開展了後續免費用藥項目和慈善捐贈項目,至今,援助患者已累計近千名,援助藥品價值超過壹億元人民幣,實現了公司用創新科技成果為造福中國患者的初衷!

風雨兼程,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微芯人,用深情譜寫著對祖國創新藥事業的堅韌和執著。未來,在國家創新政策、行業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更具創新動力的微芯生物將繼續致力於為患者提供安全、優效、可承受的創新機制的治療藥物,持續為推動中國醫藥行業創新發展而不懈奮鬥。

  • 上一篇:產後出現低血壓和貧血該怎麽辦?謝謝大家的幫助。
  • 下一篇:研發部助理崗位職責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